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均線交易系統金叉與死叉的再優化
admin
仔細看圖2-12、圖2-13,調整均線參數時,這兩個區間的買賣信號也會跟著變化,歸納如下。
均線參數較小時(例如5日EXPMA),盤整區間的買賣信號較多,波段區間的買賣有時也出現雜信號。
均線參數為中間數時(例如20日EXPMA),盤整區間的買賣雜信號較多,波段區間的買賣信號還不錯。
均線參數較大時(例如60日EXPMA),盤整區間的買賣雜信號較少,波段區間的買賣信號出現兩極化。
如果真的要利用均線交叉這一買賣信號來操作賺錢,光靠調整均線周期來減少買賣信號的次數是不夠的。還是多多思考一下吧,遇到問題后能不斷思考解決方法,才有機會成為贏家。
左調調,右想想,上述的月均線及季均線各有各的優缺點,可惜都無法兼顧盤整與波段區間,甚至波段區間也出現兩極化。如果換一張不同大小與格局的K線圖,或者對上述參數再做一些改變,是不是又會出現其他無法解決的問題,還是會有意外的收獲,取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呢?
成功的人找方法,失敗的人找理由。思考吧,認真找出關鍵點,問題自然可以迎刃而解。
會不會是因為收盤價線(1日均線)太敏感呢?好吧,那么現在將收盤價線改為5日的EXPMA再來看一看。圖2-15為日K線圖中的5日EXPMA與20日EXPMA,圖2-16為日K線圖中的5日EXPMA與60日EXPMA。

圖2-15 上證指數(999999)日K線圖的5日EXPMA及20日EXPMA
圖2-16 上證指數(999999)日K線圖中的5日EXPMA及60日EXPMA
分析5日EXPMA及60日EXPMA的交叉情況,能夠發現買賣信號滯后,實際操作中不太實用。
經過一連串的比較研究后,終于有一種均線組合方案脫穎而出:5日EXPMA及20日EXPMA,它們是黃金交叉與死亡交叉這兩種交叉買賣信號的最佳參數。
許多投資者都是憑感覺操作,粗放式交易,沒有嚴格的止損紀律,進出場點不精確,一買就跌,一賣就漲,就是因為缺乏盤感,沒有操作依據,沒有適合自己的操作系統。
交易必須精耕細作,根據自己的交易系統找出精確的買入點和賣出點,跟隨趨勢,順勢而為,嚴格控制風險,這樣才有可能做到長期穩定盈利。
筆者使用均線操作少說也有10年了,葛蘭碧均線法則里面有長線屠龍刀,也有短線倚天劍,筆者的操作原則是以5日均線和20日均線為基礎,這兩條均線也是分辨多空格局的參照系。20日均線用于觀察趨勢方向,但不指示短線進出的買賣點。在20日均線的指導下,依據5日均線抓短線的趨勢轉折。轉折成功之后,再不斷地修正操作策略。
20日均線也是資金管理與風險控制的依據,所以把20日均線作為中期控盤均線是合適的,如圖2-17所示。

圖2-17 天津磁卡(600800)把20日均線作為中期控盤均線

先有60日均線用以指示多空格局,再把其他能夠配合的方法加進來,它們形成一個整體,并不互相矛盾。至于如何搭配,必須視自己的需要,自行搭配,自己為自己量身定做才行。
市場是值得敬畏的,股市的學問博大精深,即使用盡畢生精力去了解和研究,懂得的也不過百分之十七八,不懂的有百分之七八十。操作方法能夠在短時間內經過別人的幫助而得到,但是如何用起來順手,這是需要時間和經驗累積的。也就是說,適合自己的操作方法需要一些智慧和努力,任何人也教不來的。
要在市場上致勝,一定要有自己的方法,這個方法來自于學習和實踐,是實實在在適合自己的方法。除此之外,還要發揮自己的才智,克服貪婪與恐懼心理,在賺取利潤的時候,盡可能在相對保險的情況下賺得最多,而不是把最低價和最高價全部占有。
上升通道逢低找拐點買入,安全又保險。買就買在相對的低位,股價在低位經過短暫休整,消化獲利浮籌,待5日均線跟上來,接著就會飆升。這種形態是十分典型和上乘的介入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