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操作次新股 操作次新股的5個技巧
admin
一般來說,次新股是指一年內無分紅或股價未明顯炒作的股票。次新股的內涵是伴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相應變化的。比如說,一個上市公司在上市后的一年之內,如果還沒有分紅送股,或者股價未被市場主力明顯炒作過,則該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便可以歸納為次新股板塊。通常情況下,在臨近年末的時候,由于次新股上市的時間較短,業績方面一般不會出現異常的變化,因此,次新股往往是年報公布階段相對最為安全的板塊。
在相對牛市的行情中,次新股的市場定位一般會比較高,但在弱勢環境中,次新股的定位將明顯降低,而在市場的系統風險面前,次新股上市之后也可能會出現連續的寬幅震蕩走勢,股價也將進一步震蕩走低,因此總體來說,次新股的估值水平會相對偏低,從而使得次新股具備了一定的投資價值。
基于此,可以說,次新股往往具備這樣兩個優勢:
1.具有較強的股本擴張潛力
由于次新股的資本公積金往往比較高,因而具有強大的股本擴張潛力。實際上,強大的股本擴張潛力也是吸引機構資金青睞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中小板的上市公司中就潛伏了大量投資基金的身影。
2.上檔阻力相對較輕
次新股通常質地優良,也沒有什么歷史包袱,從市場角度來看,次新股的上市時間比較短,雖然前期股價隨大盤出現了同步的震蕩下跌走勢,但相對于其他個股而言,次新股的上檔阻力比較輕,反彈行情一旦展開,次新股將表現出更強一些的彈性,而于近期上市的次新股如果能夠得到量能配合,很可能會創出上市新高,甚至進一步拓展上漲空間。
既然次新股存在著這樣明顯的優勢,我們來介紹操作次新股的5個技巧:
1.量價關系和政策很重要
《孫子兵法》中說:“以正合,以奇勝。”其中,“正”是指常規思路,比如,很多人會想到基本面、業績等,對于次新股來說,單純地依靠這些因素來分析與操作,往往很難獲利,這就需要“奇”招的輔助,即考慮指量價關系和政策概念。
2.密切關注主力資金的動向
一般來說,次新股往往能夠代表資金對后市的看法。當處于市場行情低迷、量能萎縮之際,場內的資金想要有所作為,就會在市場中尋找炒作起來對資金量需求較少的板塊和個股。
很顯然,中小盤的次新股比較符合這個思路,因此,在大盤出現弱勢時,次新股很容易成為市場亮點,從而與大盤形成顯著的反差效應。
同樣,當市場大幅走強的時候,資金看好后市,那么一批在大盤弱勢時上市的次新股,由于已經跟隨大盤出現過調整,也會容易隨大盤走強而大幅反彈。正是這方面的特性,當投資者尚且缺乏對市場熱點了解的時候,不妨考慮先從次新股入手。
3.注意炒作次新股的節奏
次新股通常有明顯的周期性,一般在3個月左右。這是因為,新股的戰略配售股有3個月的限售期,上市3個月之后,若是次新股價格保持在高位,新股中的機構往往就會選擇獲利出局,讓資金重新流動起來;若是個股經歷了較大幅度的下跌,或者較長時間的調整,那么機構要想出局就需要拉高,這又往往是弱勢中的機會所在。
4.個股選擇有規律
投資者在選擇流通盤不超過5000萬的次新股時,往往更容易獲得機會,同時,發行價或者上市開盤價不宜過高;在時間方面,要么是上市后3個月左右的個股,要么是剛剛上市一個星期左右的個股。一般來說,投資者應優先選擇持續放量3天以上,股價持續收出小陽的個股,同時配合時間周期來分析。
5.把握聯動特性,堅守操作紀律性
投資者要注意的是,一旦次新股板塊啟動,往往意味著一群個股啟動,因此,即便你錯過了一只個股,只要理清次新股炒作的相關思路,還是可以找到獲利機會的。另外,投資者在炒作次新股時,也需要比較嚴格的紀律性,因為,中小盤的次新股股性較活躍,有時候上漲快,下跌也比較快,所以,投資者一旦發現自己在操作上出現了問題,就要及時止損,避免被套。
當然,凡事都是有兩面性的,由于次新股擁有各種優勢,適合資金去炒作,而一旦資金持續拉高獲利豐厚之后就會快速撤離,從而形成高位大量套牢盤,因而也使得次新股的價值會大打折扣,后期也往往是長時間的弱勢。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投資者就要考慮到炒作風險,并配以自己良好的操作紀律。
最后,投資者還要了解次新股的三種基本走勢,一是高開低走,對于此類個股,投資者暫且不宜介入,待其跌透后介入,往往會獲利不菲;二是低開高走,這類個股通常后市看好,投資者可以擇機介入;三是平開平走,投資者可以考慮在其平臺整理的末端放量上攻時介入。
總之,投資者對于次新股的炒作,應本著冷靜的態度對待,選擇正確的介入時機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