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對股市的影響
admin
衡量通貨膨脹的指標
由于貨幣的發行是由國家控制的,因此,有一種說法認為通貨膨脹是政府向全體國民收稅的一種手段。現在無論是工業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存在著通貨膨脹,只是不同國家的通貨膨脹程度有所差異。那么,怎么來衡量通貨膨脹呢?通常可使用以下兩個指標。1.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CPI),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商品及勞務價格而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一般來說,當CPI>3%的增幅時就是通貨膨脹;而當CPI>5%的增幅時,則是嚴重的通貨膨脹。2.生產者物價指數PPI
生產者物價指數(Producer Price Index,PPI),是一個用來衡量制造商出廠價的平均變化的指數,是統計部門收集和整理的若干個物價指數中的一個。如果生產物價指數比預期數值高,表明有通貨膨脹的風險;如果生產物價指數比預期數值低,則表明有通貨緊縮的風險。在我國,國家統計局每個月都會公布這兩個指標,股民可從相關網站查看到相關的數據。
通貨膨脹如何影響股市
在通貨膨脹情況下,政府一般會采取諸如控制和減少財政支出、實行緊縮貨幣政策,這就會提高市場利率水平,從而使股票價格下降。另外,在通貨膨脹情況下,企業經營者不能明確地知道眼前盈利究竟是多少,更難預料將來的盈利水平。他們無法判斷與物價有關的設備、原材料、工資等各項成本的上漲情況。而且,企業利潤也會因為通貨膨脹下按名義收入征稅的制度而極大減少甚至消失殆盡。因此,通貨膨脹將引起企業利潤的不穩定。通貨膨脹根據其程度的不同,對股市的影響也完全不同,也就是說,通貨膨脹對股市有雙重作用。
一般認為,通貨膨脹率很低(如5%以內)時,危害并不大且對股票價格還有推動作用,因為通貨膨脹主要是由于過多地增加貨幣供應量造成的。貨幣供應量與股票價格一般呈正比關系,即貨幣供應量增大使股票價格上升;反之,貨幣供應量縮小則使股票價格下降,但在特殊情況下又有相反的作用。貨幣供應量增多,開始時一般能刺激生產,增加公司利潤,從而增加可分派股息,這樣就增加了股市對資本的吸引力,更多的資金進入股市,推動股價上漲。
當通貨膨脹率較高且持續到一定階段時,經濟發展和物價的前景就不可捉摸,整個經濟形勢會變得很不穩定,同時,由于物價的上漲,人民的生活成本不斷提高。這時,政府將會推出相關政策穩定物價,如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加息等手段會被頻繁使用,當調控政策用到一定程度,就會對股市形成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