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企如何利用白糖期貨制定生產與銷售策略
admin
(一)白糖期貨的價格形成機制
從白糖期貨的價格形成機制看,白糖期貨市場通過期貨交易而形成的白糖期貨價格是在一個集約化程度高的市場上形成的價格,不是個別交易的結果,具有一定的指導性和權威性。它與食糖現貨價格相輔相成,能夠比較真實地反映出市場的價格水平、供求狀況及發展方向,是現在市場對未來市場價格的一個預期。因為期貨價格是根據現貨價格再加上倉儲、運輸、管理以及各種利息費用,場內的交易雙方根據這些費用的計算,再根據自己的行業經驗及專業知識來預測期貨價格的走勢,這就使得期貨價格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對于現貨價格是一個重要參考,同時也為食糖生產企業的生產提供了一定的指導依據。
(二)白糖期貨的價格發現周期
我國的白糖期貨是一次掛出9個白糖期貨合約品種,時間跨度達16個月,投資者在當前就可以了解到16個月后白糖期貨合約的價格。而從價格發現的功能上來說,也表示投資者從中可以了解到1年多后食糖價格大概的價位水平,這對食糖生產企業來說具有很好的價格參考及決策價值。
案例——靈活利用期貨價格發現功能,掌握白糖市場主動權
廣西Y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廣西本土成長起來的一家主要從事食糖生產民營股份制制糖企業,也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大型制糖企業。白糖期貨的推出,助推了企業的高速發展。而該企業利用白糖期貨的顯著特點,就是“期貨+訂單+品牌”——通過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穩定銷售利潤,擴大經營規模;通過甘蔗訂單,敞開甘蔗收購,保證蔗農收益,穩定生產原料;通過品牌建設,提出可持續發展戰略,實現產業升級。期現結合使得該集團生產和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農業產業化不斷完善和成熟。
1.充分利用期貨價格發現功能指導生產,參與套期保值,規避原料采購風險。由于2005年年底至2006年年初,白糖價格大幅上漲,加上當時國際糖價逐步創新高和鄭州商品交易所白糖期貨上市,很多制糖企業都認為白糖價格會繼續上漲,當時市場上還喊出了白糖現貨價格要達到8000元/噸,甚至10000元/噸的口號。高漲的糖價使得采購甘蔗糖料異常困難,雖然廣西地區政府制定了甘蔗收購價格及聯動價格,并劃定了蔗區,嚴令禁止糖廠跨蔗區收購甘蔗,但在高糖價的誘惑下,還是有很多中小糖廠鋌而走險,跨蔗區搶購甘蔗。
Y集團處于兩縣交界處地帶的蔗區,雖然與當地蔗農簽了訂單,但在甘蔗價格居高不下的時候,仍很難對蔗農形成約束,違約的事時常發生。Y集團面對這一狀況,陷入兩難:沒有足夠生產原料,糖廠的生產能力將會出現閑置,而閑置的后果就是每天幾十萬元的損失;而如果和惡意搶購甘蔗的中小糖廠高價競購甘蔗,即使原料滿足生產需要,但生產成本也會大幅增加,后期白糖現貨價格下跌,高昂的成本必定會導致大幅虧損,得不償失。經過研究,Y集團決定先延緩部分糖廠開榨時間,避免出現開榨后原料供不應求的情況,同時抓緊甘蔗收購,并提前與蔗農進行二次結算,保證蔗農收入,穩定蔗源,為穩定生產提供了保障。
同時,為了避免后市白糖現貨價格下跌,Y集團決定在剛剛上市交易的鄭州白糖期貨市場上進行賣出套期保值。因此,Y集團根據生產進度,從1月中旬至1月底陸續在鄭州白糖期貨SR605、SR609等合約上進行賣出保值,平均價位在5900元/噸附近。在當時的情況下,鄭州白糖期貨各合約價格還在不斷上漲,并在2006年春節后的第一個交易日創出了6200~6300元/噸的新高,這與Y集團套保的平均價位相比,每噸高出了300~400元。Y集團的期貨套期保值賬戶上出現一定幅度的虧損。
但Y集團通過分析期貨價格的走勢后認為:當時鄭州白糖期貨遠月合約價格低于近月合約價格,近強遠弱的格局反映出遠期價格走勢并不看好;雖然當時鄭州白糖期貨價格大幅上漲至6200元/噸附近,但現貨價格僅為5400~5500元/噸左右,期現之間的巨大基差也反映出期貨價格的“高處不勝寒”;同時,由于白糖期現貨價格的上漲,使得國家也準備出臺相關調控政策對食糖市場進行調控;再加上廣西已進入榨季生產高峰期,市場供應量逐漸充足。種種跡象都表明,白糖價格繼續上漲的動力和空間都有限,雖然按當時的價格進行套期保值后有一定的虧損,但卻保障了后期的趨勢。
2.認識到期貨價格發現功能的引導性,抓住時機完成現貨銷售。從2006年春節過后,白糖期貨、現貨價格開始逐步下跌,很多中小制糖企業沒有利用期貨市場參與套期保值的意識,同時由于生產成本較高,在現貨方面已經產生了一定的賬面虧損,如果此時按市價進行銷售,賬面虧損就會變成實際虧損,而且也沒有利用期貨的價格發現功能來分析趨勢,認為目前白糖價格下跌只是暫時調整,之后還會繼續上漲。
在這樣的思路影響下,不少中小制糖企業紛紛惜售白糖現貨。而Y集團通過對白糖期貨價格的分析發現,白糖期貨價格呈現“近強遠弱”的格局,認為后期走勢并不樂觀,通過期貨價格發現功能的引導,制定了現貨要“順價銷售”的銷售策略。從2月中旬開始,Y集團一邊積極銷售現貨,一邊在期貨市場上逐步平掉SR605合約。從2006年2月中旬到3月底這段時間里,廣西柳州的現貨從5050元/噸下跌到4950元/噸左右,每噸虧損近100元,而SR605期貨合約的價格已從2月中旬的5400元下跌到3月底的4950元,下跌幅度達450元左右,而Y集團的SR605合約的平均建倉價位在5900元附近,有近千元的盈利。利用期貨工具,Y集團不僅規避了此次價格下跌的風險,保證了企業的正常生產與銷售,更通過套期保值贏得了豐厚的利潤,掌握了白糖銷售市場的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