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石,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韓愈)-七言古
admin
山石
韓愈
山石犖確行徑微,黃昏到寺蝙蝠飛。
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梔子肥。
僧言古壁佛畫好,以火來照所見稀。
鋪床拂席置羹飯,疏糲亦足飽我饑。
夜深靜臥百蟲絕,清月出嶺光入扉。
天明獨去無道路,出入高下窮煙霏。
山紅澗碧紛爛漫,時見松櫪皆十圍。
當流赤足踏澗石,水聲激激風生衣。
人生如此自可樂,豈必局促為人鞿?
嗟哉吾黨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歸!
山石險峻道路更崎嶇狹窄,黃昏來寺中看到蝙蝠紛飛。
進入殿堂坐在石階觀新雨,雨后芭蕉葉大梔子長得肥。
僧人說古壁上佛像畫很好,用燈火照看所見確實稀奇。
和尚鋪床掃席準備好羹飯,雖是粗茶淡飯也足能充饑。
夜深靜臥各種蟲聲都停息,嶺上清明的月光照進門內。
天明獨自信步辨不清道路,上山下嶺總是被煙霧包圍。
滿山紅花澗碧芬芳又爛漫,常見松樹櫟樹粗壯皆十圍。
遇到溪流赤腳趟踏著澗石,水聲嘩嘩響風兒飄起行衣。
人生要能夠如此自有樂趣,何必要拘拘束束為人所役?
可嘆與我同道的幾個好友,怎么已到了晚年還不回歸!
【評點】山石犖確行徑微,黃昏到寺蝙蝠飛。
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梔子肥。
僧言古壁佛畫好,以火來照所見稀。
鋪床拂席置羹飯,疏糲亦足飽我饑。
夜深靜臥百蟲絕,清月出嶺光入扉。
天明獨去無道路,出入高下窮煙霏。
山紅澗碧紛爛漫,時見松櫪皆十圍。
當流赤足踏澗石,水聲激激風生衣。
人生如此自可樂,豈必局促為人鞿?
嗟哉吾黨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歸!
山石險峻道路更崎嶇狹窄,黃昏來寺中看到蝙蝠紛飛。
進入殿堂坐在石階觀新雨,雨后芭蕉葉大梔子長得肥。
僧人說古壁上佛像畫很好,用燈火照看所見確實稀奇。
和尚鋪床掃席準備好羹飯,雖是粗茶淡飯也足能充饑。
夜深靜臥各種蟲聲都停息,嶺上清明的月光照進門內。
天明獨自信步辨不清道路,上山下嶺總是被煙霧包圍。
滿山紅花澗碧芬芳又爛漫,常見松樹櫟樹粗壯皆十圍。
遇到溪流赤腳趟踏著澗石,水聲嘩嘩響風兒飄起行衣。
人生要能夠如此自有樂趣,何必要拘拘束束為人所役?
可嘆與我同道的幾個好友,怎么已到了晚年還不回歸!
本詩的題目雖是《山石》,然而卻不是詠物詩,而是詩人游洛陽惠林寺的記游詩,只是以詩的開頭兩個字作為題目。詩人按行程順序,寫了自己從黃昏入寺到次日天明離寺的過程。在詩中,詩人對古寺深山的幽深瑰奇景色作了細致生動的描繪,表現了他對人情美、自然美的向往和熱愛。
開頭四句描寫詩人黃昏來到寺中的所見,點出夏季之初的景物;“僧言”四句寫僧人熱情周到的招待;“夜深”兩句寫山寺夜晚的幽靜,詩人居住的稱心;“天明”六句寫詩人清晨告辭,在路上看到的秀麗景物和聽到的美妙水聲;“人生”以下四句寫詩人對山林自然之美和人情之美的憧憬。“人生如此自可樂,豈必局促為人”兩句,是整首詩的主旨。
詩人借鑒了散文中山水游記的寫作方法,詳記游蹤,使本詩極富獨創性。所選之景體現出詩人的獨具匠心,不落窠臼。同時,詩人將寫景與寫人融合在一起,并在其中傾注自己的贊美之情。在風格上,全詩一氣呵成,鏗鏘壯美,遒勁有力,讓人回味無窮。
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韓愈
纖云四卷天無河,清風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聲影絕,一杯相屬君當歌。
君歌聲酸辭且苦,不能聽終淚如雨:
“洞庭連天九疑高,蛟龍出沒猩鼯號。
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食畏藥,海氣濕蟄熏腥臊。
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繼圣登夔皋。
赦書一日行萬里,罪從大辟皆除死。
遷者追回流者還,滌瑕蕩垢清朝班。
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軻只得移荊蠻。
判司卑官不堪說,未免捶楚塵埃間。
同時輩流多上道,天路幽險難追攀。”
君歌且休聽我歌,我歌今與君殊科: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有酒不飲奈明何!”
細云四處飄散還不見銀河,清風吹開云霧月光放清波。
沙灘里水平波息聲影消失,敬杯美酒相勸請你唱支歌。
你的歌聲酸楚歌辭也悲苦,沒有聽完熱淚就紛紛下落:
“洞庭湖水連天九疑山高,湖中的蛟龍出沒猩鼯哀號。
九死一生到達這被貶官所,默默地幽居遠地好像潛逃。
下床怕蛇咬吃飯又怕毒藥,潮氣與毒氣相雜又腥又臊。
昨天州衙前忽然擂動大鼓,新皇繼位要選拔啟用賢臣。
赦免罪人的文書日行萬里,犯有死罪的一概免除死刑。
被貶官的召回放逐的回朝,革除弊政要剪掉朝中奸邪。
刺史提名赦免觀察使壓抑,遭遇坎坷只能夠遷調荒漠。
判司原本是小官不堪一說,難免跪地挨打有苦向誰說。
一起被流放的大多已回京,回朝道路險阻比登天難攀。”
你的歌聲暫且停止聽我歌,我的歌聲和你絕不是同科:
“一年的明月今宵月色最好,人生由命又何必歸怨其他,
有酒不喝怎對得天上明月!”
【評點】纖云四卷天無河,清風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聲影絕,一杯相屬君當歌。
君歌聲酸辭且苦,不能聽終淚如雨:
“洞庭連天九疑高,蛟龍出沒猩鼯號。
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食畏藥,海氣濕蟄熏腥臊。
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繼圣登夔皋。
赦書一日行萬里,罪從大辟皆除死。
遷者追回流者還,滌瑕蕩垢清朝班。
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軻只得移荊蠻。
判司卑官不堪說,未免捶楚塵埃間。
同時輩流多上道,天路幽險難追攀。”
君歌且休聽我歌,我歌今與君殊科: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有酒不飲奈明何!”
細云四處飄散還不見銀河,清風吹開云霧月光放清波。
沙灘里水平波息聲影消失,敬杯美酒相勸請你唱支歌。
你的歌聲酸楚歌辭也悲苦,沒有聽完熱淚就紛紛下落:
“洞庭湖水連天九疑山高,湖中的蛟龍出沒猩鼯哀號。
九死一生到達這被貶官所,默默地幽居遠地好像潛逃。
下床怕蛇咬吃飯又怕毒藥,潮氣與毒氣相雜又腥又臊。
昨天州衙前忽然擂動大鼓,新皇繼位要選拔啟用賢臣。
赦免罪人的文書日行萬里,犯有死罪的一概免除死刑。
被貶官的召回放逐的回朝,革除弊政要剪掉朝中奸邪。
刺史提名赦免觀察使壓抑,遭遇坎坷只能夠遷調荒漠。
判司原本是小官不堪一說,難免跪地挨打有苦向誰說。
一起被流放的大多已回京,回朝道路險阻比登天難攀。”
你的歌聲暫且停止聽我歌,我的歌聲和你絕不是同科:
“一年的明月今宵月色最好,人生由命又何必歸怨其他,
有酒不喝怎對得天上明月!”
韓愈是個非常有志向的人,不但有精忠報國之心,而且具有革新政治的才能。唐貞元十九年(803年),韓愈與張署向唐德宗直言規諫減免關中力役與賦稅,惹怒了權貴,二人同時被貶到南方。直到唐憲宗繼位大赦天下之時,他們依然不能返回中央擔任職務。知道改官的消息后,韓愈的心情十分復雜,因此便借中秋月圓之夜,飲酒吟詩,抒發情懷,寫下這首詩,并贈給遭遇相同的張署。本詩用接近散文化的技法,描述了韓愈和張署主客二人互相吟詠的詩句:張署的“君歌”及韓愈的“我歌”。詩題雖然是“贈張功曹”,但韓愈并沒有重“我歌”而輕“君歌”,相反,將“君歌”作為描述重點,借張署之口,抒發了自己心中的苦悶。
詩的開篇“纖云”四句描寫主客飲酒的環境。在這種情境下,兩個遭遇相同的友人怎會不把酒痛飲、放歌抒懷呢?描寫完中秋夜的環境后,詩人以“一杯相屬君當歌”將筆鋒一轉,轉寫友人的悲壯之歌。這是整首詩的重要部分。“君歌”一句是詩人聽歌時的感受:歌聲酸楚,歌辭悲苦。“不能聽終淚如雨”一句,說明詩人和友人心境一樣,因而被深深感動。在“君歌”中,詩人先是描述了奔赴南方路途中所遭受的苦難,終于到達官所后,卻是“幽居默默如藏逃”;然后又寫南方偏僻之地毒蛇很多,連“下床”都感到害怕,更不用說出門走動了;另外,南方還有蠱藥之毒,誤食會中毒,所以飲食上需格外留心;還有那濕熱腥臭的“海氣”,也讓人難以忍受。這一長段對惡劣自然環境的夸張描述,也是詩人當時政治遭遇和生活境況的真實寫照。
以上幾句描寫被貶生活的詩句,基調是低沉憂傷的。下面,詩人宕開筆鋒,用充滿激情和欣喜的語句,頌揚大赦令的公布施行,使詩情變得跌宕起伏。詩人先是描寫了公布赦書時熱鬧的場景,表現了內心的歡喜。尤其是赦令中說“罪從大辟皆除死”、“遷者追回流者還”,這自然令詩人和友人覺得返京有望。寫到此處,詩情又發生轉折。因為遭到觀察使的壓制,他們仍無法返京任職。“只得”兩字,將詩人和友人那種既心有不平又無能為力的心情,充分體現了出來。詩人和友人被遷調到“荊蠻”之地,擔任“判司”一類的小官職,職位小到會經常遭長官“捶楚”的地步。面對這樣的處境,他們不禁感慨道:“同時輩流多上道,天路幽險難追攀”。“天路幽險”是說政治局勢仍十分兇險。在上述幾句中,詩人通過張署的歌,吐露了自己內心的憤懣。這幾句寫得生動具體、酣暢淋漓。詩人既然已借他人之口消除了心中的苦悶,就不必再費筆墨表達自己的慨嘆了,因此以“君歌且休聽我歌”兩句接轉,引出自己的看法。表面上看,最后三句詩平淡無奇,事實上卻是全詩用力最重、最為精妙之處。詩人從自身的經歷中深切體會到仕途升降,福禍不定,個人很難把握自己的命運的現實,因此“人生由命非由他”一句,寄托了詩人深深的慨嘆。詩人表面說一切由天命決定,實際是因為有很多難以言表的苦衷。在后三句中,詩人情緒仿佛從哀傷轉為了豁達。他聲稱:在這中秋之夜,明月高懸,若不開懷暢飲,就辜負這動人的月色了!其實,詩人是想借酒消愁,暫時忘卻心中的煩憂。因此,這豁達只是故作豁達罷了。短短幾句,看似平淡,實則語意濃厚,言詞淺近而意旨深遠。在詩人欲言又止的背后,別有一番意味值得讀者細細體會。從情緒上看,詩人從被貶的憂傷到大赦的欣喜,又從欣喜轉為遷調“荊蠻”的憤恨,最后在無奈中故作豁達,可謂情緒跌宕起伏。全詩章法曲折多變,詩意婉轉而含義深刻。從結構上來看,篇首與結尾以酒和明月遙相呼應,簡練空靈,令結構整齊嚴謹,也使本詩的意境更加悲涼。
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
韓愈
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環鎮嵩當中。
火維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專其雄。
噴云泄霧藏半腹,雖有絕頂誰能窮?
我來正逢秋雨節,陰氣晦昧無清風。
潛心默禱若有應,豈非正直能感通。
須臾靜掃眾峰出,仰見突兀撐青空。
紫蓋連延接天柱,石廩騰擲堆祝融。
森然魄動下馬拜,松柏一徑趨靈宮。
粉墻丹柱動光彩,鬼物圖畫填青紅。
升階傴僂薦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
廟令老人識神意,睢盱偵伺能鞠躬。
手持杯珓導我擲,云此最吉余難同。
竄逐蠻荒幸不死,衣食才足甘長終。
侯王將相望久絕,神縱欲福難為功。
夜投佛寺上高閣,星月掩映云朣朧。
猿鳴鐘動不知曙,杲杲寒日生于東。
祭五岳典禮如同祭祀三公,五岳中四岳環繞嵩山居中。
南方地處荒遠多妖魔鬼怪,上天賜權南岳神赫赫稱雄。
半山腰噴云吐霧迷迷茫茫,衡山有絕頂誰能登上高峰。
我來此地正逢秋雨綿綿時,天氣陰暗沒有一絲兒清風。
專心地祈禱好像真有感應,豈非為人正直感動了神靈。
霎時風吹云散顯現出峰巒,向上仰望高峰巍峨插云空。
紫蓋峰綿延連接著天柱峰,石廩山起伏不平騰起祝融。
景象森然驚心動魄下馬拜,沿著松柏小路走進神靈宮。
粉色墻壁紅色柱光彩奪目,神鬼故事壁畫有青又有紅。
登上臺階彎腰進獻上酒肉,想以微薄祭品表示心忠誠。
主管神廟老人能領會神意,凝神窺察連連地致敬鞠躬。
手拿杯珓教導我擲占方法,說我此卦最吉利無人相比。
我被放逐蠻荒僥幸沒有死,衣食足甘愿在這里守終生。
做侯王將相的愿望早斷絕,神縱然要賜福也難于成功。
夜晚投宿佛廟住在高閣上,星月交輝掩映山間霧朦朧。
猿猴啼時鐘響不覺到天亮,燦爛秋日冉冉從東升高空。
【評點】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環鎮嵩當中。
火維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專其雄。
噴云泄霧藏半腹,雖有絕頂誰能窮?
我來正逢秋雨節,陰氣晦昧無清風。
潛心默禱若有應,豈非正直能感通。
須臾靜掃眾峰出,仰見突兀撐青空。
紫蓋連延接天柱,石廩騰擲堆祝融。
森然魄動下馬拜,松柏一徑趨靈宮。
粉墻丹柱動光彩,鬼物圖畫填青紅。
升階傴僂薦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
廟令老人識神意,睢盱偵伺能鞠躬。
手持杯珓導我擲,云此最吉余難同。
竄逐蠻荒幸不死,衣食才足甘長終。
侯王將相望久絕,神縱欲福難為功。
夜投佛寺上高閣,星月掩映云朣朧。
猿鳴鐘動不知曙,杲杲寒日生于東。
祭五岳典禮如同祭祀三公,五岳中四岳環繞嵩山居中。
南方地處荒遠多妖魔鬼怪,上天賜權南岳神赫赫稱雄。
半山腰噴云吐霧迷迷茫茫,衡山有絕頂誰能登上高峰。
我來此地正逢秋雨綿綿時,天氣陰暗沒有一絲兒清風。
專心地祈禱好像真有感應,豈非為人正直感動了神靈。
霎時風吹云散顯現出峰巒,向上仰望高峰巍峨插云空。
紫蓋峰綿延連接著天柱峰,石廩山起伏不平騰起祝融。
景象森然驚心動魄下馬拜,沿著松柏小路走進神靈宮。
粉色墻壁紅色柱光彩奪目,神鬼故事壁畫有青又有紅。
登上臺階彎腰進獻上酒肉,想以微薄祭品表示心忠誠。
主管神廟老人能領會神意,凝神窺察連連地致敬鞠躬。
手拿杯珓教導我擲占方法,說我此卦最吉利無人相比。
我被放逐蠻荒僥幸沒有死,衣食足甘愿在這里守終生。
做侯王將相的愿望早斷絕,神縱然要賜福也難于成功。
夜晚投宿佛廟住在高閣上,星月交輝掩映山間霧朦朧。
猿猴啼時鐘響不覺到天亮,燦爛秋日冉冉從東升高空。
本詩是詩人游衡山的記游詩。詩人以白描手法描繪了衡山的險峻奇異,借景抒情,抒發了自己對仕途坎坷的郁憤不滿。衡山位于湖南中部,氣勢雄渾。衡山上的衡岳廟,是著名的旅游勝地。
詩的前面六句寫衡山的地理位置及山勢氣象,先總寫五岳,再專寫衡山,突出衡山在五岳中的重要地位。詩人連用四個敘述句,由“五岳”寫到衡山,極盡鋪陳之能事。接下來的兩句把衡山山勢的險要勾畫出來。“噴云泄霧藏半腹”一句接連用了“噴”、“泄”、“藏”三個動詞,來描寫平時衡山云霧繚繞不散,不僅奇特,而且準確。
接下來的八句記述了詩人登山時的情景。“我來正逢秋雨節”兩句,既是記事,也是寫景,描寫了秋雨將要來臨時的景象,給人以壓抑、憋悶的感覺。詩人欲揚先抑,令詩意突起波瀾。“潛心”兩句,說衡山有靈,令天氣由陰變為晴,使詩意突轉。云霧全部消散,眾峰頓時顯現,其實是自然界自身的變化,但詩人卻說是自己專心祈禱、為人公正無私而感動了神靈的結果。“正直”兩字蘊含著深刻含義。
隨后,詩人連用四句,描繪眾峰從隱到現后的景色。“須臾”兩句是虛寫,描寫了山間景致變化之迅速,給人一種奇特險怪、明快疏朗的感覺。“紫蓋”兩句是實寫,描寫了紫蓋峰綿延著和天柱峰連接到一起,而石廩峰圍著祝融峰高低起伏。汪佑在《南山涇草堂詩話》中寫道:“是登絕頂寫實景,妙用‘眾峰出’領起,蓋上聯虛,此聯實,虛實相生;下接‘森然魄動’句,復虛寫四峰之高峻,的是古詩神境。”結合上下詩文來看,這一觀點是很有道理的。
“森然”之后的十四句是整首詩的中心部分,描寫了詩人拜謁衡岳廟時的情景。詩人通過記述祭神問天的情景,抒發了他無處申述苦悶的抑郁情懷。“森然”兩句,點明謁衡岳廟這一題意。到了目的地,只見山峰陡峭險惡,令人驚駭不已,詩人不禁下馬參拜,然后順著一條松柏小路,快步朝神靈的宮殿走去。這兩句不僅體現了詩人當時心生恭敬的感受,還烘托出一種威嚴的氣氛。“粉墻”兩句描寫詩人進入廟門后在墻壁上所看到的圖畫,點出該寺廟的特別之處。“升階”之后六句,詩人用幽默的筆調描述了求神占卜的情形。這一部分描述和詩人所發的牢騷,真切而感人,充分反映出詩人當時心中的不滿。詩人對自己將來的狀況很關心,自然想占卜到一個好的結果。然而,當他知道占卜的結果是前途“最吉”后,卻反倒產生了疑惑,以至于說了一大堆不滿的話。這可能和他對當時朝廷政治斗爭的局勢較為了解有關。
最后四句對詩題“宿岳寺”進行了歸結。詩人先描寫上高閣時所看到的夜晚的景色,然后化用謝靈運“猿鳴誠知曙”句的詩意,寫出“猿鳴鐘動不知曙”一句。本來聽見猿啼聲就會得知天亮了,然而詩人由于睡得很沉,連天亮時的猿啼聲及寺里的鐘聲皆未聽見。詩人雖遭到貶謫,卻能一覺睡到天亮,足可看出他胸懷的豁達。最后一句中的“寒日”,與上文的“秋雨”、“陰氣”相呼應,剛勁有力。全詩寫景、敘事、抒情融為一爐,層次井然有序,用語古樸莊重,意境雄渾開闊,讀來氣勢磅礴,風格勁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