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的供給與市場對黃金的需求(圖文專題介紹)
admin
1.黃金的供給
黃金的供給來自三個方面:金礦開采、再生黃金、央行出售。根據世界黃金委員會統計,2002~2006年,由金礦采掘的黃金為2239噸,占總供應量的61%;再生黃金有926噸,占總供應量的25%;央行出售的黃金總計為527噸,占總供應量的14%(見圖3-1)。

圖 3-1 5年黃金供應量統計(2002~2006)
早在公元前2000年埃及人就開始了金礦的采掘。公元前8世紀出現了第一枚含有黃金的硬幣。公元前6世紀呂底亞國王克洛伊索斯打造出了第一枚純金的硬幣。目前最樂觀的估計表明,地球的黃金總量大概為158000噸。除了禁止采掘的南極以外,每個大陸上都有黃金的采掘生產。20世紀黃金的主要生產國是南非,在19世紀70年代,南非的黃金年產量為每年1000噸,占當時世界黃金總產量的70%以上。但是在過去的20年里,隨著南非黃金產量的下降,其他國家的黃金產量有很大的提升(見圖3-2)。
圖 3-2 1980~2006年世界黃金產量
除了金礦的開采,各國的中央銀行也是黃金的供應者。各國央行和跨國組織持有世界已開掘黃金總量的1/5用來做資產儲備。這些儲備中有一大部分是由歐洲和北美的中央銀行持有。每個國家資產儲備組合中平均有10%是黃金。黃金儲備的分布情況見圖3-3。雖然一些央行在過去的10年中增加了黃金儲備,但是世界央行的黃金從總體來看是凈賣出的。這些央行在2002~2006年間為市場供應了527噸黃金。2004年3月,在原先的華盛頓五年黃金協議期滿前的6個月,歐洲中央銀行的簽字人宣布了一個新的五年協議,限定每年銷售黃金不得超過500噸,總銷售量不得超過2500噸。

圖 3-3 2006年黃金儲備分布
黃金實際上是不能毀滅的,所以除非它丟失了,所有已采掘的黃金依舊是存在的,因此黃金是很容易從它的相關產品中回收,然后熔化、提煉以重新使用。再生黃金的供應是活躍的黃金市場中一個重要因素。再生黃金一大部分是來自黃金碎片。從統計學角度,黃金碎片是那些由舊黃金產品熔化、重鑄而成的金條。黃金碎片不包括那些被典當和轉售的、沒經過重鑄的首飾、金條、金幣。大多數的再生黃金是來自于首飾,一小部分來自于電子元件,有時也有投資金條和金幣。關于黃金碎片的供應情況見圖3-4。
圖 3-4 黃金碎片的供應情況(1996~2006)
2007年黃金的供應量為3469噸,比2006年下降了3%。黃金生產商將黃金的對沖從373噸提升到400噸,但是再生黃金的供應量卻大幅減少了15%。2007年第四季度的總供應量比2006年第四季度的總供應量僅僅增加了1%。美國、印度尼西亞和南非黃金采掘量的減少導致了采掘量下降了7%。央行2007年第四季度的凈黃金銷售量為98噸,比2006年第四季度高了2/3。由于央行黃金協議的簽署,2007年央行黃金的銷售量要高于2006年。瑞士央行啟動了一個新的銷售項目,在一年中處置了145噸的黃金。央行黃金協議外國家(如卡塔爾、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在2007年有小額的凈買入。再生黃金在2007年第四季度中的供應量比上一年有14%的增幅,但是增量比預期的要小。
2.黃金的需求
黃金作為一種貴金屬,除了被用來加工珠寶首飾以外,還有許多其他用途。圖3-5是截至2006年底世界上已被開采黃金的用途分布,按所占比例排列依次是珠寶首飾、國家或地區儲備、投資、工業。

圖 3-5 截至2006年底已開采黃金用途一覽
在2002~2006年期間,黃金珠寶首飾的需求占了市場需求的主要部分。69%的市場需求來自黃金首飾,大約有2548噸。另外,黃金投資的需求占據了市場需求的19%,有703噸。剩下的需求為工業需求,約441噸,占市場需求的12%,見圖3-6。

圖 3-6 五年黃金需求
每個國家或地區購買黃金首飾的習慣既有不同的地方,也有相同的地方。不同的文化和社會因素都會影響黃金的需求(見圖3-7),但是市場研究表明,不同國家或地區的消費者對于黃金的感覺非常相似。例如,購買黃金首飾一般都受特殊事件的影響,像情人節、婚禮、周年紀念日和生日,等等。黃金首飾的需求是季節性的(見圖3-8)。每年的第四季度是需求最多的一個季節,這是因為圣誕節等好多節日都集中在這個季度,而節日中用黃金作為禮物是非常普遍的。第一季度的黃金需求在一年當中是排在第二的,這是因為中國的春節、印度人的婚禮、情人節都集中在這個季度。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黃金需求一般來講是比較低的。2007年的黃金首飾需求比2006年增加了6%,但是2007年第四季度的需求又比2006年第四季度低了17%。受黃金價格高而且不穩定因素的影響,2008年初黃金首飾的需求應該相對較小。假設黃金價格最后穩定在某一個點,買方會適應這個價格然后恢復其需求。如果金價最后穩定在現在的高價位,那么2008年黃金首飾的需求就會有明顯的減少。真正危及黃金需求的是價格的長期波動,特別是在相對較高的價位,因為此時消費者和采購商不會適應新的價格水平。
圖 3-7 不同國家或地區黃金首飾季度需求
圖 3-8 黃金首飾需求和黃金價格
歷史上黃金就被用來當做一種投資工具,這得自于它有避險、價值儲存和貨幣資產的功能。不像貨幣、債券和股票,黃金不是任何政府或者企業的債務。黃金不會出現因為發行者不能償還而變得一錢不值的情況。由于黃金價格與主流投資工具關系不是那么緊密,并且它還可以規避貨幣和通貨膨脹風險,因此黃金被當成是使投資組合多樣化的完美工具。2007年黃金投資的總量為577.5噸(見圖3-9)。因為2006年年初推斷黃金投資量是負值,因此2007年投資總量比2006年的841.3噸下降了31%,換算成美元則下降了16%。2007年凈零售投資量(不包括交易所交易基金的投資)為405.3噸,比2006年增加了2%。2007年的增長集中在前半年,第四季度凈零售投資量為67噸,比2006年第四季度減少了39%。交易所基金2007年投資黃金或類似產品的數量為250.8噸,比2006年低了4%(見圖3-10)。
圖 3-9 黃金投資情況一覽
圖 3-10 選定國家凈黃金零售投資和交易所基金黃金持有量情況
工業和牙科大約占了黃金需求的12%。2002~2006年期間大約是每年400噸。在工業和牙科需求中有一半是用于制造電子元件,因為黃金具有較高的導熱、導電性和優秀的耐腐蝕性能。黃金用于醫療行業也有很長的歷史,它的生物相容性、抗菌、耐腐蝕和可塑性使它可以成功地用于人體。除此之外,黃金還被應用在了建筑、裝飾、裝修的行業(見圖3-11)。
圖 3-11 黃金工業需求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