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業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是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微企業的發展在增加就業、經濟增長、社會穩定、科技創新等方面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促進作用。但是當前小微企業的發展過程當中存在嚴重的融資問題。小微企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是充足有效的資金供應,因此解決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能促進我國經濟更好更快的發展。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尤其是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人民銀行行長座談會在2011年8月舉行,明確提出對信貸結構進行深入的優化,增強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促進商業銀行與小微企業之間的合作,以緩解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這使得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商業銀行與小微企業之間的融資關系,在講述小微企業融資背景、研究意義、研究目的的前提下,對小微企業、商業銀行及融資的基本理論進行了簡明的敘述。
然后講述了我國小微企業融資的現狀、對商業銀行的金融服務現狀及商業銀行的惜貸背景進行分析。理論與現狀介紹完畢便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運用博弈論的基本理論詳細描述了小微企業與商業銀行之間的博弈,博弈包括商業銀行與小微企業之間的靜態博弈、商業銀行與小微企業之間的動態博弈和商業銀行、小微企業、政府三者之間的博弈。通過博弈分析找出各種狀態下的均衡,為下文提出小微企業融資的對策建議做基礎。在第五章中,針對小微企業融資當前存在的問題及博弈的分析狀況,提出了促進小微企業融資的對策建議。 本文旨在通過對小微企業和商業銀行之間的融資博弈分析,找出小微企業、商業銀行和政府各主體決策變動對博弈的影響,進而從融資環境、商業銀行和小微企業自身三方面提出了促進小微企業融資的對策措施,以促進小微企業的成長,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增長與社會的進步。
在我國,小微企業指的是銀行貸款在100萬以下的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主。據統計,中國現在有 4000 ——5000 萬家中小企業,它們所貢獻的GDP 占全國GDP 的60%,同時還貢獻著50% 左右的稅收,解決了80%的城鄉就業,出口貢獻達到70%以上。更重要的是,這一數量龐大的企業群體還解決了80% 的城鄉就業,在穩定民生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經濟發展和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但是長期以來,融資難是制約小微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瓶頸。2008 年金融危機中,融資難導致小微企業生存難的問題更加凸顯。國家經濟發展主體在民間,但恰恰民間資本十分緊缺。統計數據表面,以中小企業為主的民營企業中,真正不缺乏資金的僅占12%,資金匱乏的中小企業則占到80%,其中嚴重缺乏者為20%。 《中國金融發展報告(2010)》數據顯示,目前國內,設立僅1年的企業沒有一戶獲得貸款,2―3年的企業有39%獲得了貸款,3—5年的企業有46%獲得貸款;5—10年的企業有71%獲得貸款。
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推動力主要是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這些企業對于安排社會就業、擴大稅源、繁榮市場、社會穩定發揮了非常重大的作用,但是這些企業享受不到現代金融服務的核心。尤其是小微企業在融資過程中,面臨籌資難、籌資少、風險大的問題,使得小微企業在生存和發展時缺少強有力的助力。利用金融學、商業銀行學等理論,通過分析小微企業在融資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根據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對我國小微企業在今后的發展上將有的現實意義。
從目前國外文獻資料來看,關于對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的研究還是屬于比較新的領域,所以大多數文獻是以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為研究對象。通過研究這些文獻也可以找到一些相同觀點 :
1、關于研究對象數學建模方面的研究
霍爾斯特德·艾莉森的文章《以學習型社區的倡議或增長的鼓勵措施來吸引微型企業》中以微型企業在社區產業園區中的人力資源利用為基數,利用參數估計和假設檢驗來驗證人力資源對小微企業融資的影響,同樣的比塞爾·米安妮也在自己的文章《對小企業和微型企業連續資本支持》中利用計量模型來驗證人力資源對小微企業融資的影響。而克勞迪·奧岡薩·雷斯維加則在《什么影響新老企業擴張?在俄羅斯小公司的證據》通過數據模型來闡述俄羅斯的微新企業(微型創新企業)在融資方面所遇到的困難,但是并未就這些困難提出具體的解決措施。何塞卡·洛斯·斯皮尼奧和馬丁·魯杜斯則在《出口障礙:透視從葡萄牙小型和中小型出口商和非出口商》通過建立數據模型來分析葡萄牙的小型企業在出口方面所遇到的困難,并進一步延伸到融資方面。
2、關于研究對象理論方面的研究
這方面的研究比較充實,比如陳意涵和陳黃巢在《知識管理在小型和中型企業的作用》提到了人力資源,也就是知識管理在小微企業融資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林德爾·L ·納帕德羅為代表的作者,則在《商業支持和技術平臺對南非小企業的貢獻》以南非的小型商業支持和技術“孵化”為切入點,說明了在南非發展小微企業需要哪些支持。史蒂夫·貝克和蒂姆·奧格登在《謹防小額信貸貸款》認為,小微企業的貸款將是一個銀行等金融機構業務增長的新突破,但因為小微企業自身方面的缺點,所以要格外擔心出現的壞帳。索羅斯坦·貝克在文章《《世界各地的中小型企業》中提出了小型企業的重要性及它在非正規經濟的營商環下境的不同層面的指標。這樣可以發現,幾個層面的商業環境,如更好地進入和信用信息共享,降低成本,都將對小企業控制成本是一個很好的機遇。
當前國內對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的研究起步晚,但進展快,很多金融機構,非金融機構和其他組織都在對這個問題進行有益的探索,包括:
1、關于從銀行角度來支持小微企業融資的研究
魏國雄在《商業銀行如何拓展小微企業信貸業務》指出商業銀行要更廣泛、有深度地開拓小微企業信貸市場,就必須在內部建立一整套更有效率的適應開拓小微企業融資業務的管理體制、經營機制和管理方式。而林波和王國才分別以民生銀行和工商銀行為載體,闡述了兩家銀行先行開展小微企業所取得的成績。王文烈《中型銀行小企業融資業務的發展模式研究》在指出,商業銀行小企業金融發展的戰略和策略是當前銀行業務創新的重點,如何在不違背商業化原則的基礎上,既支持小企業發展,又符合自身利益,是今后商業銀行需要重點考慮的。李雪梅則在文章《金融業如何進一步完善小企業融資服務》認為小企業與銀行合作融資業務難,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小企業的進一步發展。作為銀行業,改善傳統的經營管理模式,加快業務創新,使我國小企業的融資環境不斷得到改善,融資規模不斷擴大,對于促進國民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對于銀行業而言,完善小企業融資服務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彭凱和向宇提出由于經濟、社會、文化等多種原因,在我國開展小微企業貸款有優勢也有困難,這些困難除了觀念上的、風險上的制約,更主要的是人力成本難以控制。解決這些困難,將對我國經濟未來更好更快發展有著重要作用。
2、關于從國外經驗借鑒角度來支持小微企業融資的研究
劉杠在《我國銀行開展小微企業貸款的困難和對策》提出,要摸清美國中小企業及其創辦、生存與關閉的基本情況,從宏觀經濟環境和融資、創新、政府管制等方面探索影響美國中小企業發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礎上對中美中小企業的發展及其影響因素進行比較,其中好的做法,可以對我國的小微企業解決融資問題提供借鑒意義。蘇丹在《歐洲中小企業在華戰略研究》認為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推進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全球范圍內的產業分工和融合趨勢日趨明顯,企業規模已不再是企業追求的唯一發展目標。歐洲很多中小企業選擇在中國開立分公司。這些分公司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下依然發展強勢,這些得利與這些小企業強有力的融資手段。研究這些措施將對我國的小微企業具有很強的實踐意義。柳斌在《美國小企業融資經驗對緩解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啟示》都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現狀和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分析了美國中小企業的融資模式,提出美國中小企業的融資模式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借鑒意義。
3、關于從小微企業本身角度的研究
何光輝和楊咸月在著作《中國小企業融資擔保發展的理論研究》中分析了對我國小企業融資擔保的理論分析,考慮到隨著經濟市場化變革的深入, 擔保過程中經濟主體不斷增強的自主經濟行為, 則出于對壞帳的擔憂和漏斗效應又很可能將許多小企業擋在融資和擔保大門之外。這種局面的突破只能用現代經濟學的方法來解決通過探悉小企業融資擔保的微觀作用機理, 在理順小企業融資與擔保之間內在關系的基礎上尋求答案。倫柏楠則在《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原因及對策》提出小企業由于自身實力較弱, 在市場競爭中屬于弱勢群體, 我國小企業的發展仍面臨著許多困難, 特別是融資方面的困難和問題尤為突出。目前, 融資困難已經成為小企業進行技術改造, 開發新產品, 擴大生產力的重大制約因素。最后還提出了關于解決這些困難的對策,比如發展中小金融機構、改進銀行對小企業的信貸服務等。陳柏蒼在文章《我國小企業融資渠道分析》著重對小企業融資渠道做簡要綜述,以期對在金融風暴下亟需資金注入的小企業有所幫助。王華清和王嘉韻則在《制約小企業融資的瓶頸及對策》中通過對小企業融資難的內部和外部原因進行分析,提出了解決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對策,包括建立小企業融資機構、完善小企業融資擔保制度、加大對中小企業融資支持力度、探索制度創新等。
綜上所述,目前國內外對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的研究,還屬于比較新的領域,并沒有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理論體系以及解決措施。以國外為例,很多學者只是以單一的建立數據模型來研究一個方面,但是并未提出比較詳實的解決措施。而國內學者對這一問題的研究,比較多的是從現實中存在的措施出發來研究的,因此并不是很深入的研究。所以在今后的寫作中需要自己總結這兩方面的經驗,并且根據自己的思路整理出一條適合我國小微企業融資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