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價格在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表現
admin
股市在一戰期間的波動性遠遠超過了二戰期間。股市在一戰初期的漲幅接近100%,在美國參戰之后,股市隨后下跌了40%,一戰結束后,股市隨之飆升。與之相反的是,在二戰期間美國參戰后的六年中,股市與戰前水平最大的偏離程度也沒有超過32%。
一戰的爆發讓投資者陷入恐慌狀態,歐洲投資者開始傾力拋售股票,將資產轉換為黃金與現金。當奧匈帝國在1914年7月28日向塞爾維亞宣戰以后,歐洲各大股票交易所都關閉了。歐洲市場的恐慌開始蔓延至紐約,道瓊斯工業指數在7月30日(星期四)的收盤價暴跌近7%,這也是自1907年股市恐慌(跌幅為8.3%)以來跌幅最大的一次。就在紐約股票交易所周五開盤前的幾分鐘里,交易所投票決定無限期關閉。
股票市場直至當年的12月份才得以重新開放。在此之前,紐約證券交易所從來沒有關閉過這么長時間,在此之后也沒有。閉市期間允許一些緊急交易,但交易必須經特別委員會批準,并且交易價格不應低于閉市之前的交易價格。即便如此,仍然有交易者違反交易禁令,在交易所外進行非法交易,股票價格一路下滑到10月份。據非正式統計,與7月份閉市時的價格相比,股票在秋天的價格已下跌了15%~20%。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當紐約股票交易所唯一的一次長期閉市出現時,美國尚未參戰,也沒有遭遇任何程度的金融危機或經濟危機。事實上,當交易所關閉時,交易者認識到美國將成為歐洲戰爭沖突的最大受益者。一旦投資者意識到美國將為交戰雙方提供彈藥與原材料的時候,公眾對于股票的興趣將會急劇增加。
當交易所在12月12日重新開市后,股票價格開始急劇飆升。在具有歷史意義的星期六交易日中,道瓊斯工業指數的收盤價比交易所7月份閉市前上漲了5%。股價在此后持續飆升,道瓊斯指數在1915年的表現創下了歷史上最好的單年記錄,全年漲幅達82%。股票價格在1916年持續上漲,在11月份攀至頂峰,是兩年前一戰爆發時價格的兩倍多。隨著美國在1917年4月16日正式宣戰,股票價格又下跌了10%,到1918年11月份簽署停戰協議的時候,美國股市又下跌了10%。
下一代交易者仍然對1915年的股市繁榮記憶猶新。二戰爆發后,投資者充分吸取了前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時的經驗。當英國在1939年9月3日對德宣戰時,日本股市暴漲,東京證券交易所甚至被迫關閉。而紐約股市的開盤讓買盤瘋狂涌入,道瓊斯工業指數的漲幅超過7%,就連歐洲證券交易所開盤后的表現也十分強勁。
二戰爆發之后的熱情很快就消失殆盡。羅斯福總統下決心不讓公司像在一戰那樣輕易就牟取暴利。因為公司在一戰中牟取的暴利招致了廣泛批評,美國人認為,當許多年輕人將性命葬送在異國他鄉時,美國公司卻賺取了巨額利潤,二者所承擔的戰爭成本簡直是天壤之別。國會在二戰期間開征的超額利潤稅抵消了戰爭溢價,這讓那些原本預期能從中漁利的投資者大失所望。
在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前一天,道瓊斯指數較之1939年的高點下跌了25%,比1929年的高點還低1/3。在珍珠港事件后的第二天,股市下跌了3.5%,在其后的日子里,股市一路下滑,1942年4月28日觸及歷史新低,此時,美國已在太平洋戰爭初期的幾個月中遭受了巨大損失。
但是,當勝利的天平開始向盟軍一方傾斜之后,股市開始節節攀升。德國在1945年5月7日簽署無條件投降書的時候,道瓊斯工業指數比戰前的水平高出20%。原子彈在廣島的爆炸堪稱一件對戰爭起決定性作用的歷史事件,股市上漲1.7%,因為投資者認為戰爭即將結束。但二戰給投資者帶來的收益沒有一戰那么大,從德國入侵波蘭到對日作戰勝利的6年里,道瓊斯指數的漲幅只有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