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組題材股操作介紹 不借殼也能玩重組題材股
admin
重組題材股操作介紹
A股市場中牛股輩出,但我們只要留意一下,那些能夠輕松翻倍、翻幾倍的牛股,甚至那些短短一年半載就能夠漲十幾倍的股票,一定不是所謂“亞洲最賺錢”的某公司,也不是中國十大證券分析機構共同看好的股票,而恰恰是那些垃圾股,那些基本面上無圈可點的ST股或都處于即將被ST的股票。何故?“重組”可釋之。2008年十大漲幅股前三名分別為ST鹽湖(000578,現更名為鹽湖集團)、ST中福(000592,現更名為中福實業)、ST三安(現更名為三安光電),冠、亞、季軍全都被所謂的“垃圾股”包攬。2009年十大漲幅股前三名中第一名大元股份(600146)每股虧損0.24元,第二名海通集團(600537)每股虧損0.17元,第三名銀河動力(000519)每股收益僅有0.02元。2010年十大漲幅股第一名為S延邊路(000776,現更名為廣發證券),第二名為ST光華(000703,現更名為恒逸石化),第三名為ST有色(600259,現更名為廣晟有色)。歷史無法更改,A股市場中的牛股其實都是“垃圾股”,重組在A股市場是一件神奇得難以言喻的事情。
有投資高手、投資前輩、投資專家說過,普通投資者千萬別玩ST。我覺得這更像是一句警示而非定論。堅定的價值投資者確實應當像遠離毒品一樣遠離ST,因為它遲早會讓你栽跟頭。而不斷成熟起來的投資者,則已經有足夠的理性去判斷自己該做什么,能夠客觀地去看待ST股的風險與機會。這些ST股或業績只有幾分甚至幾厘的股票,理論上來說根本就不值錢,但是這些股票每年仍有大部分時間會跳出來叱咤風云。而使得這些股票總是能夠枯木逢春的根本,便是重組題材股的刺激。
為什么A股市場中總是會有這些神奇的故事上演?原因就在于A股上市審核本身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很多上市公司只為上市而上市,上市不久便開始走下坡路,業績連年虧損,逐漸地被邊緣化,且很多已經“光榮戴帽”的ST股票也面臨著退市的危險。在目前A股市場并沒有直接退市制度的情況下,大量“烏雞變鳳凰”的故事便有了產生的沃土。這些已經沒有任何價值的殼資源變成了“香餑餑”,很多沒有上市的企業便會通過借殼的方式繞開新股發行上市,這會節省較多的資源及時間(成功運作新股發行上市需要2~3年,而借殼可在1年內搞定),同時還能借“借殼”炒作一把,大幅提高自己公司的市值。
借殼重組,使得大量“灰姑娘”搖身一變成為“貴婦人”,股價也“雞犬升天”。比如剛剛說過的2010年十大牛股的第一牛股廣發證券便是通過借殼S延邊路實現上市的,再如瓊民源(000931)搖身一變成為科技股中關村、成都建投(600109)搖身一變成為國金證券、養雞公司草源興發(000780)搖身一變成為煤炭股平莊能源……而在這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資本運作案例中,伴隨著的便是股價的瘋狂上漲。

圖7-9 國金證券日K線圖(2006.7~2007.8)
不借殼也能玩重組題材股
借殼上市,是重組題材股里最典型也是最好的機會。借殼上市屬于重組題材中的一種,是外部性的重組,原有的上市公司僅僅是一個空殼,通過借殼重組直接變為新的上市公司,管理層、主營業務、公司架構徹底改變。接著,我們還要看一下重組股中的另外一些機會,不借殼但一樣玩重組題材股,這就是上市公司內部重組。我們主要從三個方面來把握這些重組題材股機會。
一是資產置換。
資產置換是一種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用現金或其他資產將現有上市公司呆壞資產或虧損業務置換出來的重組形式,目的是為了改善現有上市公司的經營情況。通過資產置換之后,上市公司的產業模式、經營結構發生改變,甚至主營業務也會發生根本變化,以此達到改善現有上市公司資產狀況的目的。
2010年6月鼎盛天工(600335,現更名為*ST盛工)因重大資產事件停牌,停牌一個多月后鼎盛天工公布重組方案,公司擬以全部資產和負債,與實際控制方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中國進口汽車貿易有限公司等值股權進行置換;同時,公司向國機集團和天津渤海國有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以每股7.83元的價格發行約28850.57萬股股份,購買二者持有的中進汽貿剩余股權。
鼎盛天工之前主要從事建筑機械制造,主要產品為平地機、裝載機、壓路機、攤鋪機等。由于行業內競爭激烈,且伴隨資金投入的匱乏,公司產品升級上沒有明顯表現,新產品拓展未見明顯成效,2009年全年虧損7169.57萬元,2010年第一季度公司再度虧損1501.97萬元。而擬置入的中進汽貿是國機集團汽車貿易及服務的核心企業,主要業務為進口汽車批發、汽車零售及貿易服務。2007~2009年,中進汽貿營業收入從47億元增至138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71%;同期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10789.79萬元、14676.95萬元、13539.20萬元。2010年上半年,中進汽貿營業收入已經達到139億元,未經審計的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13725.44萬元。
通過資產注入,鼎盛天工順利實現了“鳥槍換大炮”,股價也是被一炮轟上天,從每股8元漲到每股近23元(如圖7-10所示)。
圖7-10 *ST盛工日K線圖(2010.4~2010.11)
此類通過資產注入剝離不良資產以實現優化上市公司資產結構的事經常發生,投資者只要能夠多留心,就能抓到很多機會。諸如東安動力(600178)、亞盛集團(600108)、ST方源(600656)、攀鋼釩鈦(000629)、新希望(000876)等大量股票都因為資產注入而被投資者追捧出現大漲,當然,以后必然還會有更多的資產注入機會被發現、被挖掘、被炒作。
實際上,在上市公司進行資產置換重組時,置出的同時也置入了新的資產,而這里我們專門說資產注入,則是更大范疇的重組。這種重組可能是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將優質的資產出售或注入上市公司,目的是通過注入質量更高、贏利更強的資產增加上市公司的競爭力,注入的資產有可能和現在上市公司經營資產屬同類,也可能不同類。同時還有可能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將其他未上市的公司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從而實現集團的“整體上市”。
2009年7月天山紡織(000813)因資產重組停牌,次年6月復牌并頒布了重組的消息。天山紡織主營業務是紡織以及服裝的生產和銷售,而通過資產注入開始轉為礦業類股票,本次擬注入新疆西拓礦業75%的股權,雖然其目前的主要資產新疆哈密市黃土坡礦區I礦段還處于建設期,但仍引發了投資者無限想象。在通脹形勢嚴峻、資源為王的時代,擁有礦山就似捧住聚寶盆。因此該股得到追捧,一路高歌猛進地狂漲,兩個月翻了3倍(如圖7-11所示)。

三是資產收購。
資產收購也是資產重組的一種方式,是上市公司為尋求更好的發展,以現金或增發股份的方式來收購其他公司的資產,為的是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抗風險及贏利能力。與前兩種方式不同,這種方式不需要置換出資產,也非注入股東的資產,而是另謀出路。收購主體為兩家公司本身,一般不包括公司股東,收購目標公司的特定資產而不包括負債,也不產生上市公司控制權關系的變更。
2010年11月12日,晶源電子(002049)在停牌兩個月后復牌并發布公告稱,擬以每股14.07元的價格定向增發約1.07億股,購買被同方股份、清晶微科技以及8名自然人共同持有的同方微電子全部股權,標的凈資產預估值約為15億元。此公告一出,晶源電子復牌漲停,連續4個交易日漲停。在未收購同方微電子之前,晶源電子的主業為壓電石英晶體,主要應用于交換機、手機、對講機和電子表等領域,公司80%以上的產品出口外銷,而市場上具備這種行業產能的公司不在少數,如果能順利完成資產收購重組,晶源電子主營業務將會有很大的提升,因此其股價就會得到市場投資者的追捧而出現暴漲機會。

圖7-12 晶源電子日K線圖(2010.8~2010.12)
重組題材股操作介紹 不借殼也能玩重組題材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