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招商摘牌新三板欲轉身海外 王亞偉能否陪單祥雙走下去
admin
在這個周末,人們被全國股轉公司的一則公告所吸引,還看到了一幕中科招商“傷離別”的大戲,并且還發現坐在戲院一隅表情黯淡的原公募一哥王亞偉。
新聞部記者注意到,12月15日晚間,全國股轉公司發布公告稱,股轉公司將對中科招商、達仁資管2家掛牌公司強制終止掛牌!根據規定,股轉公司決定于2017年12月18日對上述2家公司的股票暫停轉讓一天,12月26日起終止上述2家公司股票掛牌。隨后,中科招商及其主辦券商光大證券披露自查報告、核查報告,中科招商被強制摘牌的原因是“管理收入占比不達標”:2016年中科招商管理費和業績報酬之和占收入來源的41.39%,不符合《關于金融類企業掛牌融資有關事項的通知》私募機構新增八項掛牌條件的第一條“管理費收入與業績報酬之和須占收入來源的80%以上”的要求。
同樣是在12月15日晚間,中科招商集團董事長單祥雙在集團內部會議上表示,公司作為綜合型投資集團,私募股權基金管理只是公司的一部分業務,特別是公司定向增發后,直接投資比重大幅度上升,直投收益擴大,導致私募業務收入占比不足80%。由于集團作為掛牌公司主體,僅集團在管存續基金就60多支,根據基金管理合同,變更基金管理人需要全體投資人的認可,公司在短時間內無法清算基金或變更這些在管基金的管理人,集團作為整改核查對象,無法注銷集團的基金管理人資質,最終不能達標。單祥雙進一步說道,2013年中科招商曾計劃登陸香港市場,后來為響應國家發展新三板的號召,于2015年成功登陸新三板市場。“現在環境發生變化了,我們在新三板終止掛牌,這對中科招商來說的確是一個不小的挫折,但我們已經著手開始登陸其他資本市場的相關工作。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看來,中科招商摘牌新三板后已經謀劃轉身海外資本市場,這對中科招商來說是另一條出路,但對中科招商的股東來說,卻沒有太多選擇。
基金新聞部記者查閱公開資料發現,截至2017年9月30日,中科招商共有2713戶股東。其中,原公募一哥王亞偉旗下的“中鐵寶盈資產-招商銀行-外貿信托-昀灃3號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下稱“昀灃3號”)是中科招商第十大股東,持股1.38億股,占比1.27%。記者注意到,自中科招商掛牌新三板以來,王亞偉先后兩次買入中科招商:2015年5月份,王亞偉通過其旗下產品以18元/股的價格認購中科招商2777萬股,投資總額近5億元。接著,中科招商進行了10轉50派1.25元的分紅派息,除權后王亞偉的定增價為3元/股;2017年8月8日,昀灃3號在二級市場分別以0.86元/股,0.85元/股各增持中科招商20萬股,投入資金34.2萬元。也就是說,王亞偉共投資中科招商已超5億元。
不過,昀灃3號在去年也曾賣出中科招商的股票,2016年9月20日和2016年11月9日,昀灃3號先后在1.33元/股-1.39元/股的價格區間,共減持中科招商524萬股。截至12月15日,該股成交均價為0.749元,最低價0.7元,王亞偉在中科招商上已經被深度套牢。若不計算去年9月份和11月份套現的虧損,按照3元左右的成本價,王亞偉投資中科招商虧損已接近八成。
股轉要求,被終止掛牌公司應積極應對投資者訴求,主辦券商應指定專門人員負責被終止掛牌公司相關事宜并披露聯系方式,協助做好被終止掛牌公司投資者的溝通工作,指導被終止掛牌公司妥善解決投資者訴求。單祥雙也責令公司總部和各業務系統的核心骨干,積極做好終止掛牌的善后工作以及對投資人、合作伙伴的溝通交流解釋工作。
本報記者發現,雖然已虧損接近八成,但王亞偉繼續追隨中科招商業并非沒有可能。王亞偉在2012年除了在深圳前海成立千合資本外,還在香港成立了Top Ace Asset Management Llimited (Top Ace 資產管理公司 ),做私募海外投資,投資方向主要是中概股。而此次再度謀劃到香港等海外市場上市的中科招商,未必就不是王亞偉心中的那盤“菜”。王亞偉是選擇在新三板二級市場賣出中科招商,還是繼續陪著中科招商走下去?本報記者試圖多方采訪王亞偉均未成行,不過千合資本入股數字資產服務商OKEX的新聞正沖淡著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