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頭套期保值
admin
為了使客戶高興,保持忠誠,并確保工廠不停工,乙醇生產商會答應簽訂協議,8月份時以今天的價格向大型客戶發貨。生產商寧愿放棄意外利潤(如果玉米價格下跌的話),在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也不要承擔市場的風險,遭遇在夏季玉米價格上漲時虧損生產的不利局面。4月15日生產商會在期貨市場買入100萬蒲式耳7月玉米期貨。這一天也是生產商和客戶簽訂8月交割乙醇現貨的合同的日子。4月15日時7月玉米期貨價格為6.50美元/蒲式耳。干旱出現,7月份乙醇生產商就要在現貨市場買入100萬蒲式耳玉米,而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玉米價格都上漲到7.00美元/蒲式耳。上漲的50美分/蒲式耳就成為生產商的額外成本,比4月份的價格高,成本上漲500000美元(100萬蒲式耳,或者200張合約乘以5000蒲式耳/合約再乘以50美分/蒲式耳)。
然而,期貨價格也上漲了50美分/蒲式耳,乙醇生產商將在6.50美元/蒲式耳時買入的7月期貨合約在7.00美元/蒲式耳賣出,實現期貨收益500000美元,正好抵消現貨市場的損失。這樣,現貨交易中的50000美元的毛利就得到了保障。不進行玉米多頭套期保值,生產商就會在現貨交易中損失450000美元,而非獲利50000美元。
現在,如果天氣變好,看起來好收成可以期待,7月15日時,價格可能下跌,比如說至6.20美元。在這種情況下,乙醇生產商的現貨玉米成本可能下降300000美元。如果不進行套期保值,而且如果他們已經簽訂了以4月價格交收的現貨合同,那么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生產商可能會實現350000美元而非50000美元的意外盈利。如果進行套期保值,他們就要在期貨交易中損失300000美元(價格下跌30美分/蒲式耳,再乘以200張5000蒲式耳/合約)。然而,乙醇生產商還是做出了和客戶簽訂合同的決策,而且他們知道以后還要做生意。他們的生意不是賭博,而是生產乙醇。
這個簡單的例子說明,套期保值者和投機者的目標是不同的。投機者是希望通過交易產生盈利。然而,套期保值者并不奢望從期貨交易中獲利,他們的目標是鎖定價格,確保整體利潤,或者防止虧損——無論是某種商品的生產還是消費。一位面包商如果想鎖定將來購買小麥的價格,可能就會進行小麥多頭套期保值,方法大體與前述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