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略特波浪理論概念、數浪規則、特征、比率、缺陷以及波浪理論圖
admin
1.艾略特波浪理論的產生與發展
說起技術分析,就不能不提到艾略特的波浪理論。波浪理論是由道氏理論發展來得,屬于趨勢分析的一種。由于其角度的特殊和完整獨立的體系,已經和趨勢分析并列為三大經典分析體系了。
艾略特(1871-1948)是波浪理論的創始者,他曾經是專業的會計師,專精于餐館業與鐵路業,由于在中年染上重病,在1927年退休,長期住在加州休養。就在他休養的康復時期,他發展出自已的股價波浪理論,很顯然,艾略特的波浪理論是受到道氏理論的影響,而有許多的共同點,道氏理論主要對股市的發展趨勢給予了較完美的定性解釋,而艾略特則在定量分析上提出了獨到的見解。
1934年,艾略特與正在投資顧問公司任股市通訊編輯的查爾斯·J·柯林斯建立了聯系,告訴了他自己的發現。到了1938年,柯林斯終于被他深深地折服了,于是幫助他開始了他的華爾街生涯,并且同意為他出版《波浪理論》。
艾略特認為不管是股票或商品價格的波動,與大自然的潮汐一樣,具有相當程度的規律性。價格的波動,如同潮汐一樣,一波跟著一波,而且周而復始。展現出周期循環的必然性,任何的波動,均是有跡可循的。因此,可以根據這些規律性的波動,來預測價格未來的走勢。他提出了一系列權威性的演繹法則用來解釋市場的行為,并特別強調波動原理的預測價值,這就是久負盛名的艾略特波浪理論。
艾略特波浪理論具有獨特的價值,其主要特征是通用性及準確性.通用性表現在大部分時間里能對市場進行預測,許多人類的活動也都遵守波動原理。但是艾略特之研究是立足于股市,因而股市上最常應用這一原理。準確性表現在運用波動原理分析市場變化方向時常常顯示出驚人的準確率。
2.艾略特波浪理論的基本概念
艾略特波浪理論的基本概念是:
(1)一個運動之后必有相反運動發生。
(2)主趨勢上的推進波與主趨勢方向相同,通常可分為更低一級的五個波;調整波與主趨勢方向相反,或上升或下降,通常可分為更低一級的三個波。
(3)八個波浪運動(五個上升,三個下降)構成一個循環,自然又形成上級波動的兩個分支。
(4)市場形態并不隨時間改變,波浪時而伸展時而壓縮,但其基本形態不變。

所有的波浪都可按相對規模或級數分類。波浪的級數取決于它相對的分量波浪、相鄰波浪和環繞波浪的規模和位置。波浪理論中的波浪級數共九個級別,從最小的60分鐘擺動到可以設定的最大級別的波浪。由大至小依次是:特大超級循環級、超級循環級、循環級、基本級、中型級、小型級、細級、微級、次微級。在走勢圖表示波浪時,已經有了一套含有數位和字母的標準化標記方法。驅動浪用三套羅馬字元和隨后的二套阿拉伯字元交替表示。調整浪的標記在三套大寫字元和二套小寫字元之間交替更換。羅馬字元在小浪級以下是小寫,在小浪級以上是大寫(見下表)。


波浪理論按周期的長短,可按順序排列如下:長周期、中央周期、子周期、短周期、分周期,最后也是最短的周期,稱為微周期。在每一個較長周期的波浪,可以細分為小波浪,小波浪再分割成更小的波浪,各種波浪的等級雖然不同,但是都顯示有特殊的行為模式。這種變化的模式,如果并未以定期重復出現時,表示波浪的方向已經改變。
但不論周期的大小為何,一個完整的循環,應包括8個明顯不同的走勢。
3.艾略特波浪理論的數浪規則
波浪理論總體來說就是牛市上升五浪下降三浪,熊市下降五浪上升三浪,以下是一些數浪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原則一,浪二運動不能跌破浪一
原則二,浪三不能是推動浪中最短的一浪(記住不是最短的,可是不一定是最長的,一般來說是最長的推動浪大多在浪三,可是這不是一定的。)
原則三,浪四不能和浪一終點重疊
這三個原測是死律,只要違反這三個原則的數浪方法都是錯的。通常浪一,浪三,浪五之間都存在著黃金比率。
為了防止因規則不清,造成數浪結果不同,下面我們再細述一下數浪規則:
(1)第一浪必須自己作為一個驅動浪或者一個引導傾斜三角形的形態。
(2)第二浪可以是任何艾略特調整浪形態,除了三角形。但聯合調整浪中的最后一浪可以是三角形。
(3)第二浪的任何部分不能回撤超過第一浪的100%。
(4)第三浪必須是驅動浪。
(5)在價格上第三浪必須長于第二浪。
(6)第四浪可以是任何的艾略特調整浪形態。
(7)第二浪和第四浪不能重疊(分享相同的價格空間),在三角形浪中除外,另外,在杠桿市場中也有例外。
(8)第五浪必須是一個驅動浪或者一個終結傾斜三角形的形態。
(9)第五浪在價格上必須至少是第四浪的70%。即使失敗也是如此。
(10)第三浪從來不是最短的。(在用價格衡量第一浪到第五浪時)
修正浪分為三浪,浪A分浪基本上為五浪和浪C分浪基本上為五浪存在著黃金比率,浪C通常比浪A幅度大,基本上為浪A1.618倍。浪B分浪一定是三浪。
4.各級波浪的特性
波浪理論在具體運用中,常常會遇到較為難以分辨的市況,發現幾個同時可以成立的數浪方式。所以投資者有必要了解各個波浪的特性。
第一浪 在整個波浪循環開始后,一般市場上大多數投資者并不會馬上就意識到上升波段已經開始。所以,在實際走勢中,大約半數以上的第一浪屬于修筑底部形態的一部分。由于第一浪的走出一般產生于空頭市場后的末期,所以,市場上的空頭氣氛以及習慣于空頭市場操作的手法未變,因此,跟隨著屬于筑底一類的第一浪而出現的第二浪的下調幅度,通常都較大。
第二浪 通常第二浪在實際走勢中調整幅度較大,而且還具有較大的殺傷力,這主要是因為市場人士常常誤以為熊市尚未結束,第二浪的特點是成交量逐漸萎縮,波動幅度漸漸變窄,反映出拋盤壓力逐漸衰竭,出現傳統圖形中的轉向形態,例如常見的頭肩、雙底等。
第三浪 第三浪在絕大多數走勢中,屬于主升段的一大浪,因此,通常第三浪屬于最具有爆炸性的一浪。它的最主要的特點是:第三浪的運行時間通常會是整個循環浪中的最長的一浪,其上升的空間和幅度亦常常最大;第三浪的運行軌跡,大多數都會發展成為一漲再漲的延升浪;在成交量方面,成交量急劇放大,體現出具有上升潛力的量能;在圖形上,常常會以勢不可擋的跳空缺口向上突破,給人一種突破向上的強烈訊號。
第四浪 從形態的結構來看,第四浪經常是以三角形的調整形態進行運行。第四浪的運行結束點,一般都較難預見。同時,投資者應記住,第四浪的浪底不允許低于第一浪的浪頂。
第五浪 在股票市場中,第五浪是三大推動浪之一,但其漲幅在大多數情況下比第三浪小。第五浪的特點是市場人氣較為高漲,往往樂觀情緒充斥整個市場。從其完成的形態和幅度來看,經常會以失敗的形態而告終。在第五上升浪的運行中,二、三線股會突發奇想,普遍上升,而常常會升幅極其可觀。
A浪 在上升循環中,A浪的調整是緊隨著第五浪而產生的,所以,市場上大多數人士會認為市勢仍未逆轉,毫無防備之心,只看作為一個短暫的調整。A浪的調整形態通常以兩種形式出現,平坦型形態與三字形形態,它與B浪經常以交叉形式進行形態交換。
“5”浪終結前一般會有這樣一些技術現象出現:“3、5”浪價量背離、“3、5”浪指標背離等,因此當“5”浪一創新高就要開始嚴密注視其之運行了:一旦有上述技術現象存在,就要看有沒有拉升乏力、K線走壞(比如出現“長陰”、“穿頭破腳”、“島形反轉”、“跳空反轉”之類的圖況)、均線交織等具體特征;寧可利潤縮水、也不可被套以后由于被套而人為地為市場找可能繼續上升的依據——這樣會被套得更深。
B浪 B浪的上升常常會作為多方的單相思,B浪也叫“多頭陷阱”,基本屬于莊家自救式的行情,所以隨時都有可能終結。其或表現得極其兇悍、或運行得相當復雜,因此會誘惑一些人誤以為是新一輪上升推動浪展開了而跟風追買以及對“暫時”的被套不以為意。在圖表上常常出現牛市陷阱,從成交量上看,成交稀疏,出現明顯的價量背離現象,上升量能已接濟不上。
綜上所述,在B浪展開時首要的問題是要清醒地認識到這并不是“做新單”的好機會、而僅僅是糾正此前既已犯下目前尚未解決的錯誤的補救機會。B浪是“逃命”機會、不宜過度介入。
第一、B浪的產生具有偶然性,在判斷A浪已經形成以后即應清倉離場、而不要指望在B浪展開時去解套;
第二、B浪經常來勢突然、走法詭異,在操作上比較難把握;
第三、B浪往往是主力為了自救而發動的行情,隨時或在任意一個高點都有可能結束。
C浪 緊隨著B浪而后的是C浪,由于B浪的完成頓使許多市場人士醒悟,一輪多頭行情已經結束,期望繼續上漲的希望徹底破滅,所以,大盤開始全面下跌,從性質上看,其破壞力較強。
C浪最難把握的是“究竟是不是C浪”。一般來講、尤其是中國的股票投資沒有做空機制,人們在感情上很難接受“從此很長時間將不再有行情”的殘酷事實。于是經常會從一些“蛛絲馬跡”中尋找“反轉”的信號:比如“跌這么多了,該反彈了吧”、“指標都嚴重超賣了,應該會反彈了吧”、“現在已經沒有任何人賺錢了,哪來的沽售壓力”等等;這些在平時行情里都經常起著“轉勢”作用的信號在C浪中就都顯得是那么的“失效”或微弱。
5.波浪的比率
在波浪理論的范疇內,多頭市況(牛市)階段可以由一個上升浪代表,亦可以劃分為五個小浪,或者進一步劃分為二十一個次級浪甚至還可以繼續細分出長至八十九個細浪,對于空頭市況(熊市)階段,則可以由一個大的下跌浪代表,同樣對一個大的下跌浪可以劃分為三個次級波段。或者可以進一步地再劃分出十三個低一級的波浪甚至最后可看到五十五個細浪。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不難理解地得出這樣的結論,一個完整的升跌循環,可以劃分為二、八、三十四或一百四十四個波浪。在此不難發現,上面出現的數目字,包括1、2、3、5、8、13、21、34、55、89及144,全部都屬于斐波那契序列神奇數字系列。
浪與浪之間的比率關系,亦經常受到斐波那契序列神奇數字組合比率的影響,下面我們介紹神奇比率與度量浪與浪之間的比例關系的具體運用:
(1)對于推動浪來說,如果推動浪中的一個子浪成為延伸浪的話,則其他兩個推動浪不管其運行的幅度還是運行的時間,都將會趨向于一致。也就是說, 當推動浪中的第三浪在走勢中成為延伸浪時,則其他兩個推動浪,第一浪與第五浪的升幅和運行時間將會大致趨于相同。假如并非完全相等。則極有可能以0.618的關系相互維系。
(2)第五浪最終目標,可以根據第一浪浪底至第二浪浪頂距離來進行預估,他們之間的關系,通常亦包含有神奇數字組合比率的關系。
(3)對于A-B-C三波段調整浪來說,C浪的最終目標值可能根據A浪的幅度來預估。C浪的長度,在實際走勢中,會經常是A浪的1.618倍。當然我們也可以用下列公式預測C浪的下跌目標:A浪浪底減A浪乘0.618;
(4)對于對稱三角形的整理形態的波浪走勢來看,在對稱三角形內,每個浪的升跌幅度與其他浪的比率,通常以0.618的神奇比例互相維系。
所以,波浪理論與神奇數字,關系親密。為使讀者能較好地運用神奇數字對波浪的定量分析,下面列出與神奇數字比率及其派生出來的數字比率的特性:
1)0.382:第四浪常見的回吐比率及部分第二浪的回吐百分比,B浪的回吐過程(ABC浪以之字形運行);
2)0.618:大部分第二浪的調整深度。對于ABC浪以之字形出現時,B浪的調整比率。第五浪的預期目標與0.618有關。三角形內的浪浪之音質比例由0.618來維系;
3)0.5:0.5是0.382與0.618之間的中間數,作為神奇數比率的補充。對于ABC之字型調整浪,B浪的調整幅度經常會由0.5所維系。
4)0.236:是由0.382與0.618兩神奇數字比率相乘派生出來的比率值。有時會作為第三浪或第四浪的回吐比率,但一般較為少見,常常是在事后才如夢初醒,調整過程已經結束;
5)1.236與1.382:對于ABC不規則的調整形態,我們可以利用B浪與A浪的關系,借助1.236與1.382兩神奇比例數字來預估B浪的可能目標值;
6)1.618:由于第三浪在三個推動浪中多數為最長一浪,以及大多數C浪極具破壞力。所以,我們可以利用1.618來維系第一浪與第三浪的比例關系和C浪與A浪的比例關系;對于斐波那契神奇系列數字,讀者已經了解到在波浪理論中,尤其在對波浪理論的定量分析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其中0.382與0.618為常用的兩個神奇數字比率。其使用頻率較其它的比率要高得多。
在使用上述神奇數字比率時,投資者和分析者若與波浪形態配合,再加上動力系統指標的協助,能較好地預估股價見頂見底的訊號。
另一方面,如果回吐幅度超過45%,則可以斷言0.382的支撐或阻力作用已失去。
同樣,當調整幅度超過70%時,亦表明0.618防線宣告失守。根據上述原則,投資者在具體操作時可以利用它來設置停損點。
6.艾略特波浪理論的缺陷
(1)波浪理論家對現象的看法并不統一。每一個波浪理論家,包括艾略特本人,很多時都會受一個問題的困擾,就是一個浪是否已經完成而開始了另外一個浪呢?有時甲看是第一浪,乙看是第二浪。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看錯的后果卻可能十分嚴重。一套不能確定的理論用在風險奇高的股票市場,運作錯誤足以使人損失慘重。
(2)甚至怎樣才算是一個完整的浪,也無明確定義,在股票市場的升跌次數絕大多數不按五升三跌這個機械模式出現。但波浪理論家卻曲解說有些升跌不應該計算入浪里面。數浪(Wave Count)完全是隨意主觀。
(3)波浪理論有所謂伸展浪(Extension Waves),有時五個浪可以伸展成九個浪。但在什么時候或者在什么準則之下波浪可以伸展呢?艾略特卻沒有明言,使數浪這回事變成各自啟發,自己去想。
(4)波浪理論的浪中有浪,可以無限伸延,亦即是升市時可以無限上升,都是在上升浪之中,一個巨型浪,一百幾十年都可以。下跌浪也可以跌到無影無蹤都仍然是在下跌浪。只要是升勢未完就仍然是上升浪,跌勢未完就仍然在下跌浪。這樣的理論有什么作用?能否推測浪頂浪底的運行時間甚屬可疑,等于純粹猜測。
(5)艾略特的波浪理論是一套主觀分析工具,毫無客觀準則。市場運行卻是受情緒影響而并非機械運行。波浪理論套用在變化萬千的股市會十分危險,出錯機會大于一切。
(6)波浪理論不能運用于個股的選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