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線分析 底部頸線與頂部頸線的意義
admin
在接觸形態分析過程中必然要接觸到頸線,無論任何形態,不論是反轉形態,還是整理形態,都以頸線的有效突破作為研判后市走向的依據。

圖104:頸線示意圖
何謂頸線?就人類而言,每個正常人都有頸,它是頭部與身體的分水嶺。一般而言,頸屬于頭的一部分,而頭部與身體真正的分界線即是由左肩貫穿左頸部、右頸部而與右肩相連之直線,這條線被稱為頸線。事實上頸線的意義十分簡單,就是指一個形態的支撐與阻力。
回顧所有頸線的傳統畫法,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幾乎所有的底部頸線畫法,基本上都是將每次反彈高點加以連接得出。而頂部頸線是將每次回落的低點加以連接形成的。
(1)底部頸線的意義
心理預期。股價在連續下跌之后反彈,隨后在某一價位處止漲回落,當股價再次上漲至這一價位處時,投資人就自然而然的擔心這一價位是否會再次產生阻力,于是產生賣出觀望的心理。同時短線客會產生高拋低吸的念頭,在低點買進在反彈高點賣出,以求利潤最大化,每當股價漲至高點處就開始賣出。因為這些原因,使頸線處出現很大的賣壓。
平均成本。在整個底部形成過程中,很多投資人在這一價格區域買進股票,他們的平均成本都在頸線之下,一旦股價向上突破頸線,這些買進的投資人就全部獲利,獲利賣出的欲望,使頸線處出現強大賣壓。
因為以上原因,所以頸線很難被突破。形態持續時間越長,頸線被沖擊次數越多,越不易被突破,除非強大的購買力量介入,才會造成被突破的局面。既然有大量的資金介入,后市就極有可能開始大幅上漲。
(2)頂部頸線的意義
心理預期。當股價在連續上漲過程中突然回落,在一價位處止跌繼續上漲,當股價再次回落這一價位處時,很多投資人預期這一價位還會出現支撐,因而減少賣出。另一些高位賣出的短線客預計股價不會再跌,產生高拋低吸的念頭在此買進,形成惜售和買進的力量。和底部頸線相同的是,這一點位被沖擊的次數越多,這一價位處買進的意愿就越強。
平均成本。一個頂部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很多投資人在這一價位區域買進,當股價跌至形態低位處時,這些投資人就毫無利潤可言,因此產生強烈的惜售心理,造成賣壓減少,因此不容易突破。另一方面,一旦股價跌破頸線,會造成大量投資人被套,股價再次回升到頸線處,投資人就會產生少虧出局的念頭賣出股票,形成強大賣壓,造成股價繼續下跌。
因為有以上原因,頸線不易被突破,一旦被有效突破,通常意味著行情已經發生反轉。
另外還有整理形態,總的來說上升過程中的整理形態頸線的意義,與底部形態的頸線意義相同。而下跌過程中的整理形態的頸線意義,與頂部形態的頸線意義較為一致。不論是上漲過程還是下跌過程中,只要一個形態形成,我們就應該迅速尋找這個形態的支撐與阻力,而不是僅僅是支撐或阻力。因為只要股價沒有明顯的選擇波動方向,我們就不能斷定它必然是漲是跌,而尋找支撐與阻力就是為了在第一時間,判斷股價波動的方向,加以正確投資。
很多時候,頸線并不是水平的,常常略微向上或向下傾斜,這都不影響頸線的意義。重要的是,它必須正確的反映股價的支撐或壓力。所以說頸線的意義是非常簡單的,一句話就可以概括,就是代表一個形態的支撐與阻力。
確認股價向上突破頸線的有效性。
突破頸線的有效性,必須以當日收市價高于頸線的3%以上為依據,幅度越大越好。
要求必須3%以上漲幅,這是因為大多數投資人在形態形成過程中,平均成本都在頸線附近,加上交易費用,股價漲至頸線處沒有什么利潤可言。另外還有一些投資者在其中屢次坐車,產生固執的念頭——除非在新高價賣出,否則決不賣。只有新進場的力量,有能力使股價一口氣推高至頸線3%以上,釋放這些急于出局的籌碼,才表明行情是由大資金推動造成的,確實選擇了突破的方向。
將收盤價作為確認突破的依據,是因為當投資人發現股價某一天大幅突破之后,他們就會趕到交易所認真注視股價的波動,經過一天充分思考,在收盤價之前已經作出了買賣的指令,所以最具參考價值。而開盤價或者最高價,往往不是在大多數的持股人的關注中出現的,因此意義較小。
突破頸線當天的成交量必須放出大量。
巨大的成交量代表高額的換手,表示低位買進的投資人獲利回吐遭遇大資金進場產生。
但是放大到怎樣的程度才算有效放大,在所有的技術分析書籍中并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根據以往經驗,一般來講向上突破之日的成交量,最少是在整個形態日均換手率2倍以上,才可以稱為有效成交量,在這一基礎上換手率越高越好。
對于確認股價向下突破的有效性,以突破當日收市價低于頸線的3%以上為依據即可,而不需要有成交量的配合。因為只要實質造成投資人較大的虧損,就可以造成恐慌。每當股價靠近頸線時,就會出現賣壓,而不需要實質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