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術語解釋大全 股票專業術語解釋大全
admin
對于初學者,首先需要了解這些概念,既是入門,也是必備。下面對這些術語按常見程度、難易程度,循序漸進地給以解釋:
1.集合競價,開盤價,最高價,最低價,市價,買入價,賣出價,漲跌幅限制
集合競價:是將數筆委托報價或一時段內的全部委托報價集中在一起,根據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以不高于申買價和不低于申賣價的原則產生一個成交價格,且在這個價格下成交的股票數量最大,并將這個價格作為全部成交委托的交易價格。
開盤價:指某種證券在證券交易所交易日開市后的第一筆交易的成交價。上海證券交易所規定,如開市后半小時內某證券無成交,則以前一天的收盤價為當日開盤價。有時某證券連續幾天無成交,則由證券交易所的場內中介經紀人根據客戶對該證券買賣委托的價格走勢,提出指導價格,促使其成交后作為開盤價。首日上市買賣的證券經上市前一日柜臺轉讓平均價或平均發售價為開盤價。
收盤價:指某種證券在證券交易所一天交易活動結束前最后一筆交易的成交價格。如當日沒有成交,則采用最近一次的成交價格作為收盤價。因為收盤價既是當日行情的標準,又是下一個交易日開盤價的依據,可據以預測未來證券市場行情,所以投資者對行情分析時,一般采用收盤價作為計算依據。
報價:是證券市場上交易者在某一時間內對某種證券報出的最高進價或最低出價。報價代表了買賣雙方所愿意出的最高價格,進價為買者愿買進某種證券所出的價格,出價為賣者愿賣出的價格。報價的次序習慣上是報進價格在先,報出價格在后。在證券交易所中,報價有四種:一是口喊,二是手勢表示,三是申報紀錄表上填明,四是輸入電子計算機顯示屏。
最高價:指某種證券當天交易中最高的成交價格。
最低價:指某種證券當天交易中最低的成交價格。
市價:指某種證券剛剛成交的一筆交易的成交價格。
買入價:證券交易系統顯示的已經申報但尚未成交的買進股票的價格。
賣出價:證券交易系統顯示的已經申報但尚未成交的賣出股票的價格。
漲跌幅限制:相關法規規定,在一個交易日內,除首日上市證券外,某種證券的交易價格相對上一交易日收市價格的漲跌幅度不得超過10%。
2.買盤,賣盤,漲跌,買手,賣手,現手,成交量,成交總額
買盤:當前申請買入股票的總數。
賣盤:當前申請賣出股票的總數。
漲跌:現在的最新價和前一天的收盤價相比,是漲了還是跌了。一般上漲用紅色表示,下跌用綠色表示,和前一天收盤價相同用白色表示。有兩種表示方法:一種直接標出漲跌的差額,另一種是給出漲跌幅度的百分數。
買手:比最新價低5個價位以內的買入手數之和。因為股票交易的最小單位是手,一手是100股。所以衡量交易量的大小,也就用手數代替數量。
賣手:比最新價高出5個價位以內的賣出手數之和。
現手:剛成交的這一筆交易的交易量的大小。
成交量:當天開盤以來該股票交易所有手數之和,換成股數要乘以100。
成交總額:當天開盤以來該股票交易所有金額之和,其單位通常是萬元。
3.委比,委差,委買手數,委賣手數
委比:是衡量一段時間內場內買、賣盤強弱的技術指標。它的計算公式為:委比=(委買手數-委賣手數)/(委買手數+委賣手數)×100%。從公式中可以看出,“委比”的取值范圍為-100%~+100%。若“委比”為正值,說明場內買盤較強,且數值越大,買盤就越強勁;若“委比”為負值,則說明市場拋盤較強。
委差:即委買委賣的差值,是投資者意愿的體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價格的發展方向。委差為正,價格上升的可能性就大;反之,下降的可能性大。之所以加上“一定程度上”,是因為還有人為因素的干擾,比如主力制造的假象等。
委買手數:現在所有個股委托買入下三檔之手數相加之總和。
委賣手數:現在所有個股委托賣出上三檔之手數相加之總和。
4.量比
量比是衡量相對成交量的指標。它是當天開市后每分鐘的平均成交量與過去5個交易日每分鐘的平均成交量之比。其計算公式為:量比=現成交總手/[(過去5個交易日平均每分鐘成交量)×當日累計開市時間(分)]。當量比大于1時,說明當日每分鐘的平均成交量高于過去5日的平均值,交易比過去5日火爆;當量比小于1時,說明當日成交量低于過去5日的平均水平。
5.換手率
換手率也稱“周轉率”,指在一定時間內市場中某股票轉手買賣的頻率,是反映股票流通性強弱的指標之一。換言之,換手率就是某一段時期內該股票的成交總股數與流通總股數的比值。換手率太低,說明成交不活躍,如果是莊股,則說明籌碼已基本集中到主力手中,浮籌不多。換手率高,說明該股票交投踴躍,反映主力大量吸貨或出貨,有較大的活躍度。
另外,將換手率與股價走勢相結合,可以對未來的股價做出一定的預測和判斷。某只處在低位的股票的換手率突然上升,成交量放大,可能意味著有投資者在大量買進,股價可能會隨之上揚。如果某只股票股價持續上漲了一段時間后,換手率又迅速上升,則可能意味著一些獲利者要套現,股價可能會下跌。值得注意的是,換手率較高的股票,投機性較強,股價起伏較大,風險也相對較大,往往也是短線資金追逐的對象。
6.外盤,內盤,成交量
外盤:以賣出價成交的交易。賣出量統計加入外盤。
內盤:以買入價成交的交易。買入成交數量統計加入內盤。
成交量:“外盤”和“內盤”相加成為成交量。由于賣方成交的委托納入“外盤”,如“外盤”很大,則意味著大多數的賣出價都有人來接,顯示買勢強勁;買方成交的委托納入“內盤”,如“內盤”過大,則意味著大多數的買入價都有人愿意賣,顯示賣方力量較大;如內外盤大體相當,則買賣方力量相當。
本文由東方銅牛網整理編輯,轉載股票術語解釋大全 股票專業術語解釋大全請著名文章地址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