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買賣金字塔模型
admin
把金字塔的原理應用到我們的生活中,古老而簡樸的智慧依然流光溢彩。先看看金字塔的結構,自上而下、逐漸變大,下面作為上面的基礎,牢固地支撐著金字塔,當然越往上越小直至不存在。這就構成了一個簡單而又顯而易見的模型。
金字塔的頂端,就是其最高點,也是其模型的終結,這里便是我們股票操作模型的終結點,也即贏利的終點。
按金字塔分配資金,最大的份額要買在股價的最低點。我們介入股票的時機是以自己判斷出的介入點為準的,如圖9-1中最底層即為股價的低點,假設這里是我們預計股票的介入點,股價如果跌到這個位置,可以試探性買入。股價越跌,機會越大,便可以加倉買入,一旦判斷準確股票上漲,便能夠使自己有效地分攤成本。

圖9-1 金字塔模型示意圖
但是請注意,金字塔下面有一個底,這里便是止損位。并不是說股票越跌就越買,買到沒有錢了再追加本金買,本金不夠借錢買,借不到賣房買,不是這樣的。金字塔最下層是根基,這里是保證整個金字塔模型存在的根本,只有這一層在,才有可能到達金字塔的頂端。所以一定要保住這一層,如果自己的判斷出了錯,或者外部不可控因素使得系統性風險來臨而且短時期內還將對股市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那么一定要止損。在股價到達根基的時候出局,留存實力,這樣才能夠建立下一個股市操作的金字塔。
在股價上漲過程中要不要買股?同樣是參照這個結構圖。當股價處于筑底后的上升初始階段,即波段運行的中位,按照模型要求,我們要保持中等倉位。此時就需要參考自己原有的倉位了,如果在最優于進股的低成本區只拿到很少的籌碼,則在筑底突破上漲過程中還可以再買股,使自己的低倉位變為中倉位。但如果低位已經拿到了大量的籌碼,這個時候則需要降低自己的倉位,目的還是達到中倉位。雖然股價在上漲,但是我們不知道何時見頂,可能一時見不了頂,也可能明天就見頂,所以按金字塔模式行事此時就是用紀律來約束行為。
當股價繼續上漲,就需要繼續降低自己的倉位。有些投資者總是害怕賣早了,于是死死抱著股票不肯放,但股市永遠不會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會按自己“漲了跌、跌了漲”的方式行進著。在已經有較大幅度的上漲之后,我們就一定要把風險排在收益的前面,降低自己的倉位。
股價從低位漲到高位,實際上就是從金字塔塔底到塔頂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按照模型來控制自己不同時期的倉位,就能夠動態地調整自己的買賣,在不同區域做出相應的增倉減倉行為,在塔底建倉在塔頂清倉。而塔底和塔頂的判斷可以結合前面所說的一系列頂底的判斷方法及自己的經驗。金字塔給我們最大的啟示在于動態地調整自己的倉位。
舉例來說,我們在每股5元處建倉一只股票,當漲到每股8元之后,股價繼續往上漲,但我們不知道什么時候會構筑頂部,所以此時應當選擇不斷地減倉。股價越往上,金字塔就變得越窄,當股價漲到每股15元的時候,我們可能已經把股票全部賣完了。此時面對下跌,你會害怕嗎?當然不會。再假設股價從每股8元開始上漲,并沒有漲到每股15元而只漲到每股10元就開始下跌,在股價從每股8元漲到每股10元的過程中,我們已經將倉位降了兩成,此時股價見頂了,我們也有八成倉位的利潤到了手,有效地保住了自己的戰果。股價繼續漲,我們少賺一些,股價不再漲,我們則穩賺很多。
用古埃及的金字塔模型建立我們的買賣模型,在交易中我們就能夠在不同的位置進行相應的倉位配置,科學合理地規劃自己進出的節奏,從而實現完善整個交易計劃的目的。更重要的是,用一個穩固的模型來約束自己的投資行為,使自己能夠以更理性更負責的態度對待自己的投資,久而久之,這種理性便會形成一種習慣。擴展股票交易知識股票交易術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