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財務指標—可持續增長率介紹 可持續增長率計算方法
admin
可持續增長率是指不增發新股并保持目前經營效率和財務政策條件下,公司銷售所能增長的最大比率。經營效率指的是銷售凈利率和資產周轉率;財務政策指的是股利支付率和資本結構。
可持續增長率是保持目前財務比率(包括資產負債率)的增長率,按現有財務結構增加借款,即按留存收益增長的多少安排借款,目的是維持當前的財務杠桿和風險水平。
一般來說,可持續增長率基于以下假設:
1.公司不愿或者不能籌集新的權益資本,增加債務是其唯一的外部籌資來源;
2.公司打算繼續維持目前的目標資本結構;
3.公司打算繼續維持目前的目標股利政策;
4.公司的凈利率將維持當前水平,并且可以涵蓋負債的利息;
5.公司的資產周轉率將維持當前的水平。
可持續增長率的假設條件基本上符合大多數公司的情況,一般公司不能隨意增發新股,在我國證券監管部門對于上市公司增發新股有嚴格的審批程序,而且兩次增發之間也有一定的間隔年限。另外,經營政策對公司而言一般不會輕易變動,所以這個指標代表企業一個適宜的發展速度。
而為了有效使用可持續增長率,應注意:①目前的財務結構應是合理的或者是最佳的;②銷售增長率很可能或基本肯定能夠實現;③合理安排負債項目內部結構,結合資本供求狀況、利率水平變化,靈活運用短期性融資方式,保持負債資金成本穩定;④有效降低產品成本和期間費用,保持用息稅前利潤計算的 銷售利潤率的穩定。
可持續增長率的基本公式:
可持續增長率=權益報酬率×收益留存率
由于權益報酬率的重要作用,在實際應用中經常把可持續增長率公式擴展成包括那些影響企業增長率的多個變量的一項表達式。權益報酬率是杜邦等式和可持續增長率公式中的一個共同因素。所以可以把兩個等式結合起來。通過這種方式,可得到可持續增長率的擴展公式:
可持續增長率=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收益留存率÷(1-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收益留存率)
或
可持續增長率=權益報酬率×收益留存率÷(1-權益報酬率×收益留存率)
從可持續增長率的擴展公式中可以看出,下面四個因素對企業持續增長能力有重要影響:
銷售凈利率。該因素用來度量經營效率對企業增長能力的影響。銷售凈利率的提高將會增強企業從內部產生現金的能力,從而提高企業增長率。
總資產周轉率。該因素用來度量資產使用效率對企業增長能力的影響。企業總資產周轉率的提高會增加單位資產所產生的銷售收入。這樣會減少企業在銷售增長時對資產的需求,從而提高企業增長率。
權益乘數。該因素用來度量融資策略對企業增長能力的影響。企業如果在融資策略上加大財務杠桿,提高權益乘數,會使額外的債務融資成為可能,在公司的凈利率可以涵蓋負債的利息的條件下,會提高企業增長率。
收益留存率。該因素用來度量股利政策對企業增長能力的影響。企業在制定股利政策時,降低股利支付率,會提高收益留存率。這樣會增加內部權益資本來源,從而提高企業增長率。
例:1.某公司2006年度財務報表主要數據為:收入5000萬元,稅后利潤500萬元,股利200萬元,留存收益300萬元,負債5000萬元,負債及股東權益合計為10000萬元。假設該公司2007年可以保持2006年的經營效率和財務政策。產品能為市場接受,不變的銷售凈利率可以涵蓋不斷增加的利息,不準備發行新股。
則,
可持續增長率=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收益留存率÷(1-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收益留存率)=60%×10%×0.5×2÷(1-60%×10%×0.5×2)=6.38%
2.某企業2003年度的財務數據見如下:03年凈利潤為1200萬元,本年留存收益為1180萬元,期末總資產為21000萬元,期末所有者權益為12000萬元,年度實際增長率為66.67%。
則,
可持續增長率=權益報酬率×收益留存率÷(1-權益報酬率×收益留存率)=
(1200÷12000×1180÷1200)÷(1-1200÷12000×1180÷1200)=1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