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平均線黏合向上發散構成波段最佳買點
admin
當均線間處于發散狀態時,表明行情處于一段趨勢運動當中:向上發散則表明趨勢正在或將要向上運行,向下發散則表明趨勢正在或將要向下運行;當均線間處于黏合狀態時,表明行情處于一段盤整期,沒有明確的方向指向性。
如圖2.3所示為中金嶺南(000060)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間大波段升幅182%的運行圖。

圖2.3 均線黏合后向上發散構成介入買點
由圖可知:
· 市場在2014年12月3日放量陽線向上突破盤整區間,各條均線由短期到長期均開始拐頭向上,形成黏合后的剛開始向上發散狀態,即波段最佳買點出現;
· 市場經過一年運行,從波段最佳買點的9.2元前后一路彪升到波段最高價的20.26元。
在波段操作當中,應該極力回避均線黏合無明顯趨勢方向的狀態,選擇均線剛開始向上發散的情況下進行一個試探性的介入操作,此買點稱為波段最佳買點。
提前介入市場則會面臨較大的風險。因為盤整趨勢結束時,市場將會進行一個方向選擇:向上或向下。在資本市場中最大的確定性即不確定。無法確定市場后續方向的情況下,提前介入具有相當大的風險。當市場進行方向選擇之初,必會帶動黏合狀態的均線產生向上的運動,各條均線會依次向上運行,構成多條均線向上發散的多頭趨勢。所以,在各條均線剛開始向上發散時介入,可謂買在了波段底部。后面靜享成果即可。
市場盤整的時間越長,進行方向選擇后的力度越大。當市場向上選擇方向后,上升力度跟市場盤整的時間是呈正相關性的:盤整時間越長,上升的力度和空間越大。反之,則越小。
如圖2.4所示為中信證券(600030)2014年1月到2015年4月由10.04元上升到30.84元,上升幅度高達282%的日線運行圖。

圖2.4 盤整時間與上升力度
由圖可知:
· 股價在2014年2月開始向上運行,并帶動周均線開始向上發散,構成了波段最佳買點,此段上升自10元前后最高上升到37.25元左右,升幅超過270%;
· 股價在37.25元回落到26元左右,再次放量向上啟動,在2015年3月重新形成了均線的開始向上發散,構成了第二個波段最佳買點,此段上升自25元算,最高到38.4元,近乎50%的利潤;
· 若操作得當,則二段波段利潤,按復利來算,相當驚人。
各條均線能夠形成一個黏合狀態,表明整個市場的盤整時間不會過短。正所謂“橫有多長,豎有多高”,市場暗含著充足的獲利空間和時間。
從波段獲利空間來看,經過一段時間盤整的市場往往后續走勢呈現的是大波段,上升空間至少在50%,甚至出現翻倍的情況也不足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