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貨與股票現貨市場相互作用——股市的混沌狀態與蝴蝶效應分
admin
一個經濟系統所處的不同狀態取決于系統的參數,因參數不同,系統有三種狀態,即穩定狀態、周期狀態和混沌狀態。也就是說,當參數在一定范圍內連續變化時,系統從穩定狀態進入周期狀態,再依次進入更高級的周期狀態,最后進入混沌狀態。混沌系統的長期行為是不可預測的,這主要是由于混沌狀態產生隨機行為的根源在于系統的非線性,表現為系統對初始狀態的敏感依賴性,即無論初始狀態的誤差多么微小,都會隨系統的演化而迅速放大。因而系統在演化過程中誤差成指數增長,無論多么小的誤差都會迅速增長到完全影響系統宏觀行為的程度。
從股票市場的發展歷史看,股票市場是處在穩定狀態、周期狀態和混沌狀態的一個循環過程中,股票市場對信息的反應也是處于線性和非線性之間。股市處于穩定狀態時,股指的波動性并不是很大,更多是一種平衡市,從世界證券市場的歷史經驗看,股市在大部分時間處于這種階段;一旦經濟宏觀面出現向好或者向壞的情況,證券市場的整個價值中樞會發生改變,進入周期狀態,但是由于股指期貨回避系統風險的作用,相當于給現貨市場帶上了一頂保護傘,使現貨市場具有一定的自我糾錯能力,股市會很快尋求自我平衡,表現出股市的波動幅度不是很大;但是一旦大眾的心理支配市場的力量超過理性力量的時候,股市就進入了混沌狀態,股市中的蝴蝶效應往往在這時發生作用。一個微不足道的小概率事件發生后,超過股指期貨帶給現貨市場的糾錯能力范圍,而政府無力或者是沒有意識到需要救助時,股指期貨“雙刃劍”的負面作用開始凸顯,其放大性、連鎖性會導致整個金融系統瞬時崩潰。蝴蝶效應的作用導致的金融危機事件在歷史上并不鮮見。
高科技的作用,使得金融交易的速度是傳統的人工交易無法比擬的,在交易速度加快、交易規模變大的同時,風險也在加大,損失的程度也在增加。被稱為國際四大對沖基金的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MC)憑借其完整的電腦數學自動投資系統模型,建立起龐大的債券及衍生產品的投資組合,進行投資套利活動,在市場上獲得了巨大收益。但LTMC的數學模型由于是建立在歷史數據的基礎上,在數據的統計過程中,一些概率很小的事件常常被忽略掉,而當股市進入混沌狀態時,小概率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其投資系統將產生難以預料的后果。1997年,金融危機降臨亞洲金融市場時,LTMC模型認為,發展中國家債券和美國政府債券之間利率相差過大,債券利率將逐漸恢復穩定,二者之間差距會縮小。但最終小概率事件的發生,即由于國際石油價格下滑,俄羅斯國內經濟不斷惡化,俄政府宣布盧布貶值,停止國債交易,投資者紛紛從發展中國家市場退出,轉而持有美國、德國等風險小、質量高的債券品種,導致LTMC虧損了43億美元,到了破產的邊緣,并影響了全球股市和金融市場的穩定。
同樣,有著233年經營史和良好業績的老牌商業銀行英國巴林銀行(Barings Brothers CO.),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商業銀行之一,主要從事證券和期貨交易,其雄厚的資產實力使它在世界證券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1995年2月27日,英國中央銀行突然宣布巴林銀行因發生巨額虧損和財務危機,不得不申請資產清理。巴林銀行倒閉的直接原因是該行新加坡分行的期貨首席交易員里森在日經225股票指數期貨交易中導致的巨額虧損。在1995年1月,由于其新加坡巴林公司期貨經理里森看好日本股市,大量購進大阪證券交易所和新加坡交易所的日經225股票指數期貨合約,而其持有價值70億美元的日經225指數期貨多頭后,小概率事件發生——日本阪神大地震,致使日本股市持續下跌,使巴林銀行損失金額高達14億美元之巨,最終破產。各地股市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英鎊匯率急劇下跌,對馬克的匯率跌至歷史最低水平,震動了國際金融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