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避看盤誤區 別把眼睛全部放在大盤的短期波動上
admin
市場充滿各種噪音,一只股票的價格不過是公司內在價值和市場噪音的疊加。與其去研究永遠變化的、無規則的市場噪音,還不如靜心研究公司的內在價值。當投資者找到一家內在價值不斷增長的公司時,就不會再懼怕大盤的暴跌和股價的波動,因為無論大盤漲跌,股價最終會反映公司的內在價值。堅持價值投資并不意味著每一次投資都會成功,我們可能會選錯投資的標的,但每次失敗的教訓都會讓我們鑒別價值股的能力更進一步。
這里,先忽略大盤的短期波動,從內在價值的分析角度來看看如何投資。例如:從2010年9月底的市場結構特點來看,受PMI回升、地產汽車銷售環比回升和美國再次刺激經濟預期的支持,周期性行業大幅下跌的概率不大;受收入分配改革預期的支持,消費品仍是熱點。但另一方面,當前的流動性又不支持上述周期性行業和金融地產大幅上升。因此,不管市場短期內向何方突破,雙邊波動的市場大格局不會改變。在這樣的背景下,從結構方面看,中期判斷消費品是最值得持有的品種,也是以不變應萬變的方法。
這里還有另外一種情況,上漲趨勢中的股票,可繼續忽視短期波動。例如:2010年9月10日大盤下跌,第二天,大盤又拉回來了。大盤風險不大,跌也跌不了多少,但是漲也很難漲上去。至9月底之前,在2550到2750之間反復震蕩波動。而那些比較滯漲的,正在攻破年線和半年線的上漲趨勢中的股票,可以繼續忽視短期波動,這些股票最多是跟大盤回落而暫時選擇回落,洗掉浮籌而已,一旦大盤稍微穩定,這些股票就會飛快上漲了。所以,很多時候,不要以為自己聰明,比自己更聰明的大有人在。對于隨著大盤暫時波動的滯漲股,要能夠忍受股價的激烈波動,可以繼續修忍辱功夫,繼續耐心等待,要上去的終究會上去。
渴望洞悉未來是人類的天性,幾乎每一位投資者都把預測、分析、判斷大盤走勢當做頭等重要的大事。巴菲特曾經對他的合伙人說過這樣一段話:“我所做的不是要預測整個股市或商界的波動變化,如果你覺得我能做到這一點,或是認為這對于一個投資項目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你就不該參加到這個合伙企業中來。”要想真正理解巴菲特的話絕非易事。很多投資人總喜歡把投資失敗歸咎于不能成功逃頂和抄底,并翻遍技術分析書籍,試圖找到預測大盤頂底的方法,但其實他們最終會意識到把投資建立在對大盤走勢的預測上風險極大。
事實已經證明,沒有任何分析方法能夠每次都準確無誤地預測大盤的頂部和底部,如果其中有某一次判斷失誤,而投資者又據此下了很大的投資賭注,那么最終的結果必然是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