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糖替代品對白糖期貨價格的影響
admin
(一)人工甜味劑
在人工甜味劑中,糖精的使用最為廣泛,其甜度為蔗糖的240~500倍。糖精主要用于食品工業,可用于牙膏、香煙及化妝品中。我國允許使用糖精,但有用量限制。
人工甜味劑屬于食品添加劑而并非食品,其甜度都很高,例如2公斤糖精的甜度相當于1000公斤的白糖。按目前市場價格比計算,即80~90元的糖精,可以替代4000元左右的白糖。一些企業為了追逐利潤,在生產飲料和加工食品過程中廣泛使用。20世紀90年代,糖精在我國曾被大量使用,擠占了食糖市場,到了1999年的下半年,全國糖業市場上糖精的份額已高達55%~60%。目前,我國對糖精實行限產限銷的政策,嚴格控制糖精產量,并且大部分用于出口,所以人工甜味劑目前對白糖價格影響不大。
(二)天然甜味劑
相對于人工甜味劑,天然甜味劑則屬于綠色產品,大多從糧食、薯類、植物中提取,也是國家提倡使用的白糖替代產品。其中,淀粉糖等產品以其口感好、甜味溫柔、易加工等良好特性在多個領域成為白糖的主要替代品。
目前,對白糖市場份額影響較大的是低價淀粉糖。國內的淀粉糖主要是以玉米為原料的深加工產品,進入21世紀以來,國內淀粉糖行業取得了巨大發展,特別是在關鍵技術和關鍵設備上實現國產化,其生產成本大幅降低。
國內淀粉糖價格起伏不大和白糖價格相比一般便宜1500~2000元/噸左右。另外,由于生產淀粉糖的原料市場供應充足且相對穩定,淀粉糖生產成本也比較固定,其生產總量能夠十分便利地依照市場需求進行調節。因此,淀粉糖銷售價格多年來一直運行平穩,它既可以滿足食品工業生產的需要,又能平抑白糖價格穩定白糖市場。
據統計,2000年我國淀粉糖產量為100多萬噸,2005年淀粉糖產量增至430萬噸,至2009年國內淀粉糖總產量可能超過800萬噸,并將擠占白糖消費市場份額65萬~70萬噸左右。從淀粉糖消費情況來看,其消費量趨于增長,消費增長率也具有一定的穩定性。2001年至2009年國內淀粉糖價格一直在2100~2700元/噸區間波動,當白糖價格高于3500~4000元/噸的時候,淀粉糖會具有很強的競爭力。當白糖價格大幅上漲的時候,終端用戶為了維持生存和市場競爭力,采取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在生產中主動減少白糖的使用量,并大量地使用以淀粉糖為主的各類替代品。在2006年初至2008年初這段時間,白糖價格運行在3500元/噸以上,許多企業紛紛嘗試使用淀粉糖部分替代白糖,而已經在產品中使用淀粉糖的企業則加大了配方調整和工藝改進力度,使得淀粉糖生產企業得到快速發展。
綜上所述,我國淀粉糖的關鍵技術和關鍵設備的國產化,大幅降低了生產成本,使得淀粉糖成為白糖的主要競爭對手。同時,由于高糖價會加快市場消費轉移,白糖替代品市場將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目前,淀粉糖的市場地位主要還是作為白糖的補充及替代產品,它的產量和消費量受到糖價的顯著影響。可以推測,今后淀粉糖等白糖替代品的價格、產銷量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白糖現貨、期貨兩個市場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