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貨與商品期貨相同特征 股指期貨的獨特性與優勢
admin
合約標準化期貨合約的“標準化”,是指除價格外,期貨合約的所有條款都是預先規定好的,具有標準化特點。期貨交易通過買賣標準化的期貨合約進行。
(1)交易集中化。
期貨市場是一個高度組織化的市場,并且實行嚴格的管理制度,期貨交易在期貨交易所內集中完成。
(2)對沖機制。
期貨交易可以通過反向對沖操作結束履約責任。
(3)每日無負債結算制度。
每日交易結束后,交易所根據當日結算價對每一會員的保證金賬戶進行調整,以反映該投資者的贏利或損失。如果價格向不利于投資者持有頭寸的方向變化,每日結算后,投資者就須追加保證金;如果保證金不足,投資者的頭寸就可能被強制平倉。
(4)杠桿效應。
股指期貨采用保證金交易。由于需繳納的保證金數量是根據所交易的指數期貨的市場價值來確定的,因此,交易所會根據市場的價格變化,決定是否追加保證金或是否可以提取超額部分。
2.股指期貨的獨特性
● 股指期貨的標的物是特定的股票指數,報價單位以指數點計。
● 合約的價值以一定的貨幣乘數與股票指數報價的乘積來表示。
● 股指期貨的交割采用現金交割,不通過交割股票而是通過結算差價用現金來結清頭寸。
3.股指期貨與商品期貨的區別
(1)標的指數不同。
股指期貨的標的物為特定的股價指數,不是真實的標的資產;而商品期貨交易的對象是具有實物形態的商品。
(2)交割方式不同。
股指期貨采用現金交割,在交割日通過結算差價用現金來結清頭寸;而商品期貨則采用實物交割,在交割日通過實物所有權的轉讓進行清算。
(3)合約到期日的標準化程度不同。
股指期貨合約的到期日都是標準化的,一般到期日有3月、6月、9月、12月幾種;而商品期貨合約的到期日根據商品特性的不同而有差異。
(4)持有成本不同。
股指期貨的持有成本主要是融資成本,不存在實物貯存費用,有時所持有的股票還有股利,如果股利超過融資成本,還會產生持有收益;而商品期貨的持有成本包括貯存成本、運輸成本、融資成本。股指期貨的持有成本低于商品期貨。
(5)投機性能不同。
股指期貨對外部因素的反應比商品期貨更敏感,價格的波動更頻繁和劇烈,因而股指期貨比商品期貨具有更強的投機性。
4.股指期貨的優勢
(1)提供較方便的賣空交易。
賣空交易的一個先決條件是必須首先從他人手中借到一定數量的股票。國外對于賣空交易有較嚴格的限制,這就使得在金融市場上,并非所有的投資者都能很方便地完成賣空交易。例如,在英國只有證券做市商才有資格借到英國股票;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規則10A-1規定,投資者借股票必須通過證券經紀人來進行,還必須繳納一定數量的相關費用。因此,賣空交易也并非人人可做。而進行股指期貨交易則不然。實際上,有半數以上的股指期貨交易中包括擁有賣空的交易頭寸。
(2)交易成本較低。
相對現貨交易,股指期貨交易的成本是相當低的。股指期貨交易的成本包括交易傭金、買賣價差、用于支付保證金的機會成本和可能的稅項。如在英國,期貨合約是不用支付印花稅的,并且購買指數期貨只進行一筆交易,而想購買多種(如100種或者500種)股票則需要進行多筆、大量的交易,交易成本很高。而美國一筆期貨交易(包括建倉并平倉的完整交易)收取的費用只有30美元左右。有人認為,股指期貨交易成本僅為股票交易成本的十分之一。
(3)較高的杠桿比率。
在英國,對于一個初始保證金只有2 500英鎊的期貨交易賬戶來說,它可以進行的金融時報100種指數期貨的交易量可達70 000英鎊,杠桿比率為28︰1。由于保證金繳納的數量是根據所交易的指數期貨的市場價值來確定的,交易所會根據市場的價格變化情況,決定是否追加保證金或是否可以提取超額部分。
(4)市場的流動性較高。
有研究表明,股指期貨市場的流動性明顯高于現貨股票市場。如在1991年,FTSE-100指數期貨交易量就已達850億英鎊。
從國外股指期貨市場發展的情況來看,使用股指期貨最多的投資者當屬各類基金(如各類共同基金、養老基金、保險基金)的投資經理。另外,其他市場參與者主要有承銷商、做市商、股票發行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