短線炒次新股的風險 如何短線炒次新股
admin
次新股的風險
次新股的炒作有如下特點。1.利潤高
很多次新股在上市的前幾個交易日就能產生很大的暴利,例如,中國神華(601088)在2007年10月9日上市,上市后連續上漲4個交易日,漲幅達到35%以上,圖14-2所示是該股上市前幾個交易日上漲的K線圖。
圖14-2 中國神華(601088)K線圖

圖14-3 怡亞通(002183)K線圖
2.風險大
有關次新股風險大的一個典型案例就是中國石油(601857),2007年11月5日,中國石油(601857)在A股市場上市,當時媒體宣傳該股是亞洲最賺錢的公司,引來無數股民的追逐,當天于48.62元開盤,但隨后股價一直下跌,收盤時股價為43.96元。然后該股逐步下跌,到2011年股價仍然沒有再次達到上市首日開盤的價格,上市首日買入的股民沒有解套的機會。圖14-4所示是該股的K線走勢,從上市首日到2007年12月18日,股價就下跌到29.15元,買入該只股票的股民損失慘重。

圖14-4 中國石油(601857)K線圖
如何炒次新股
那么,如何去炒次新股呢?
首先,次新股適合激進的股民參與,短線股民可以參與。對于穩健的、中長線的股民來說,不太適合炒次新股。
在炒次新股的思路方面,股民應將基本面、資金面、信息面、技術面相結合進行分析,才能在炒作中獲得收益。
一般情況下,如出現以下情況,新股容易被熱炒。
如果某個次新股屬于第一概念,被炒的概率就高。例如,中國中鐵(601390)是第一個先發行A股后發行H股,其發行上市后就容易被炒作。再如,中工國際(002051)是2006年暫停新股發行后第一個新開閘的IPO股,在上市的首日就被爆炒。
如果某個次新股屬于唯一概念,被炒的概率就高。例如,中國人壽(601628)上市時,由于是唯一一只保險股,上市的頭幾天就被爆炒。
有些股票,由于A股以前的估值方法暫時無法對它估計,容易形成估值爭執,這樣的股票也容易被炒。例如,西部礦業(601168)具有很多礦業資源,無法用傳統的PE進行估計,所以被爆炒。
對于一些具有獨特特點的上市公司,上市時也容易被炒。例如,全聚德(002186)是一個百年老店,沒人能復制,上市后被市場爆炒。
一些具有地區概念的股票,由于該地區比較特殊,上市后也容易被股民追逐。
當某個新股所在的行業和概念與當時的行情高度吻合時,該股也容易被股民追逐爆炒。
絕對價格較低的次新股,容易吸引股民參與。通常,價格在10元以下的次新股容易出現長牛之勢,短中長線都容易出現大牛股,例如,中國國航(601111)從上市首日不到3元的價格,一路長牛走勢,經過一年多的時間,股價上漲到30多元。
新股上市首日的換手率是該新股能否爆炒的晴雨表,如果換手率較低,是股民惜售的表現,這類股將成為中長線牛股;而高換手率是短期爆發的信息。例如,全聚德(002186)上市第一天,僅上午兩小時的交易時間換手率就接近60%,前3天的換手率達到130%,經過充分的換手,莊家收集到足夠的籌碼,就可以馬上發動上升行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