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前8個月A股IPO募資逾3000億元
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前8個月,A股市場IPO募資額達3027億元,創2010年以來新高;增發募資額達5266億元,同比增長逾兩成。業內人士認為,常態化發行有助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服務維護經濟穩定發展大局的能力。

2020年前8個月A股IPO募資逾3000億元
股權融資增加
業內人士指出,今年以來股權融資規模擴大,股權融資制度改革成效顯著。
一是在注冊制穩步推進背景下,IPO數量迅速增長。“從3月1日新證券法落地到8月底,共有188家企業進行IPO,同比增長95.83%,合計募資2328.49億元,同比增長104.22%。其中,科創板73家企業IPO募資1407.15億元;在創業板注冊制下,18家企業IPO募資200.66億元。”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表示,上述數據表明注冊制實施以來,IPO數量迅速增加,有利于進一步發揮資本市場資源配置功能。
二是IPO通過率明顯提升。Wind數據顯示,前8個月,324家企業IPO申請獲通過,通過率為94.74%,與去年同期的85.94%相比明顯提升。
三是再融資市場回暖。平安證券數據顯示,前8個月A股市場增發規模累計5266億元,同比增長20.2%。其中,8月增發規模約1023億元,是去年同期的約3.5倍。
平安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魏偉表示,股權融資制度改革的深遠影響在于對市場估值定價的引導。龍頭示范效應漸顯,頭部企業已成為行業景氣前瞻性指標,龍頭公司上市有助于推動相關產業整體融資規模和估值提升。
市場化改革穩步推進
業內人士表示,股權融資市場化改革穩步推進,定價效率、定價機制和投資理念出現新變化。
一是注冊制全面推廣將極大提升IPO標準包容性,提升資源配置效率。李湛說:“在資本市場深改背景下,企業進行股權融資的標準將更多元化,上市與退市流程將更市場化,信披制度、退市制度將更嚴格,有利于實現市場化的優勝劣汰,從而進一步優化資本市場資源配置,提高資本市場運行效率。”
二是市場化定價的約束作用將進一步彰顯。在新股穩賺不賠預期被打破后,破發可能成為常態,將倒逼發行人、中介機構理性定價、投資者理性投資。田利輝表示,在注冊制背景下,“新股不敗”神話將被打破,價值投資理念得到強化。證券市場強調信息披露,也強調市場中介主體責任。監管部門對新股發行中的違規問題嚴懲不貸,正在塑造發行市場法治化新格局。
三是作為推進注冊制改革后的一項市場化舉措,新股發行等將保持常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