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行情走勢的長期底部特征
admin
長期底部最終形成可能是利用某種利好題材促成的,但利好題材只是一個開頭,絕不是反轉的全部原因。只有市場存在空翻多的內在因素,才有走大牛勢的可能性。如下圖所示的是上證指數大幅下跌后出現的長期底部。

1.投資者普遍虧損
絕大多數投資者出現虧損,并且虧損幅度在50%以上,甚至出現股民跳樓的情況,即使是主力機構也未能幸免。
2.股指快速下跌
當股指走勢形成頂部后,一旦趨勢反轉的跡象出現,即使股指連續下跌20%也往往不會出現反彈的行情;同時,在跌勢途中出現連續數日的巨幅陰線,促使股指快速下滑。
3.市場大面積跌停
在市場需要釋放空頭賣壓時,由于無人愿意進場承接,往往會出現大面積的跌停現象,有時跌停的個股會達到滬深兩市股票總數的70%以上,即達到1400多家。
4.抗跌股補跌
當絕大數股票都已經深幅下跌后,前期一些較為抗跌的強勢股也開始出現補跌行情,無論是大盤藍籌股,還是績優股,或是基金重倉扎堆股,紛紛開始破位下行。
5.股指連續破位
一些具有歷史意義的,曾經被認為牢不可破的重要支撐位往往會輕易被擊穿,而股指的某些整數關口也常常接連丟失,市場形成了“熊市不言底”的狀態。
6.股民紛紛離場
在新股民開戶數量不斷下降的同時,舊股民開始不斷離場,同時部分股民發誓再不進入股市,在交易大廳里,已經很久看不到很多股民了。
7.融資功能衰竭
由于市場交易日趨低迷,新股上市和增發融資被迫減少或停止,證券市場的融資功能出現衰竭的現象;此時,往往會有政策性利好消息出現,但投資者卻普遍逢高減磅。
8.輿論反思不斷
熊市思維暢通無阻,股民對各種利好消息充耳不聞,同時怨聲載道;而新聞輿論則不斷對股市現象進行反思或抨擊,促使政策改良。
9.末期成交量增加
在股市持續下跌時間超過一年且下跌幅度超過50%以后,如果市場上的成交量開始持續增加,說明有新資金開始進場,等想賣股票的幾乎都賣光后,市場底部就會出現。即只有等到中長線籌碼和嚴重套牢盤不計成本地拋售,且市場出現巨大承接力量時,才說明市場已經臨近長期的重要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