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形態理論中的矩形整理形態
admin
矩形整理也叫長方形或箱型整理形態。就是股價上行到某個區域內出現多空完全平衡的狀態。也就是說,當股價上行到某個價位附近時,即遭到主力的打壓,強制股價回調;當下行到不遠的另一個價位時,即遭到主力護盤或新多頭吸納。這樣反反復復震蕩把上檔形成的高點互相連接形成一條水平阻力線,而把下檔的低點也相互連接后形成一條水平支撐線,兩條直線形成平行的通道,不上傾,也不下移,而是水平發展,形成長方形走勢或箱體走勢。市場籌碼在箱體或長方形價值區域內震蕩換手。這種洗盤方法適合于牛皮市、盤整市里的洗盤方式。

所以,主力進行箱體整理的目的,無非就是讓低價位散戶出局,最終拉升股價,從而獲利。
前面說過矩形整理常常是在主力機構強行洗盤下形成的,上方水準的阻力線是主力預定的洗盤位置,下方的水準支撐線是護盤底線,在盤面上我們有時可以看到股價偶爾會跌破支撐線,但迅速回到支撐線之上,這可能是主力試探市場心態的方法。如果一個重要的支撐位跌破之后,市場并不進一步下挫,這預示著市場的拋壓已盡,沒有能力進一步下跌(見圖115)。
那么在實際操作中,矩形整理形態能夠給我們提供哪些信息呢?
(1)矩形整理在形成的過程中,除非有突發性的消息擾亂,其成交量應該是不斷減少的,如果在該形態的形成期間,有不規則的高成交量出現,形態就可能失效。當股價突破矩形上限水平時,必須有成交量激增的配合;但若跌破下限水平時,就不需大成交量的配合,即上破要大量而下破可少量。
(2)矩形呈現突破后,股價經常出現回抽確認突破的有效性。這種情況通常會在突破后的三天至三星期內出現,反抽將止于頂線水平之上,往下跌破后的假性回升,將會受阻于底線水平之下。
(3)一個高低波幅較大的矩形,較一個狹窄而長的矩形形態,未來更具突破力。即一旦向上突破,將是迅猛漲升,而一旦下破,也將是快速下跌。
而當股價向上突破矩形之后,根據經典理論,股價的上升空間至少是矩形本身的高度,但實際操作中會有一些出入,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即大的矩形形態比小的可靠得多。股價在股票箱中來回振蕩的次數可多可少,這決定于市場的需要。振蕩的次數越多,說明市場的浮碼清洗得越徹底,但要記住,振蕩的尾聲必須伴隨著成交量的萎縮。
在實戰中,對矩形整理形態的操作策略不外乎兩種:
突破進場。在價格突破矩形區域之前,我們并不知道后市的發展如何,價格有可能延續原來的趨勢,也有可能與原來趨勢相反。因此,一般情況下運用矩形整理,我們建議采用突破法,只有價格突破矩形區域,我們才跟進。
提前進場。所謂的提前進場是指以下兩種情況:
上升趨勢中,矩形底部做多,突破矩形則繼續跟進;
下跌趨勢中,矩形頂部做空,突破矩形則繼續跟進。
提前進場的前提是看好趨勢得以繼續發展,因此,關鍵在于分析后市的走勢,投資者可以結合MACD來判斷。譬如在上升趨勢中,當價格發動一波強烈的升勢后進入矩形整理,MACD在價格整理過程中進行弱勢整理,對上升趨勢進行修正,升勢仍保持良好。在此情況下,可在矩形整理的底部做多,并等待價格突破矩形再加碼跟進。
突破箱體上漲幅度的測量方法:
A.利用箱體理論的跳箱原理,進行疊箱的計算。
B.利用N形理論進行等幅杠桿的計算;
C.利用突破點進行等距離測量;
D.利用原始趨計算出的黃金螺旋目標測算。一般來講,矩形突破之后的價格目標等于矩形盤整區的高度。
突破時間:股價最遲必須在三至四周內按預定的方向突破。時間不宜太長,否則有久盤必跌,有多演變為三重頂等形態。
出擊點:
A.突破上軌線;
B.突破后回踩至上軌線為二次買入點;
C.成交量萎縮至低量進介入,縮至初始量的1/5以上較好。
修正條件:
A.調整過程中受到調整之初大陽線(可組合陽線,如紅三兵)的有效支撐,要有堅強庇護。就是說,隨后調整多在調整之初的大陽線實體區間運行;
B.調整過程中要求成交量持續萎縮,1/3—1/5較好;
C.始終受到10日均線的重要支撐;
D.K線排列有規則,濃縮緊湊較佳;
E.整理周期須3—4周內;
F.向上突破一定要有量能的配合,放量超過5日均量線3-5倍,否則可能假突破。
下面我們來看兩個實例。
中化國際(600500):作為公司世界500強企業中國中化集團公司旗下唯一上市公司,是中國目前領先的化工品進口代理和分銷商。2009年擴張后的化工物流將繼續成為公司的盈利主力。從K線圖上我們可以看到,股價呈矩形整理形態,后期整理受到初期陽線明顯,即在初期紅三兵形成價格區間內波動;
億城股份(000616):億城股份是一家風格穩健的公司。09年公司新近拿下的中關村軟件園項目就是符合以上投資思路的項目。財務上,公司基本上沒有凈附息債務。從K線圖上我們可以看到2008年11月到2009年2月該股出現矩形整理形態,且為疊形結構。股價沿著10日均線緩步推高,波動節奏非常具有規律性。調整低點總是能夠受到矩形前面的大陽線和10日均線堅定支撐,整體呈現窄幅箱體的形態特征。這是標準的上漲中繼形態。
最后要提醒投資者的是,在實戰中,完全標準的矩形并不是常見的,股價走勢常常在整理的末段發生變化,不再具有大的波幅,反而逐漸沉寂下來,高點無法達到上次的高點,而低點比上次低點稍高一些,演變為旗形。這種變形形態比標準矩形更為可信,因為形態的末端說明市場已清楚地表明瞭它的意愿,即說明整理已到達末期,即將選擇方向。因此,真正的突破不一定發生在頸線位置上,真正的看盤高手不必等到頸線突破才進貨。當然,這需要更加高超的看盤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