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交易中——量能判斷真假突破
admin
量能比K線的形態更能真實反映股價走勢的真實狀態,圖形可以做假,成交量較難做假。在股價處于突破的臨界點時,有沒有成交量的配合就變得尤為重要,這也是判斷真假突破的關鍵信息。(“量”指股票成交量,“能”指能量)
股價處于箱體運行之中時,當經過一段時間的震蕩之后必然會選擇突破,向上或向下并不確定。箱體內我們可按前面所說的箱頂和箱底進行相應的賣出和買入操作,而一旦股價選擇了突破,則需要關注突破是否有效。如果向上突破箱體有效,則繼續跟進做多;如果向下有效跌破箱底,則需要順勢賣出以回避風險。
突破的時候,成交量較平時有沒有放大就變得至關重要。如果帶量,說明投資者達成共識,后市的走勢會變得更加明確。如果沒有成交量的配合,則很可能只不過是主力誘多或誘空的伎倆,目的是吸引散戶掉入圈套,然后逃之夭夭。
看一個實例(如圖10-8所示),2011年2月21日至3月29日維科精華一直處于箱體震蕩之中,每次股價漲到高點就回落,跌至低點又拉起。2011年3月30日該股放量漲停,突破了箱體震蕩的格局,經過一段時間的震蕩,股價突破震蕩區解放套牢盤。這時候投資者會普遍看好后市,再加上此時的突破是放量的,帶量的突破成為第一買入點。之后該股股價回調了兩天,然后再次放出更大的量能沖破階段性的箱體壓制,創出新高,這里就是較好的加倉點位。此時買股就不會因介入太早而被洗盤出局,很好地說明了帶量突破對有效性的一個詮釋。這只是個例,但大家盡可以找出大量箱體突破之后大漲的股票來看,這個位置一定對應著一個“放量”的動作。

圖10-8 維科精華日K線圖(2010.12~2011.5)
通道內的走勢和箱體是一樣的,還是以股票的實例讓大家對照著來看一下。圖10-9是安納達(002136)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的日K線圖。2010年12月2日該股放量大漲后(當天雖放量但未突破前期的箱體)開始一路調整,然后走出了下降通道。2011年1月14日,該股一度突破了下降通道的上軌,很多投資者此時迫不及待地殺進去,但請注意這個時候并沒有放量,股票重回通道內繼續下跌。2011年1月25日,該股向下突破了通道的下沿,此時投資者又變得恐慌起來紛紛割肉,但請再注意,此時雖向下突破但走出的是“芝麻量”,沒有量能的突破不能確定為“有效”。之后該股股價不但沒有開啟新的下跌反而“地量見地價”探出底部,然后一路上揚。
圖10-9 安納達日K線圖(2010.10~2011.6)
當股價面臨著多重壓力或支撐的時候(例如前期幾次形成的高點壓力),能不能越過這個壓力區將成為以后一段時間股價是開啟新的上漲空間還是繼續再探底的關鍵。同樣,這個時候還是需要參考成交量。有量,才能視為突破有效,反之則不可操之過急。多次的高低點壓力支撐是這樣,對于均線的壓力支撐同樣也是如此。均線反映的是不同階段投資者的持有成本,當股價突破這些重要的價位之后,會瞬間徹底扭轉投資者的心態,形成多翻空或者空翻多。而突破的時候有沒有量能的配合,同樣檢驗著市場對這些關鍵點位攻克的“決心”和“能力”。邏輯是一樣的:有量,視為突破;無量,則不要輕舉妄動。
繼續看實際的股票走勢。如圖10-10所示,2011年2月底美欣達股價放量突破了半年線的壓制,此時股價已經較強,放量突破了長期均線確立了未來一段時間的強勢格局,這時候可以試探性買入。之后該股成交量沒有保持但股價仍保持了震蕩小幅攀升的走勢,2011年4月6日股價跌至30日均線,但4月7日放量收復了30日均線,之后連續兩天放量站穩了30日、60日、120日均線,中長期的投資者均被“解放”從而產生“惜售”心理。這里就是很好的波段操作參與點,之后該股股價一路上揚,走出一段凌厲的上攻行情。
圖10-10 美欣達日K線圖(2010.12~2011.5)
越是周期長的均線,對股價形成的壓制或支撐作用就越大,所以股價在突破這些中長期的均線時能否放量和放量的程度就直接決定著突破的有效性,以及突破之后延續的強度及時間的長短。這是非常值得大家參考的一個重要量價關系。
從這一系列量能與股價突破對應的關系來看,大家應該已經發現了,實際上,股市里面很多地方是一通百通的。同樣的邏輯,可以充分地擴展、發展,可以舉一反三,可以觸類旁通。關鍵是要學會邏輯分析,這樣就不會陷入技術分析的誤區使自己屢次搬起石頭砸傷自己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