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基金貴不貴,如何看基金漲不漲跌?
佚名
我們都知道樹不會漲到天上,價格飆升最終也會回落,因此如果土豆1分錢10個我們會買一車拉到其他地方去買,賣1毛錢1個我們會買了吃,100塊錢1個我們如果期望未來能漲到200再賣出,就是投機,不得不承認的是有很多人確實靠這樣的投機方式獲得了成功,賺了大錢,但是更多的人因此血本無歸
土豆100塊錢1個算貴,那么公司多高算貴?
看到很多人說不知道什么是高什么是低,其實很容易分辨,先給出定義——市盈率(PE),就是公司市值除以公司凈利潤,下邊給出一個簡單的例子:

市盈率定義
假設開咖啡館,投資10萬,每年純收益(凈利潤)100萬,所有人都會開對吧,此時1個多月就回本(市盈率PE=0.1),如果投資10萬,每年凈利潤1萬,就需要10年回本(市盈率PE=10),投資10萬,每年凈利潤2000元,就需要50年回本(市盈率PE=50),這時候很多人可能就不會選擇開咖啡館了
開咖啡館要算回收期,買股票也一樣
市場中為何有很多公司,都是虧損的,股價還那么高?因為人們對公司的預期很高,但是請注意,很多時候增長是有極限的,比如糧食、食品飲料、旅游、交通,不可能14億人吃了1億噸糧食,結果第二年吃了3億噸,明顯不現實,同理14億人今年喝了1億噸酒,明年喝5億噸,也不太可能
全部人口的食品飲料消費不太可能翻倍 在這種情況下,也就是是我們投資10萬元,第一年凈利潤2000,但是好多人開咖啡館,但是第二年到第十年凈利潤還是在2000-4000浮動,所以很難回本
因為咖啡館的租金會變動(投資之后股價會漲跌)!
假設我們投資10萬,買場地5萬,買設備5萬,有可能之后把場地轉賣出去就是50萬、把設備轉賣出去就是10萬,那么就是60萬,投資了10萬,可能過了5年,場地、設備漲價了,賣出之后賺了60-10=50萬!
然而大家想一想,這是不是開咖啡館的初衷,咖啡館的目的是喝咖啡,否則就是開房地產或者儀器設備公司了對吧
轉讓商鋪掙大錢,和咖啡館初衷不同
但是,在買股票上,很多人不是為了賺公司的收益及分紅,而是短期賺資本增值差價,其實幾個月的時間,公司完全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股價卻能差出去幾十倍,完全不合理,這種不合理無法復制,如果以為賺到了這樣的錢是自己能力使然,未來大概率會憑本事虧回去
所以之后再有人和你說他短期投資賺了幾倍,我們付之一笑即可,就好比買了一張彩票就中了100萬大獎,結果以為是自己選彩票的實力強,之后開始不斷的買更多彩票理性人需要做的是考察哪一種彩票在一定時期內的中獎概率加權平均之后中獎的金額最大
第一,市盈率低的時候可能是周期股的下行周期到來之時,今年PE=10,假設公司市值10億,凈利潤1億,明年凈利潤下跌為1000萬,市值為10億,那么PE就是100,,非常高了!同理周期上升的時候,周期股PE=50,假設公司市值10億,凈利潤2000萬,可能第二年公司凈利潤2億,那么這么看公司PE=5,非常便宜!
第二,公司凈利潤極低,或者未來可能翻十倍這樣增長,比如公司市值10億,凈利潤100萬,PE=1000!1000年才能回本!但其實不然,公司未來發展可能能很快到凈利潤1億,這么看PE=10,其實就較低了,因此看到極高的市盈率我們首先看行業是否支持,再看公司是否能達到這個經營情況。
幾何級數式的增長很可能只存在于人們的想象中 舉個例子,某些造車企業市盈率800-1000倍,甚至還是虧損的,即使是目前的市值,每年要賣300萬輛車,每臺車凈利潤10萬,還要賣10年才能回本!如果大家認為可能,那么現在買入正好不漲不跌,如果認為這個數據被低估了,希望未來股價翻倍,那么至少是每年賣600萬輛車(全中國市場占有率20%+),或者每輛車凈利潤20萬元,這樣一步步分解,就能了解到公司未來的增長空間以及是不是合理了。
所有公司是高是低,先看市盈率PE,再看公司未來凈利潤變化情況,如果想讓股價翻倍這件事更靠譜,考察一下公司未來經營情況能否翻倍,這就是今天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