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做多的單邊市操作策略
admin
但是多頭勢如何界定?是小時線的價格在往上走,日線級別的價格在往上走,還是周線級別的價格在往上走?這就需要考慮到一個周期之間的統一問題,這也是股票技術分析最難的一個領域。如果沒搞清楚這個問題,你將非常迷茫,因為可能同一時刻,小時線告訴你應該買入做多,但日線卻叫你賣出或暫時觀望。究竟該聽誰的呢?相信你在學習技術分析的過程中也會碰到這個問題。
要想徹底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必須清楚周期之間的推動關系。現在就以1分鐘、5分鐘和15分鐘線為例,1分鐘其實就相當于分時圖,價格每一分鐘定格一次。那每五根1分鐘線的集合就產生了一根5分鐘線,每三根5分鐘線的集合就將形成一根15分鐘線,其實就相當于十五根1分鐘線。
由此說明,不同周期K線形成的來源都是1分鐘K線,從它由下往上傳遞影響,1分鐘影響5分鐘,5分鐘影響15分鐘。所以為什么說分時圖是最真實最重要的價格圖表呢,因為分時圖其實就相當于1分鐘K線,而1分鐘K線就是最原始的數據來源。
價格之間的推動關系除了上述的正向推動外,由于技術分析的前提就是對歷史數據的研究,因此歷史數據反過來自然會對當前價格走勢產生影響。有 一種說法是第二天的價格走勢與前一天的毫無關系,筆者表示不敢茍同。畢竟市場上大多數參與者都會參考價格圖表,之前的走勢必定會對參與者的判斷形成影響,而參與者是人,人就會有情緒,所以必定會對價格的短期波動造成影響。
由此回歸到上述例子,當時間往前進行,若干的1分鐘K線形成了若干了5分鐘K線和15分鐘K線,市場參與者就會去參考15分鐘和5分鐘K線的走勢,以判斷方向,就會影響交易,也就會反過來影響1分鐘的走勢。然后1分鐘再影響5分鐘、15分鐘,5分鐘、15分鐘再影響1分鐘,以此循環下去。
圖2-1的示意圖形象的表現了大小周期之間的這種正反推動關系。

圖2-1 周期正反推動關系
循環下去的結果就產生了一些技術術語,比如較大周期的15分鐘線趨勢向下,而1分鐘向上走,就說價格在反彈。如果15分鐘線趨勢向上,而1分鐘向下走,就說價格在回踩或回探。當然這是兩種不同步的走勢,如果同步向上或向下就可以稱為共振或順勢。
通過以上較為繁瑣的推理,可以得出結論,只有周期之間同步的走勢把握起來才會相對容易些。其實同步其實也就是共振,再次強調了共振的重要性。同步又分為兩類,一種同步向上,適合所有市場包括A股,一種同步向下,適合T+0市場。當然這里就主要討論同步向上的情況。
確定同步向上后再次遇到問題,究竟是30分鐘和60分鐘同步向上,還是60分鐘和日線同步向上,還是日線和周線同步向上。其實都可以作為操作依據,解決這個迷惑的方法就是你是按照什么周期來操作的。假如你是按照30分鐘來操作的,那你需要參考60分鐘是否向上,也就是你操作周期的上一個周期。由于A股市場仍然是以T+1為主,所以選擇日線為操作周期最佳,自然就會參考周線是否向上,尋求日線和周線的共振向上。
那操作的時候確定周線向上的同時,在日線找尋日線級別的點位,當然也可以縮小周期到60分鐘線去尋找更加精確的點位,這個在后面的案例中會作介紹,不是這里要解決的問題。現在的關鍵到了如何用軟件去幫助我們找到日線和周線同步向上的個股,也就是涉及到編寫公式的問題了。
編寫這樣的選股公式,可能大家采取最多的切入點就是均線,但是用多少周期的均線呢?如果都采取大周期均線,那顯然對于周線而言就要求太過于苛刻了。這樣不光會造成選股結果不夠理想,而且會失去很多機會,畢竟本戰法的操作周期仍然是定義到短線,不需要太高的條件。
經驗表明,采取布林通道的中軌值來作為選股切入點不錯,選出日線和周線的BOLL中軌都同步向下的個股,具體選股公式在第三小節中詳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