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可以讓采購型終端消費企業規避價格風險嗎?
admin
白糖作為終端消費企業的生產原料,現貨價格上漲必然會導致企業的采購成本上漲,因此,企業就必然面臨著白糖價格上漲所帶來的風險。所以,如何規避白糖現貨價格上漲給企業帶來增加采購成本的風險就成了企業要解決的核心問題。企業在期貨市場上進行“買入套期保值”的操作,就可以達到避險的目的。
消費企業在與賣方簽訂購銷合同之前,選擇一個與提貨時間相近的期貨合約,然后在合適的價位在該期貨合約上買入與采購數量相當的套期保值頭寸。到簽訂購銷合同確定購買價格的時候,白糖現貨價格出現上漲,企業只能以較高的價格采購白糖,但由于其在期貨市場上的買入套期保值頭寸價格也上漲,期貨市場上的盈利彌補了白糖現貨上漲帶來的成本增加;白糖現貨價格下跌,那么企業就能以較低的價格采購白糖現貨,但是因為其在期貨市場上的買入套期保值頭寸價格也發生了下跌,所以企業采購的總成本仍然保持不變。通過這樣操作,企業就可以通過期貨市場來鎖定采購原料的成本,保障企業平穩運行與發展。
案例——企業利用套保化解采購成本壓力
2008/2009榨季,由于我國食糖大幅減產,進入2009年后,白糖現貨市場價格逐步上漲。食糖終端消費企業對白糖價格上漲導致生產成本增加備感頭痛。廣東某調味料生產廠家計劃在2009年3月采購1000噸白糖,以滿足春節后生產需求。但進入2009年后,白糖現貨價格逐步上漲,讓該企業措手不及。該企業考慮到短時間內白糖現貨價格難以回調以及倉庫、資金等因素,于是就在期貨市場上進行買入套期保值。
2009年1月中旬,廣東湛江地區現貨報價為2800元/噸,鄭州白糖期貨SR905合約的價格為3030元左右。該企業通過期貨市場以2953元/噸的價格買入100手白糖期貨SR905合約。2009年3月23日,該企業以3600元/噸的現貨價格在廣東湛江采購了1000噸白糖現貨,同時在期貨市場以3645元/噸的價格將100手SR905合約進行平倉。這次現貨采購,該企業的采購成本較1月中旬增加了800元/噸,總計增加了80萬元,而其在期貨市場買入套期保值上的盈利為692元/噸,總計盈利69萬元。
通過進行套期保值,該企業在此次白糖現貨價格上漲中只多付出了11萬元的采購成本;如果不進行套期保值,白糖現貨價格的上漲就會導致該企業要多付出80萬元的采購成本。通過期貨市場套期保值,該調味料生產企業有效地規避了白糖現貨價格上漲的風險,緩解了原材料采購成本帶來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