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300基本特征 如何看與分析滬深300指數
admin
滬深300指數是滬深證券交易所于2005年4月8日聯合發布的反映A股市場整體走勢的指數。滬深300指數的編制目標是反映中國證券市場股票價格變動的概貌和運行狀況,并作為投資業績的評價標準,為指數化投資和指數衍生產品創新提供基礎條件。以下是滬深300的一些基本特征:
第一,滬深300指數是以2004年12月31日為基期,基點為1000點,其計算是以調整股本為權重,采用派許加權綜合價格指數公式進行計算。其中,調整股本根據分級靠檔方法獲得。
第二,凡有成分股分紅派息,指數不予調整,任其自然回落。
第三,滬深300指數會對成分股進行定期調整,其調整原則為:一、指數成分股原則上每半年調整一次,一般為1月初和7月初實施調整,調整方案提前兩周公布。二、每次調整的比例不超過10%。樣本調整設置緩沖區,排名在240名內的新樣本優先進入,排名在360名之前的老樣本優先保留。三、最近一次財務報告虧損的股票原則上不進入新選樣本,除非該股票影響指數的代表性。
其計算公式為:報告期指數=報告期成分股的調整市值/基日成分股的調整市值×1000。其中,調整市值=Σ(市價×調整股本數),基日成分股的調整市值亦稱為除數。
滬深300指數的良好市場表現也使得以其為投資標的的指數基金業績表現較為突出,那么作為一種強調交易性和投資性的指數,其成分股基本面上的特征,主要基于財務指標從贏利能力、成長能力、分紅派息以及估值等角度,對滬深300指數推出以來其基本面特征變化進行一個簡單的分析。從而,我們可以從滬深300得出以下信息:
1.指數市場代表性
(1)總市值占比。指數的首要功能是反映股票市場的股價變化情況,因此指數必須具備一定的規模。滬深300指數樣本覆蓋了滬深市場70%左右的市值,具有較強的市場代表性。
(2)行業代表性。指數代表性不僅包括市場代表性,也包含指數的行業代表性。指數的行業分布和目標市場越接近,則指數越能代表市場,越有利于指數化投資者較充分地分散組合的行業風險。以證監會的行業分類為依據,滬深300指數的成分股覆蓋了全部13個行業;計算結果顯示,滬深300指數總市值的行業偏離度僅為2.05%,同時,滬深300指數用較少的股票樣本實現了指數行業比重與整體市場的高度一致。
(3)與其他指數的相關性。滬深300指數和證券市場上一些主要指數的相關性較高,具有較高的市場代表性,能夠較好地反映整個A股市場的走勢。
2.指數的投資性分析
(1)滬深300指數成分股基本面良好。
(2)滬深300指數投資價值高,從市盈率和市凈率兩個指標來看,滬深300指數成分股的估值顯著低于市場平均水平,凸現出良好的投資機會。
(3)指數市場表現,綜合來看,滬深300指數的成分股體現了大藍籌的特征,代表了滬深兩市A股市場的核心優質資產,成長性強,估值水平低,其在整體經營業績和估值水平方面對投資者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3.指數流動性分析,指數的抗操縱性
從整體上分析,這些都可以反映整體的局勢。
4.績優藍籌股分析
自2005年4月滬深300指數發布以來,其所倡導的價值投資理念與機構投資者不謀而合。以滬深300指數板塊為代表的績優藍籌股是基金等機構投資者重點關注的對象,因為這批上市公司整體贏利能力強、資產質地優良,投資價值高。統計顯示,滬深300指數的成分股和基金的十大重倉股重合度非常高,且有不斷提高的趨勢。此外,上市公司定期報告也顯示,其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大都為基金、QFII、保險、社保和券商等市場上主要的機構投資者。
5.跌幅水平分析
通過對比各個指數跌幅水平,可以判斷導致滬深300指數上漲或下跌的股票類型,是以大盤藍籌股為主的價值型股票還是以中小板為主的成長型股票。當成長型股票下跌而價值型股票走強時,滬深300指數最終還是上漲;如果成長型股票較強而價值型股票偏弱時,滬深300指數將下跌。由此從不同類型股票的走勢,可以推斷出滬深300指數上漲或下跌的幅度,從而為股指期貨投資提供參考。
此外,滬深300指數走勢對比還將提高股指期貨套保策略的實施效果。如果投資者的股票組合以成長股為主,在進行股指期貨套保時需關注價值指數的走勢。如果價值指數走勢明顯強于成長指數,則不宜對股票組合進行套保;當價值指數與成長指數走勢相近,則套期保值的安全性較高。對于以價值型股票為主的投資組合也是一樣,同樣需要兼顧成長指數的走勢。由于有了兩種指數間的對比,屆時股指期貨套期保值時機的選取將把握得更好,有利于提高股指期貨套保的效果。
本文由東方銅牛網整理編輯,轉載 滬深300基本特征 如何看與分析滬深300指數 請注明文章地址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