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銅牛網5月3日訊 根據Wind數據顯示,3504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2017年年報,合計實現營業收入39.17萬億元,同比增長18.7%;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35萬億元,同比增長19.2%。該增速為2010年以來新高。剔除金融股后,凈利潤同比增速達31.63%。
分板塊看,滬深主板公司凈利潤增長明顯,中小板增速下滑,創業板更是遭遇凈利增速為負。行業方面,受益于供給側改革,鋼鐵、煤炭等上游周期資源品行業公司業績增長強勁,成為上市公司整體業績大幅改善的主要動力。
今年一季度,上述3504家公司營收合計為9.78萬億元,同比增長11.42%;歸母凈利潤合計為9271億元,同比增長14.38%。剔除銀行、“兩桶油”之后,一季度合計營收為7.57萬億元,同比增長13.27%;凈利潤合計為4917億元,同比增長21.91%。一季度營收和凈利增速較2017年有所下滑,但考慮到2017年一季度的高基數,仍顯示出足夠強的成長韌性。相對來看,創業板企業一季度凈利增速回升明顯。
業績大幅提升
滬深主板公司2017年業績增速大幅提升。Wind數據統計顯示,滬、深主板公司2017年營收增速分別為17.55%和18.34%,剔除金融行業后,該數字分別為18.2%和39.3%。
中小板、創業板2017年增速出現下滑,同比分別增長21.14%、-16.02%。這是創業板2012年以來首次出現凈利增速為負的情況。
按照申萬一級行業劃分,銷售毛利率位居前五名的行業分別為非銀金融、食品飲料、休閑服務、醫藥生物和房地產。其中,非銀金融、食品飲料和休閑服務行業銷售毛利率長期處于高位。房地產行業在經歷了2016年以來一輪牛市后,行業內公司銷售收入和利潤水平均創歷史新高,銷售毛利率上漲明顯。
凈利潤增速方面,采掘、鋼鐵、有色金屬、機械設備、建材等12個行業同比增速均在30%以上。由于體量大,金融板塊仍然充當了上市公司整體業績穩定 器。銀行2017年凈利增速較2016年略有回升,非銀金融板塊受益于券商和保險行業業績爆發,整體凈利增速超過20%。2016年這一數字為-33.77%。
2203家公司凈利潤實現增長,1168家公司凈利潤增速在30%以上,437家公司凈利潤翻倍。其中,武漢中商2017年營業收入39.97億元,同比下降0.35%;實現凈利潤3.58億元,同比增長17416.64%,居兩市凈利增速首位。該公司業績大幅增長主要在于確認資產拆遷補償收入,主營業務毛利率得到有效提升,同時,嚴控成本和各項費用。此外,昊華能源、西水股份、方大炭素、深康佳A等公司凈利同比增速均超過50倍。
幾家歡喜幾家愁,樂視網成為2017年“虧損王”,公司2017年巨虧138.78億元。賈躍亭通過樂視控股及其所控制的其他樂視體系內關聯公司的關聯欠款余額達到72.8億元,占資產總額比重為40.69%。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對樂視網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除樂視網外,*ST油服2017年虧損105.83億元,*ST宜化、鹽湖股份、ST龍力等虧損規模均超過30億元。
行業分化明顯
2017年,周期行業和新興TMT行業之間均出現了業績分化。
受益于供給側改革帶來的供給收縮,上游資源性周期行業主要產品價格不斷上漲,行業公司業績大面積強勁增長。其中,采掘、鋼鐵、有色金屬和機械設備行業凈利同比增速均超過100%。
采掘、鋼鐵和有色金屬行業受益于產能出清、產品價格大幅上漲,2017年凈利增長率分別為492.13%、277.25%和119.27%;板塊內凈利增長的公司占比分別為77%、90%和75%。由于經營業績不斷改善,這些行業公司財務結構普遍得到了改善,資產負債率有所下降。
機械設備行業受益于行業景氣回升而業績大幅增長,2017年凈利同比增長112.45%。華泰證券認為,機械設備行業業績超預期主要是多方面因素驅動。基建房地產雙雙拉動,加之更新需求釋放,工程機械強勢復蘇;煤價回暖,盈利傳導至煤機制造;油價最低迷階段已過,油服板塊業績改善。此外,半導體設備市場需求高漲,本土IC設備企業迎來機遇;鋰電設備需求保持高速增長,龍頭企業拉動行業增長。
同樣屬于周期行業,農林牧漁板塊則表現不佳,凈利同比變化-35.67%,增速位居所有行業末尾。受生豬、禽類價格同比大幅下滑拖累,相關細分行業公司出現業績下滑乃至虧損。板塊龍頭溫氏股份2017年實現營收556.57億元,同比下跌6.23%;凈利潤為67.51億元,同比下跌42.74%。溫氏股份表示,養豬業務受市場供求關系變化影響,商品肉豬銷售價格下降。2017年,溫氏股份銷售商品肉豬均價為14.98元/公斤,同比下降18.59%;銷售收入337.95億元,同比下降6.74%。此外,養禽業務不振也拖累了溫氏業績。溫氏股份表示,2017年上半年活禽產品市場受H7N9流感影響,行情持續低迷,公司養雞業務受到嚴重沖擊,商品肉雞銷售價格同比下降30.19%,直至下半年才實現好轉。
TMT領域子行業表現不一。通信行業受益于5G投資和物聯網的陸續啟動,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3成,凈利潤重回增長通道。計算機板塊業績增速降至個位數,表現遜于2016年。TMT板塊中的“優等生”傳媒板塊2017年遭遇業績“滑鐵盧”,凈利潤同比下滑27.49%,位列所有行業倒數第二。傳媒行業連曝樂視網、ST巴士兩個業績“大雷”,兩家公司分別虧損138.28億元和20.33億元。加之多家游戲公司業績下滑,行業整體盈利受到拖累。
一季度開局良好
在3504家公司中,2087家公司今年一季度實現凈利增長,占比60%。其中,凈利增速在30%以上的公司1142家,凈利增速翻倍的公司457家。
從一季報整體情況看,滬深主板公司凈利增速較2017年全年有所下滑。中小板一季度凈利增速達到18.73%;創業板業績增速回升明顯,實現凈利250.06億元,同比增長28.73%。光線傳媒、魯億通、恒信東方等13家公司一季度凈利潤已超過2017年全年。
從一季報凈利潤增幅看,14家公司同比增幅超過30倍。其中,增幅最大的是當代明誠,約為212倍;新研股份、京運通、華凱創意等凈利潤增幅均超60倍。 當代明誠表示,業績大幅增長主要由于去年同期基數較低。此外,公司此前并購的俄羅斯世界杯體育版權業務開始貢獻收益,兌現市場預期。
從業績增速居前的公司看,并購收益、資產處置收益成為業績增長主要動力。
一季度475家公司凈利潤為負。其中,49家公司虧損超過1億元。上海萊士一季報虧損最嚴重,虧損6.89億元。此外,中海油服、福田汽車虧損均超過6億元;冀東水泥、堅瑞沃能、樂視網等公司虧損均超過3億元。
本文由東方銅牛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鏈接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