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錯誤判斷股票行情 把腰部當做頂部
admin
一般來說,在上升趨勢中,股價腰部的形成常常是由以下3種原因造成的。
(1)當股價從底部上漲到一定程度時,大量短線獲利盤急于出手,于是主力就會順勢打壓股價,吃掉恐慌出逃的獲利籌碼,導致成交量激增;等浮動籌碼被清除后,主力隨即開始大幅拉升股價。于是,過去的股價頭部就成為了如今的股價腰部。
(2)當股價從底部上漲到一定程度時,主力往往會因為籌碼太多而開始減倉,同時促使跟風者與其他持股者交換籌碼,以提高股票持有者的平均成本。一旦整個過程完成后,個股就會繼續上漲,直至主力完成最后的出貨任務。于是,過去的股價頭部就成為了如今的股價腰部。
(3)主力在第一波拉升過程完成后,往往會作暫時的休整,或察看此時大盤的動態,或等待該股利好消息的出臺,或等待投資者跟上自己的節奏;一旦消息、時間和人氣都適合,主力就會立刻發動第二波主升浪行情。于是,過去的股價頭部就成為了如今的股價腰部。
投資者應該如何區分股價的腰部和頂部呢?常用的方法有3種,具體如下。
(1)從大盤和個股基本面來看,若該行情不應只到這里就結束,則此處往往不是股價的頭部。
(2)從成交量來看,如果上漲有量而下跌無量,能量形態較好,則此處往往不是股價的頭部。
(3)從K線圖來看,如果主力刻意打壓股價的痕跡較為明顯,則此處往往不是股價的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