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戰爭沖突對金融市場股票價格的影響匯總
admin
越南戰爭是美國參加的全部戰爭中歷時最長的、也是最不得人心的一場戰爭。1964年8月2日,有報道稱,美國的兩艘驅逐艦在越南的北部灣遇襲,這一天也標志著越南戰爭正式爆發。
北部灣事件之后的一年半,道瓊斯指數升至995點的歷史新高,比北部灣事件前的點位高出18%。但是,由于美聯儲為遏制通貨膨脹而采取緊縮信貸政策,道瓊斯指數在隨后的幾個月中下跌了30%。當美國在越南的軍事力量在1968年年初達到頂峰時,市場開始復蘇。兩年以后,當尼克松總統出兵柬埔寨,利率開始飆升,一場經濟衰退已迫在眉睫,市場再度下挫,比戰爭前的水平下跌了25%。
1973年1月23日,美國與北越在巴黎簽署了和平協議。但是,由于通貨膨脹與利率不斷上升,還有其他一些與越南戰爭沒有直接關系的因素的影響,以及投資者在這8年戰爭中獲取的收益非常小。
如果說越南戰爭是美國參戰時間最長的戰爭之一,那1991年與伊拉克的海灣戰爭就是最短的一次。伊拉克于1990年8月2日對科威特的入侵成為海灣戰爭的導火索。石油價格直線上揚,美國開始在沙特阿拉伯部署軍隊。油價的上漲與美國經濟放緩使美國經濟陷入更深的衰退。股市急劇下跌,10月11日,道瓊斯指數比戰前水平下跌18%以上。
1991年1月17日,美國正式向伊拉克發動進攻。一邊是石油、黃金及美國國債在東京、新加坡、倫敦等地進行全天候的交易,另一邊是海灣的炮聲隆隆,這在世界歷史上還是頭一回。市場很快就判斷出誰將是最后的勝利者。在美國轟炸巴格達的消息傳到東京后的幾分鐘里,投資者開始大量拋售債券,但是隨著美國及其盟軍勝利的消息傳來,債券與日本股價在接下來的幾分鐘之內直線上揚。遠東交易的石油價格隨之暴跌,布倫特石油價格從戰前每桶29美元的價格跌至每桶20美元。
第二天,全球股價全都暴漲。道瓊斯指數勁升115點,漲幅達4.4%,歐洲與亞洲的投資者獲利甚多。到了美國部署進攻科威特的地面部隊的時候,股市已連漲兩個月,勝利已是觸手可得。戰爭最終于2月28日結束,3月份的第一個星期里,道瓊斯指數比戰爭開始時的水平上漲了18%。
正如我們在本章開始時提到的那樣,反恐戰爭開始于恐怖分子在2001年9月11日對紐約與五角大樓的恐怖襲擊。道瓊斯工業指數在9月10日的收盤價為9606點,在9月21日(星期五)最低跌到8062點,跌幅達16%。但市場在接下來的一個周里迅速反彈,當美國政府于10月7日開始對阿富汗塔利班政府進行打擊時,道瓊斯指數已經恢復到9120點。
由于美聯儲采取了激進的擴張性政策以及阿富汗戰爭初期行動的成功,道瓊斯指數在2001年11月13日越過了9月10日的水平并持續上升至年末。從9月21日的日內低點(8062點)漲至12月28日的日內高點(10184點),道瓊斯指數在3個月之內的漲幅達到驚人的26.3%。
截至2002年3月19日,市場一路上漲至10673點,但開始于兩年前的熊市還遠未結束。經濟疲軟加上安然公司、世通公司及其他一些公司的會計丑聞讓股市再度跳水,這輪熊市一直到2002年10月10日才結束,道瓊斯指數觸及7197點的日內新低。從2000年1月14日達到的11750點日內高點到 2002年10月10日的新低,道瓊斯工業指數下跌了近39%,但這一跌幅遠遠低于標準普爾500指數,后者因此前對科技股估值過高,跌幅更大。
股市隨后飆升至9000點以上,但是,在5個月之后的2003年3月11日(恰好在美國二次進攻伊拉克的幾天前),出于對美國再次進攻伊拉克的擔憂,股市重新回落至5個月以來的新低:7524點。但是,和股市在12年前海灣戰爭開始后的反應如出一轍,盡管開戰后伊拉克的暴力活動持續增加,人們開始厭戰,但市場在開戰后消息的刺激下持續上揚。
盡管共和黨在2006年11月的國會選舉中落敗,股市還是在2007年夏天創下歷史新高,將2000~2002年熊市中的損失全部收回,且略有盈率。2003年3月末(即美國進攻伊拉克的第一個月)~2007年6月,股市的年化收益率高達17.5%,這些收益隨后在金融危機中損失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