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投資策略金杯:小成交額策略是否是投資金杯?
測試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小成交額策略出奇的好用,年化收益高,回撤也不錯。
一個最簡單的小成交額策略,07年到現(xiàn)在年化有62%,期間中證流通年化收益是9.87%,超額收益明顯,(下文中的數(shù)值也來自這個策略,注意改時間為2007.1.4)
其中邏輯值得思考,首先想到的是,人多的地方不要去,但仔細想這句話,是結果,而不是原因。接著我想用數(shù)學的方式推倒理論。
小成交額策略是基于以下邏輯而成立的
1.假設不是一字版的股票每天是有成交額的(明顯成立)
2.假設成交額最小的股票總有一天會放量(明顯成立,但是可能要等很久才放量,這就涉及了波動率,又可以寫一大篇)
3.假設通常股票成交額放大是會漲的(明顯是有問題的,需要大量測試,成交額放大并不是一定會漲的,放量下跌或者橫盤都是可以的)
4.假設通常放量越大,越會漲(明顯是有問題的,放量下跌或者橫盤都是可以的)
為了更廣泛的測試,我將測試范圍改為滬深300,年化收益降低到9.4%,僅僅比滬深300本身4.75%的年化高了一點,還跑輸了中證流通指數(shù)
將測試范圍改成中證500,年化收益是33%,結果還令人滿意
但是為什么滬深300收益這么低,難道是因為市值?照理我的4個假設跟市值沒關系,只跟股票總數(shù)量有關系,于是我將全部A股平均分成5份,現(xiàn)在每分500多個股票
于是我依次添加條件:
總市值 排名區(qū)間 0%-20% 年化11%(中證流通年化收益是9.87%,基本算沒有超額收益了)
總市值 排名區(qū)間 20%-40% 年化26%
總市值 排名區(qū)間 40%-60% 年化35%
總市值 排名區(qū)間 60%-80% 年化38%
總市值 排名區(qū)間 80%-100% 年化72%,比原來的62%還高!
小成交額策略還真的跟小市值有關系,這下就出現(xiàn)問題了,照理說市值最大的20%的股票里也是有小成交額股票的,也是會放量的,例如森馬服飾、康弘藥業(yè)5日平均成交額只有0.29億、0.32億,它們將來也是會放量的
難道是因為大市值的股票放量通常不漲?而小市值的策略放量通常會漲?但是我的4個假設是跟市值沒有關系的,那只能推出假設本身就是錯誤的,即放量會漲是錯的。
但是!我是個非常嚴謹?shù)娜耍疫要再驗證一次。照理我的4個假設跟收盤價沒關系,只跟股票總數(shù)量有關系
于是我依次添加條件:
收盤價 排名區(qū)間 0%-20% 年化27% (對比中證流通超額收益還算明顯,不能算推翻了假設)
收盤價 排名區(qū)間 20%-40% 年化50%
收盤價 排名區(qū)間 40%-60% 年化65%
收盤價 排名區(qū)間 60%-80% 年化73%
收盤價 排名區(qū)間 80%-100% 年化67%
小成交額策略還跟收盤價有關系,你怎么也沒想到吧,難道要得出另一個結論:高價股放量不太會漲,低價股放量比較會漲。這就又需要另一番假設來論證了。
總結:
1.小成交額策略是邏輯不成立的
2.但是小成交策略是可信的,因為可檢驗次數(shù)夠多
推論1,將假設中的成交額換成成交量,也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推論2,將假設中的成交額換成換手率,也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之所以寫這么多,只是想展示下什么是正確的方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