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米公司上市,很多人普遍看好小米股票,但小米股票卻和人的意愿相反,成了跌破發行價的股票。所以這里對最近幾年跌破發行價的股票進行分析。
其實新股破發已成尋常事
近期深滬股市大幅波動,滬指一度失守3100點,市場恐慌情緒蔓延,一方面,次新股破發不斷擴容;另一方面,許多個股股價頻創新低。據統計,監管層窗口指導按23倍發行的新股,按復權價計算,最近3年已有31只個股股價跌破發行價。
近3年破發次新股增至31只
根據數據統計,監管層窗口指導按23倍發行的新股,按復權價計算,最近三年已有31只次新股破發,此外,一批次新股逼近破發。
對此,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次新股破發數量增多,與IPO擴容提速和常態化有關,新股的稀缺性不存在了;同時,上市新股雖多為細分行業佼佼者,但企業知名度和影響力有限,市場投資者關注度不高。
業績變臉成次新股破發主因
次新股大跌和破發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業內人士認為,新股上市就出現業績下滑,為次新股股價大跌和破發的主要原因。此外,“無故事可講,無預期可抄”,中簽機構一撤離,無人關注后股價必然大幅下跌。
投資者追進破發次新股,基本上都是血本無歸。記者注意到,股價慘遭腰斬的次新股數不勝數,如山東出版、道道全、三角輪胎(等,這些次新股開板后追進的投資者損失慘重。
為什么破發次新股開板追進者容易被套呢?深圳新里程董事長賴戌播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監管層窗口指導要求新股一般不高于23倍市盈率發行,本來是希望將一級市場一部分利潤讓渡給二級市場投資者。但由于部分IPO企業行業一般,公司業績高增長階段適逢IPO排隊,上市后業績下滑甚至虧損,這對次新股破發無疑雪上加霜。“既缺乏業績成長性,又講不出動聽故事來,游資賺個打新的錢,必然要離你而去……”
值得欣慰的是,次新股漲幅越來越小同時,估值水平已大幅下降。從估值水平看,2016年以來上市次新股中,已有超過200只個股的最新估值水平低于老股水平,占期間上市新股總量的近38%。
對此,金百臨咨詢秦洪表示,經過兩年多的調整,部分中小市值次新股市盈率已回落到20倍甚至更低水平,這些個股已進入合理估值的區間。而新股審核趨嚴、股票發行注冊制授權延期、鼓勵獨角獸企業上市等,將吸引市場參與者更加關注中小市值上市公司,促使A股市場風格及資金流向發生轉變。
本文由東方銅牛網整理編輯,轉載 近幾年跌破發行價的股票介紹以及原因分析 請注明文章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