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期貨?期貨指的是什么?關于期貨簡單易懂的介紹
admin
期貨交易是貿易形式發展的自然結果。從歷史的角度看,人類社會有了生產,有了交換,便產生了商品貨幣交換關系,產生了各種形式的貿易活動。從總體上講,貿易活動大體上可分為現貨交易和期貨交易兩大類。
現貨交易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商品貨幣交換。這里所說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并不只是指當時錢貨易位、貨款兩清的情況。現貨交易既包括物物交換、即期交易(錢貨兩清),還包括遠期交易。一般來講,現貨遠期交易要簽訂現貨合同。現貨合同作為一種協議,明確規定了交易雙方的權利與義務。交易時,雙方必須制定細致的條款,來規定交易商品的品質、數量、價格和交貨日期等。買賣雙方簽約后,合同必須嚴格執行,轉讓合同須經對方的同意。在合同期內,現貨合同的轉讓非常困難,給合同雙方帶來較大的風險。期貨交易則不然,在合同期內,交易的任何一方都可以及時轉讓合同,不需要征得其他人的同意。履約可以采取實物交割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對沖期貨合約的方式。這是因為期貨交易的對象不是具體的實物商品,而是統一的標準合同——期貨合約,在交易成交后,買賣雙方并沒有真正移交商品的所有權。
期貨交易與現貨交易的區別
(一)交易的對象不同
現貨交易的范圍包括所有商品;期貨交易的對象則是由交易所制訂的標準化合約。合約中的各項條款,如商品數量、商品質量、保證金比率、交割地點等都是標準化的,合約中只有價格一項是通過市場競價交易形成的自由價格。
(二)交易目的不同
在現貨交易中,買方是為了獲取商品;賣方則是為了賣出商品,實現其價值。期貨交易的目的是為了轉移價格風險或進行投機獲利。
剛開始期貨交易時,可能一些念頭會闖入您的腦海:“如果我作為買方或賣方進行某一合約的交易,當合約期滿而我不得不提供這種商品時,我該怎么辦呢?我到哪兒獲得交割所需的全部大豆?”實際上,這并沒有什么好擔憂的。作為交易者,你只需記住:只有不到3%的期貨合約需進行實物交割,絕大部分合約都是在交割前對沖或平倉。
(三)交易程序不同
現貨交易中賣方要擁有商品才可以出賣該商品,買方須支付現金才可購買該商品,這是現貨買賣的交易程序。期貨交易可以把現貨買賣的程序顛倒過來,即沒有商品也可以賣出,不需要商品也可以購買。剛剛進入期貨市場的投資者往往會問:“我怎么能出售自己沒有的東西呢?”要理解其中的原因,請記住期貨合約的定義,期貨合約是在將來某一時刻買賣特定數量和質量商品的一項“協議”,而并不是進行某種實物商品的實買實賣。因此,出售期貨合約即意味著簽訂在將來某一時刻交割合約所載標的物的一項協議。
(四)交易的保障制度不同
現貨交易以《合同法》等法律為保障,合同不能兌現時要用法律或仲裁的方式解決;期貨交易是以保證金制度作為保障來保證交易者的履約。期貨交易所為交易雙方提供結算交割服務和履約擔保,實行嚴格的結算制度,違約的風險很小,因此也不存在現貨市場的“三角債”、“質量糾紛”等問題。
(五)交易方式不同
現貨交易是進行實際商品的交易活動,交易過程與商品所有權的轉移同步進行。期貨交易是以各種商品期貨合約為內容的買賣,整個交易過程只是體現商品所有權的買賣關系,而與商品實體的轉移沒有直接的聯系。無論買賣多少次,只有最后的期貨合約持有人才有履行實物交割的義務,其他投資者只需在合約期滿之前做相反方向的買賣,了結原有交易。另外,現貨交易活動隨時隨地可以進行,具體交易內容由交易雙方一對一談判商定,有較強的靈活性。期貨交易則必須在規范化的市場中依法公開、公平、公正地進行,交易中買方、賣方互不見面,不存在買賣雙方的私人關系。
期貨和股票的區別
(一)交易方向不同
期貨可以雙向交易即期貨可以做多也可以做空;價格上漲時可以先買后賣,價格下跌時可以先賣后買。股票目前只能做多。
(二)交易費用不同
期貨交易費用低,目前對期貨交易國家不征收印花稅等稅費,唯一費用就是交易手續費。國內三家交易所目前手續費在萬分之三左右,加上經紀公司的附加費用,單邊手續費也不足交易額的1‰;相對而言,股票交易費用較高。
(三)杠桿作用不同
期貨市場無需支付全部資金,只需繳納保證金(目前國內期貨交易只需支付期貨合約價值的5%~10%)即可;股票市場是足金交易,資金利用率較低。
(四)交易時效不同
期貨市場是“T+0”交易,這就使得您的資金達到應用的極致,您在把握趨勢后,可以隨時交易,隨時平倉;股票市場實行的是“T+1”交易。
(五)交易方式不同
期貨可以運用套利、套期保值、跨期買賣、投機等交易方式;股票市場僅是單邊投機交易,當然理論上股票市場可以長期投資。
(六)風險性不同
期貨市場資金被放大10~20倍使用,財務杠桿性大,風險高;目前股票市場還是現貨交易,尚無融資融券,風險較小。
(七)持有時間不同
期貨合約有到期交割的要求,股票可以長期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