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你要學的真不是項目分析能力
admin
學著,但不著急用,等夠用了再說……
然而,總有一些可以“現學現用”的有效技能。善于學習的人,其實就是善于辨別技能的這方面屬性,他們會判斷什么東西要慢慢磨煉,什么東西要迅速上手,迅速實踐。
韭菜們依葫蘆畫瓢去研究“項目分析能力”的時候,和錢鍾書筆下“小鎮里研究時髦的女人們”一模一樣,都花了時間,都花了精力,結果卻只能是東施效顰而已。
你就別干這事兒了。這是你要慢慢觀察,慢慢整理,不斷反思,甚至還要不斷否定自我才可能最終獲得的技能。也正因為如此,這個技能不能亂用,不能馬上用,反正,你必須耐心磨煉它——至少三年。
那你要學的,能馬上用的,究竟是什么呢?
本來最重要的一條是:“進場之后,不要動,看上一年之后再動手買。”因為這樣的話,你已經“更聰明了”……不過,這一條你沒機會享用了,因為你跟絕大多數人一樣,已然“被割了一茬”。
那……還好有我!讓我來告訴你第二條,這一條你能馬上用到,并且你還來得及學,來得及用。
只買交易量最大的那么一兩個或者兩三個標的。
這是一種智慧。暫時放棄自己的智商,去相信整個市場的智商。市場都幫你選好了,為啥不服呢?
這真的是很難理解很難做到的事情。一方面,自己要不斷進步不斷學習,起碼防止自己一點一點變傻,另外一方面竟然還要暫時放棄自己的智慧……太矛盾了吧?!
也許這就是為什么經常有人錯誤地總結說“投資是很反人性的活動”的原因吧?
其實這完全不矛盾,甚至事實上一點都不反人性:
既然自己最初的時候智慧不足,那么暫時放棄,讓它在一旁靜靜磨煉,有什么不對呢?放棄了自己的智商,并不意味著智商無處可尋呢!市場是有智商的,并且市場常常更聰明,你難道不信嗎?等你的智商磨煉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也就明白了……
所以,這么做不是“反人性”,與之相悖的,事實上只不過是過去的你并沒有打磨過自己的學習習慣和方式,過去的你總以為什么東西都是需要學好了才能用,你也不知道這世界真的有些東西是可以現學現賣并且這么做的確才是最優選擇。
給你講個真實的故事,看看有沒有啟發。
· 曾經,在上海的股市里,有一支力量,人稱“漲停敢死隊”。他們的方法很簡單,只要看哪一支股票快漲停了,就沖進去,第二天再等一個漲停板,第三天開盤以后就跑。第二天快休市的時候竟然沒有漲停,就馬上跑。就這么簡單。這一伙人操作了十多年,愣是從幾萬塊錢搞到了不知道多少錢……
· 他們很坦誠,“我們沒怎么讀過書,笨么!所以就不想了,反正想也想不明白。哪支股票快漲停了,就說明市場幫我們想好了,我們就是個干!”
你當然不應該依葫蘆畫瓢,但,你可以從這個實例中看到人家是怎樣避免成為“韭菜”的,人家有止損策略,人家有止盈策略,更重要的是人家有放棄自己智慧的智慧,和放棄自己智慧的勇氣。
暫時放棄自己的智商,還有另外一個定律作為支撐:
· 在交易市場上,漲得猛的,會漲得更猛;跌得狠的,會跌得更狠……于是,
· 所有東西都在漲的時候,一定要選那個漲得最猛的;因為概率上來看,或者說,市場在教育你,它更可能漲;
· 在所有東西都在跌的時候,一定要選那個跌得最少的;因為概率上來看,或者說,市場在教育你,它最扛跌……
也許你會想,這不是在教我投機嘛!——別急,早晚你會有自己的結論的。只不過,在最早期的時候,你智商還不夠,所以,必須暫時放棄智商的使用(而不是放棄智商的鍛煉)而已。
觀察一下“韭菜”們你就知道你有多明智了。他們的“智商”是隨著K線跳躍的,伴隨著“下注”與否倍增的……幣價漲了的時候他們飛揚跋扈,幣價跌了的時候他們猶如喪家之狗。你想跟他們一樣嗎?——嗯,我好像聽到遠處有人暴喊了一聲“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