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米造車、恒大造車等造車大趨勢下,華為雖然不是自動建立工廠直接生產汽車,但華為在汽車業的動作已經同時攪動了汽車市場和資本市場。
18日晚,從知情人士那里得到消息,華為智選與小康股份達成正式合作,在這個渠道賣小康股份旗下的新能源品牌賽力斯。在今年3月9日,華為終端有限公司與重慶小康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在深圳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針對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合作展開討論。
要注意的是,自今年1月15日到今早收盤,小康股份的股價在三個月內從12.93元漲至31.9元,漲幅達146%,總市值突破411億元。
賽力斯CMO張正源19日對外證實,正與華為合作打造相關新能源汽車品牌,稱為“賽力斯華為智選SF5”
這個車型將會在雙方渠道中聯合向外售賣,其中兩驅版的起售價為21.68萬元,四驅版為24.68元。
公司推出的華為智選是一款智能生活生態品牌。產品由合作伙伴來負責生產,華為參與產品定義和軟硬件開發。據悉,賽力斯華為智選SF5也是第一款在華為終端渠道銷售的量產車型。
張正源說,上述型號的產品將于5月批量交貨。自4月21日起,上述車型將陸續進駐上海、深圳、成都、杭州等4大城市的7家旗艦店,并陸續開至華為在全國擁有的5000多家體驗店。將近一個星期以來,華為在汽車界動作頻繁,除了賣車之外,還在社交媒體上刷屏了“自動駕駛”的計劃。
據華為終端有限公司首席設計師蘇菁介紹,傳統車廠以汽車為基礎,試圖將計算機嵌入其中,與我們對計算機作為基礎、汽車作為計算機控制的外圍設備、大型計算機將汽車吊掛起來的看法不同,也會導致所有的看法都有所不同。
隨后,美團創始人王興轉發了這個觀點,調侃道:“特斯拉終于遇到了一個擁有強大技術和忽悠能力的對手。"
而且作為汽車新勢力的代表,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也對華為近期的行動做出了表態,說自己在UC創業時也有過合作的模式,后來“死得很慘”。
每一家都需要適配,但是到了最后,每個合作伙伴都會有自己的看法。很多成功的開放模式都是免費的,比如安卓、ARM收取很高的費用對于一個平臺來說是不合適的。另一個關鍵是體驗,以前中國的互聯網開放的都是基礎,不和用戶交互,但現在需要交互的時候,要把每一家都做好很困難。因此感覺何小鵬表示(開放模式)是個短期的事情。當然華為很厲害。
面對外界的噪音,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在一次采訪中告訴記者,華為并不排斥和一家汽車制造企業合作,其中包括新勢力車企在內。
如果真正要實現“軟件定義汽車”,真正的汽車就能像電腦一樣不斷升級,不斷迭代,硬件能夠即插即用,就一定能形成完整的整車架構平臺,因此,華為創建了iDVP平臺,希望能有一個開放的平臺和合作伙伴將汽車行業做大。
“不過,賽車核心其實并不是硬件的生命周期管理,而是軟件的生命周期管理,這一點我們仍在摸索,尤其是座艙領域,雖然升級頻率很高,但它的整個生命周期管理很復雜,需要維護版本。”
華為已經開始賣車,恒大汽車市值快成中國車企第一,小米也下了決心要造車。還有那個賈先生,可能是動作太快,目光太超前了,結果現在法拉第未來還不見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