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选91热在线观看-国产精选经典三级小泽玛利亚-国产精选莉莉私人影院-国产精选一区-亚洲成a人在线播放www-亚洲成年

客服 |
手機網
格雷厄姆網網站歡迎您!
廣告
主頁 > 詩詞 > 名家 > 正文

杜牧的詩有哪些,杜牧的古詩賞析

2024-06-28 17:15 來源:未知 作者: admin
分享到
關注格雷厄姆網在線:
  • 掃描二維碼

    關注√

    格雷厄姆網微信

在線咨詢:
  • 掃描或點擊關注格雷厄姆網在線客服

將赴吳興登樂游原一絕

杜牧
清時有味是無能,閑愛孤云靜愛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樂游原上望昭陵。
清平時閑游有趣卻是無能,閑愛天上孤云安靜愛山僧。
我愿手持旌麾去湖州上任,樂游原上再望望風雨昭陵。
【評點】
本詩是詩人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告別長安到吳興任刺史時所作。吳興即今浙江省湖州市;樂游原在長安城南,地勢較高,可登臨遠眺,乃當時一處勝景。
杜牧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遠祖杜預是西晉著名的學者和軍事家;曾祖杜希望為唐玄宗時的邊塞名將;祖父杜佑則是中唐卓越的政治家、史學家,歷任德宗、順宗、憲宗三朝宰相,德高望重;父親杜從郁官至駕部員外郎,可惜英年早逝。杜牧本人不但文采絕佳,而且頗富政治才能,一心報效國家。他曾在京都長安任吏部員外郎,職位輕閑,難有作為。他不想這樣無所事事地虛度年華,所以請求外放,得到批準后,便作了這首詩表達心情。
在詩的第一句中,詩人稱當時為“清時(政治清明之時)”,因此才華平庸的自己才得以藏拙。其實,唐代武宗、宣宗之時,宦官專權,牛李黨爭激烈,藩鎮四起,戰亂不斷,哪里算得上“清時”。詩人這樣寫,明顯帶有諷刺的意味。第二句寫自己喜歡如孤云般閑適、如和尚般清凈,則表達了詩人的一種意趣。
第三句,詩人筆鋒一轉,寫自己在京城百無聊賴,所以想手持旌麾到吳興上任(吳興之北是太湖和長江,東南是東海,所以到江�?梢岳斫鉃槿桥d)。雖然離開京城是自己主動要求的,但臨行時,詩人還是有些不舍,第四句便體現了這種心情。不過奇就奇在,詩人不望皇宮、城闕,也不望其他帝王的陵墓,單單望向唐太宗的昭陵,可謂含義深遠。唐太宗是大唐帝國的實際締造者,他文韜武略、知人善任、從諫如流、胸懷博大,曾經一手創造了貞觀盛世。詩人登樂游原而望昭陵,因目前國勢衰微而聯想到唐太宗,不僅萌生慨嘆大唐輝煌不再的哀傷,更表達了生不逢時、未能施展抱負的遺憾。詩句以登樂游原起興,寫到望昭陵,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感傷,難以抑制。
唐代七絕詩中,許多都使用“賦”、“比”的手法,完全使用“興”或“興”和“比”同時使用的作品較少。杜牧這首詩則使用了“興”的手法,可謂“言在此而意在彼”、“言已盡而意有余”,是一篇難得的佳作。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沉埋在沙中的斷戟還未銹蝕,拿出磨洗能認出是前朝兵器。
若不是東風給周郎提供方便,二喬就會被幽禁在銅雀臺里。
【評點】
詩人杜牧任黃州刺史期間,曾游覽赤壁(即今湖北省武昌縣西南赤磯山)這個著名的古戰場,有感于三國時代的英雄成敗,撫今追昔,懷古詠嘆,便作本詩。詩以地名為題,實則是懷古詠史之作。詩人借觀看赤壁遺物斷戟追想當年周瑜的成功是由于巧遇東風出于僥幸,不然連二喬都將為曹操所有。這樣去看周瑜,是詩人自命不凡的表現,即認為周瑜也不足為范,自己也一樣深知兵法,腹藏韜略,只是空有抱負難以施展。本詩構思精巧,含蓄地抒寫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憤激和苦悶。
詩的前兩句借一件古物來表達詩人對前朝舊事——赤壁之戰的感慨。這件古物是一支折斷的鐵戟,被埋沒在水底泥沙中六百多年,一直沒有被腐蝕掉,終于被人發現。經過后人考證,確定了它是赤壁之戰的遺物。這件不太起眼的破損兵器使詩人心中不禁涌出了一種“懷古之幽情”,他聯想到了漢末那個天下大亂的時代,想起了那次決定了三國鼎立之勢的重大戰役,以及那一戰中起了決定作用的人物。
三四句是議論。在赤壁之戰中,東吳主將周瑜憑借火攻,以少勝多,大勝曹軍八十萬。而火攻能夠發揮作用,恰恰是因為戰爭的關鍵時刻刮起了強勁的東風。所以詩人評論這場大戰的成敗緣由,就從獲勝者周瑜以及他賴以取勝的東風著筆了。又因為取勝的原因最終要歸于東風,所以詩人將東風置于更重要的位子上。不過,詩人并沒有正面描述東風為周瑜取勝發揮了多大作用,而是從反面論述:要是東風沒有給周瑜行方便,那么赤壁之戰就是另外一個結局,歷史走向就會發生改變。接下來,詩人假設了曹軍取勝,劉備、孫權聯軍失敗的后果。他沒有從政治、軍事方面來鋪陳直敘,而只是假設了兩個聞名于時的美女——孫策的妻子大喬和周瑜的妻子小喬的命運。詩人認為,曹操真成了勝利者,一定會將大喬和小喬擄走,關在銅雀臺(位于今河北臨漳縣境內,古稱鄴,曹操曾在此修銅雀、金虎、冰井三臺),供自己享樂。詩人通過“銅雀春深鎖二喬”這一形象生動的詩句,以小見大,體現了他在藝術處理上的獨特之處。

泊秦淮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煙霧月光籠罩著冷水寒沙,夜晚船停秦淮河靠近酒家。
歌女們哪里懂得亡國之恨,隔著江岸依然高唱《后庭花》。
【評點】
金陵作為六朝古都,曾繁華一時,尤其是秦淮河兩岸,更是當時豪門貴族、官僚士大夫享樂游宴的場所,“秦淮”也漸漸成為“紙迷金醉”生活的代名詞。杜牧目睹了唐朝國勢日衰,當權者昏庸荒淫,途經此地,觸景感懷,便寫了這首千古名作。本詩通過描寫夜泊秦淮所見所聞,表現了晚唐社會沉溺聲色的腐敗世風,抒寫了詩人對國事日非的關切和憂慮。本詩情感深沉,譏諷深刻。秦淮,即秦淮河,相傳為秦始皇開鑿用以疏淮水,故名。
首句寫景,竭力渲染秦淮河兩岸夜色的清淡素雅。煙、水、月、沙,被兩個“籠”字和諧地融合在一起,傳神地勾畫出秦淮河兩岸朦朧淡雅的景象,創造出一種冷清愁寂的氛圍。第二句敘事,點明時間、地點,平淡之中既照應詩題,也引出下文,交代了事件發生的緣由。此句承前說明前面所述景色是夜泊所見,又引起下文,說明詩人由于“夜泊秦淮”才“近酒家”,由于“近酒家”,才引出“商女”、“亡國恨”、“后庭花”,也由此才觸動了詩人的情懷。
詩的后兩句是詩人聽商女唱后庭遺曲所引發的感慨。詩人因“近酒家”而引出商女之歌,酒家多有歌女,所唱的多為靡靡之音,毫無家國之憂。詩人在此明為批評歌女“不知亡國恨”,實際上是在批判高官顯貴不知憂國憂民,反而沉湎于聲色犬馬之中。接著,詩人又由“亡國恨”引出了“后庭花”的曲調,借陳后主之故事,影射權貴們的荒淫,可謂鞭辟入里。這兩句詩反映了晚唐政治昏暗,手握重權的權貴官僚內心空虛、靈魂腐朽,不思如何治國,只知紙醉金迷地生活,從而表達了以詩人為代表的較為清醒的封建知識分子對國事的憂慮。《后庭花》,也稱《玉樹后庭花》,據傳為南朝陳后主所作。當年隋兵南下伐陳,陳朝形勢緊急、危在旦夕,而陳后主仍然縱情享樂,終于亡國做了階下囚。因此此曲也被后人稱為“亡國之音”。這兩句詩從字面上看似在嘲諷“商女”,實際是詩人有感于晚唐國事衰微、世風頹靡的現狀,笑罵那些沉湎歌舞、荒淫昏庸而不知“國之將亡”的統治者。“猶唱”二字意味深長,巧妙地將逝去的歷史、頹敗的現實和想象中的未來聯系起來,表現出詩人對唐朝命運的關切和憂慮。
本詩融景、事、情、意于一爐,景為情設,情因景至,語言自然妥帖,構思巧妙嚴謹,實不愧為千古名篇。

寄揚州韓綽判官

杜牧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青山隱約綠水悠悠長流,江南深秋草木還未凋零。
明亮月光映照二十四橋,你是否還在聽美人吹簫。
【評點】
本詩為月夜懷友之作。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到九年(835年)初,杜牧在淮南(今揚州)節度使牛僧孺幕中做幕僚時,和韓綽相識,當時韓任節度判官。本詩大致作于大和九年秋或開成元年秋,是詩人離開揚州幕府后不久寄贈韓綽之作。韓綽死后,杜牧還為他寫過一首《哭韓綽》,足見兩人感情之深。本詩著意刻畫深秋的揚州依然綠水青山、草木蔥蘢,二十四橋月夜仍然樂聲悠揚,調侃友人生活的閑逸,也表達了對過往揚州生活的深情懷戀。寓情于景,意境悠遠。韓綽:生平不詳。判官:唐時節度使、觀察使的屬官。
詩的前兩句回憶江南秋景,點明所懷念故人之背景。第一句從大處著筆,勾勒出一幅遠景:青山逶迤,隱于天際;綠水如帶,潺潺不絕。“隱隱”和“迢迢”兩字疊用,既寫出了山清水秀、綽約多姿的江南風貌,也隱約暗示著詩人對江南美景的思念和眷顧,以及詩人與友人之間那種無法阻隔的思念和祝福。第二句寫雖已深秋,可草木未凋,風光依舊,突出了江南之秋的生機勃勃。這與詩人現在所處之地的蕭條冷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正因如此,詩人才格外眷戀江南的山水,越發懷念遠方的友人,這也為下文做好了鋪墊。
后兩句詩,詩人化用揚州二十四橋的典故,點醒寄贈之意。揚州佳景無數,詩人記憶中最美的則是揚州二十四橋。一說揚州城里原有二十四座橋,故稱為“二十四橋”,因古時有二十四位美人在橋上吹簫而得名。“玉人”,既可形容美麗潔白的女子,也可比喻風流俊秀的才郎。從末句中“教”字可看出,此處玉人應該指韓綽。詩人本是問候友人現狀,卻故意用開玩笑的口吻與友人調侃,問他當此秋盡之時,在何處教女子吹簫游樂。兩人相知之深由此可見。
這首詩意境優美,清麗俊爽,情趣盎然,千百年來為人們所傳誦,歷久不衰。

秋夕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椗恰�
秋夜燭光冷清清照著畫屏,手拿輕巧的團扇捕捉流螢。
深夜皇宮的石階清涼如水,坐看天河上的牛郎織女星。
【評點】
這是一首宮怨詩,描寫秋夜一位宮女無聊地用小扇撲螢和深夜不眠臥看天上星星的情景,含蓄地表現了幽閉深宮的寂寞孤獨和難以訴說的滿懷心事。本詩意境凄涼。秋夕,指秋夜。詩題一作《七夕》。
前兩句,詩人以冷峻輕靈的筆觸描繪出了一幅深宮生活的圖景:在秋風清冷的夜晚,燭光微弱,畫屏幽冷,一個孤獨的宮女正用小扇撲打著流螢。首句中一個“冷”字,既點明已到寒秋時節,又寫出了女主人公內心的孤獨凄切,奠定了全詩的感情基調。女主人公生活在一個令人窒息的環境中,氣氛低沉,沒有親朋好友,自然也沒有愛的包圍以及生活的樂趣。詩中的三個意象含義深遠:“銀燭”,指白蠟燭,以其清冷之色襯托出宮女的孤寂;“小扇”,因秋天到來,天氣漸寒而被棄置不用,所以在古詩中常用來比喻被冷落的女子;“流螢”,古人有“腐草化螢”之說,而螢火蟲總是生于荒僻之地,宮女居住之地竟然有流螢,可見她居所的偏僻,被冷落的境況。
后兩句,詩人繼續描寫宮女的孤獨生活和凄涼心境。“天階夜色涼如水”一句,比喻君王薄幸。“夜涼如水”說明秋夜寒冷,也暗指君王冷落這個宮女很久了,可是她依舊坐在冰冷的石階上,仰望牽�?椗�,也許是牽�?椗墓适掠|動了她的心事,使她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和凄慘的現實。在這里,“望星”也暗指宮女在期盼著君王的駕臨。“牽牛星、織女星”的意象也值得注意:兩星同時象征愛情與離別,不過那離別是能夠令人心存希望的離別。這位宮女被冷落許久,也許早就失去了受到寵幸的希望,但她始終熱切地等待著,因為這種期待是她生存的唯一意義。詩人在此不動聲色地寫出了深宮怨女在孤寂的歲月中無盡的痛苦與哀傷。其中“坐看”兩字,最能表現宮女悵然若失的復雜心情。
全詩用典含蓄,蘊藉豐富,耐人尋味。

遣懷

杜牧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落魄江湖常常借酒消愁解悶,江南歌女體態苗條舞姿輕盈。
揚州十年生活猶如一場噩夢,只贏得個歌樓中薄幸的美名。
【評點】
這首詩是詩人追憶當年揚州生活的抒情之作。文宗大和七年(833年)至九年(835年),詩人在淮南節度使牛僧儒的幕府任職,居于揚州。當時他三十出頭,風華正茂,頗好宴游。從本詩看,他與揚州青樓女子來往甚多,詩酒風流,放浪不羈。故日后追憶,大有恍惚如夢,不堪回首之意�!短迫私^句精華》云:“才人不得見重于時之意,發為本詩,讀來但見其兀傲不平之態。世稱杜牧詩情豪邁,又謂其不為齪齪小謹,即此等詩可見其概。”
詩的前兩句是詩人對昔日揚州生活的回憶:寄人籬下,潦倒江湖,以酒為伴;秦樓楚館,美女陪伴,放浪形骸。次句借用“楚王好細腰”和“趙飛燕體輕能為掌上舞”這兩個典故,描寫當時放浪不羈的浪漫生活。楚腰,指美人的細腰�!俄n非子·二柄》載:“楚靈王好細腰,而國中多餓人。”掌中輕,指趙飛燕�!讹w燕外傳》云:“體輕,能為掌上舞。”此處用兩個典故,表面看似夸贊女子貌美誘人,但細細品味“落魄”兩字就能體會到:詩人不滿自己寄人籬下、無所作為的境地,因而追憶往日的放蕩生活時,并未感到洋洋自得,反而大有悔之不及之感。最后兩句抒發感慨:“十年一覺揚州夢”,是詩人由衷的感嘆,看似突兀,實際上是前兩句詩的延續和發展。“十年”和“一覺”對比鮮明,愈顯詩人感嘆之深。而這感嘆又完全歸結到了“揚州夢”的“夢”字上:昔日放蕩不羈、聲色犬馬的生活,表面上喧囂浮華,實際上沉悶低俗,是痛苦的回憶,是不堪回首的夢……這就是詩人想表達的情緒。詩人回首悠悠十載,揚州往事如夢般虛無寂寥,最終自己一事無成,只留下“青樓薄倖”的“美名”。“贏得”二字,既是調侃,也是自嘲,更是悔恨,其中心酸苦楚,只有詩人自知。最后一句是詩人對自己早年放蕩生活的進一步否定。然而,詩人的放浪生活,是與他的仕途坎坷有關的,因此,不能將本詩僅解作“懺悔之意”,還應該看到,詩中也有詩人如夢如幻、一事無成的喟嘆。

金谷園

杜牧
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
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繁華往事如香塵般消散,流水無情花草妄自為春。
東風蕭颯鳥在黃昏哀鳴,落花紛紛像那跳樓美人。
【評點】
本詩是吊古抒懷之作,感傷悲涼。詩人以描寫金谷園敗落荒蕪、啼鳥哀怨、落花飄墜的凄涼景色,展現了美女綠珠的悲慘命運,抒發了對綠珠的深切同情和悲悼。金谷園,西晉時石崇所建豪華別墅,故址在今河南洛陽市東北。
這是一首即景生情詩。金谷園故址在今河南洛陽西北,是西晉富豪石崇的家園,曾經繁榮華麗,盛極一時。后來石家衰落,金谷園也隨之荒廢。據《晉書·石崇傳》記載:石崇有妓曰綠珠,美而艷。孫秀使人求之,不得,矯詔收崇。崇正宴于樓上,謂綠珠曰:“我今為爾得罪。”綠珠泣曰:“當效死于君前。”因自投于樓下而死。杜牧過金谷園,觸景生情,便寫下了這首吊古名作。
前兩句,詩人借“香塵”、“流水”,寫金谷園的昔日繁華已不再,寓情于景。據王嘉《拾遺記》記載,“石季倫(崇)屑沉水之香如塵末,布象床上,使所愛者踐之,無跡者賜以真珠。”詩人通過“香塵”之事,寫出了石崇當年的奢靡生活。“香塵”散去,石崇的財富,金谷園的繁華,綠珠的香消玉殞,亦如“香塵”飄散而去。次句中的“流水無情”既照應了首句,補足繁華已盡之意,又以“草自春”三字構成另外一種詩意:不管世事滄桑,流水照樣潺湲,春草依然碧綠。這句既是寫景,更是寫情,無盡的興嘆,寓于其中。
后兩句,詩人借“東風”、“落花”傷懷,抒發感慨。東風、啼鳥,本是春天的景象,著一“怨”字,就蒙上了一層凄涼的色彩。末句,詩人將特定地點(金谷園)落花飄然下墜的形象,與曾經發生在此處的綠珠墜樓一事聯系在一起,揉成一句,寄寓了無限情思。一個“猶”字,滲透著詩人無盡的追念和憐惜之情!“墜樓”與“落花”本就有相似之處,用作比喻,貼切自然,意味雋永。
全詩句句寫景,層層深入,景中有人,景中寓情,情景交融,將深沉的感慨寓于暮春景色中,并且巧妙地把歷史典故和景物描寫結合起來,意境深遠,抒情凄切哀婉。

廣告

熱門搜索

相關文章

廣告
|名家 頻道

杜牧的詩有哪些,杜牧的古詩賞析

admin

|

將赴吳興登樂游原一絕

杜牧
清時有味是無能,閑愛孤云靜愛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樂游原上望昭陵。
清平時閑游有趣卻是無能,閑愛天上孤云安靜愛山僧。
我愿手持旌麾去湖州上任,樂游原上再望望風雨昭陵。
【評點】
本詩是詩人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告別長安到吳興任刺史時所作。吳興即今浙江省湖州市;樂游原在長安城南,地勢較高,可登臨遠眺,乃當時一處勝景。
杜牧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遠祖杜預是西晉著名的學者和軍事家;曾祖杜希望為唐玄宗時的邊塞名將;祖父杜佑則是中唐卓越的政治家、史學家,歷任德宗、順宗、憲宗三朝宰相,德高望重;父親杜從郁官至駕部員外郎,可惜英年早逝。杜牧本人不但文采絕佳,而且頗富政治才能,一心報效國家。他曾在京都長安任吏部員外郎,職位輕閑,難有作為。他不想這樣無所事事地虛度年華,所以請求外放,得到批準后,便作了這首詩表達心情。
在詩的第一句中,詩人稱當時為“清時(政治清明之時)”,因此才華平庸的自己才得以藏拙。其實,唐代武宗、宣宗之時,宦官專權,牛李黨爭激烈,藩鎮四起,戰亂不斷,哪里算得上“清時”。詩人這樣寫,明顯帶有諷刺的意味。第二句寫自己喜歡如孤云般閑適、如和尚般清凈,則表達了詩人的一種意趣。
第三句,詩人筆鋒一轉,寫自己在京城百無聊賴,所以想手持旌麾到吳興上任(吳興之北是太湖和長江,東南是東海,所以到江�?梢岳斫鉃槿桥d)。雖然離開京城是自己主動要求的,但臨行時,詩人還是有些不舍,第四句便體現了這種心情。不過奇就奇在,詩人不望皇宮、城闕,也不望其他帝王的陵墓,單單望向唐太宗的昭陵,可謂含義深遠。唐太宗是大唐帝國的實際締造者,他文韜武略、知人善任、從諫如流、胸懷博大,曾經一手創造了貞觀盛世。詩人登樂游原而望昭陵,因目前國勢衰微而聯想到唐太宗,不僅萌生慨嘆大唐輝煌不再的哀傷,更表達了生不逢時、未能施展抱負的遺憾。詩句以登樂游原起興,寫到望昭陵,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感傷,難以抑制。
唐代七絕詩中,許多都使用“賦”、“比”的手法,完全使用“興”或“興”和“比”同時使用的作品較少。杜牧這首詩則使用了“興”的手法,可謂“言在此而意在彼”、“言已盡而意有余”,是一篇難得的佳作。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沉埋在沙中的斷戟還未銹蝕,拿出磨洗能認出是前朝兵器。
若不是東風給周郎提供方便,二喬就會被幽禁在銅雀臺里。
【評點】
詩人杜牧任黃州刺史期間,曾游覽赤壁(即今湖北省武昌縣西南赤磯山)這個著名的古戰場,有感于三國時代的英雄成敗,撫今追昔,懷古詠嘆,便作本詩。詩以地名為題,實則是懷古詠史之作。詩人借觀看赤壁遺物斷戟追想當年周瑜的成功是由于巧遇東風出于僥幸,不然連二喬都將為曹操所有。這樣去看周瑜,是詩人自命不凡的表現,即認為周瑜也不足為范,自己也一樣深知兵法,腹藏韜略,只是空有抱負難以施展。本詩構思精巧,含蓄地抒寫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憤激和苦悶。
詩的前兩句借一件古物來表達詩人對前朝舊事——赤壁之戰的感慨。這件古物是一支折斷的鐵戟,被埋沒在水底泥沙中六百多年,一直沒有被腐蝕掉,終于被人發現。經過后人考證,確定了它是赤壁之戰的遺物。這件不太起眼的破損兵器使詩人心中不禁涌出了一種“懷古之幽情”,他聯想到了漢末那個天下大亂的時代,想起了那次決定了三國鼎立之勢的重大戰役,以及那一戰中起了決定作用的人物。
三四句是議論。在赤壁之戰中,東吳主將周瑜憑借火攻,以少勝多,大勝曹軍八十萬。而火攻能夠發揮作用,恰恰是因為戰爭的關鍵時刻刮起了強勁的東風。所以詩人評論這場大戰的成敗緣由,就從獲勝者周瑜以及他賴以取勝的東風著筆了。又因為取勝的原因最終要歸于東風,所以詩人將東風置于更重要的位子上。不過,詩人并沒有正面描述東風為周瑜取勝發揮了多大作用,而是從反面論述:要是東風沒有給周瑜行方便,那么赤壁之戰就是另外一個結局,歷史走向就會發生改變。接下來,詩人假設了曹軍取勝,劉備、孫權聯軍失敗的后果。他沒有從政治、軍事方面來鋪陳直敘,而只是假設了兩個聞名于時的美女——孫策的妻子大喬和周瑜的妻子小喬的命運。詩人認為,曹操真成了勝利者,一定會將大喬和小喬擄走,關在銅雀臺(位于今河北臨漳縣境內,古稱鄴,曹操曾在此修銅雀、金虎、冰井三臺),供自己享樂。詩人通過“銅雀春深鎖二喬”這一形象生動的詩句,以小見大,體現了他在藝術處理上的獨特之處。

泊秦淮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煙霧月光籠罩著冷水寒沙,夜晚船停秦淮河靠近酒家。
歌女們哪里懂得亡國之恨,隔著江岸依然高唱《后庭花》。
【評點】
金陵作為六朝古都,曾繁華一時,尤其是秦淮河兩岸,更是當時豪門貴族、官僚士大夫享樂游宴的場所,“秦淮”也漸漸成為“紙迷金醉”生活的代名詞。杜牧目睹了唐朝國勢日衰,當權者昏庸荒淫,途經此地,觸景感懷,便寫了這首千古名作。本詩通過描寫夜泊秦淮所見所聞,表現了晚唐社會沉溺聲色的腐敗世風,抒寫了詩人對國事日非的關切和憂慮。本詩情感深沉,譏諷深刻。秦淮,即秦淮河,相傳為秦始皇開鑿用以疏淮水,故名。
首句寫景,竭力渲染秦淮河兩岸夜色的清淡素雅。煙、水、月、沙,被兩個“籠”字和諧地融合在一起,傳神地勾畫出秦淮河兩岸朦朧淡雅的景象,創造出一種冷清愁寂的氛圍。第二句敘事,點明時間、地點,平淡之中既照應詩題,也引出下文,交代了事件發生的緣由。此句承前說明前面所述景色是夜泊所見,又引起下文,說明詩人由于“夜泊秦淮”才“近酒家”,由于“近酒家”,才引出“商女”、“亡國恨”、“后庭花”,也由此才觸動了詩人的情懷。
詩的后兩句是詩人聽商女唱后庭遺曲所引發的感慨。詩人因“近酒家”而引出商女之歌,酒家多有歌女,所唱的多為靡靡之音,毫無家國之憂。詩人在此明為批評歌女“不知亡國恨”,實際上是在批判高官顯貴不知憂國憂民,反而沉湎于聲色犬馬之中。接著,詩人又由“亡國恨”引出了“后庭花”的曲調,借陳后主之故事,影射權貴們的荒淫,可謂鞭辟入里。這兩句詩反映了晚唐政治昏暗,手握重權的權貴官僚內心空虛、靈魂腐朽,不思如何治國,只知紙醉金迷地生活,從而表達了以詩人為代表的較為清醒的封建知識分子對國事的憂慮�!逗笸セā�,也稱《玉樹后庭花》,據傳為南朝陳后主所作。當年隋兵南下伐陳,陳朝形勢緊急、危在旦夕,而陳后主仍然縱情享樂,終于亡國做了階下囚。因此此曲也被后人稱為“亡國之音”。這兩句詩從字面上看似在嘲諷“商女”,實際是詩人有感于晚唐國事衰微、世風頹靡的現狀,笑罵那些沉湎歌舞、荒淫昏庸而不知“國之將亡”的統治者。“猶唱”二字意味深長,巧妙地將逝去的歷史、頹敗的現實和想象中的未來聯系起來,表現出詩人對唐朝命運的關切和憂慮。
本詩融景、事、情、意于一爐,景為情設,情因景至,語言自然妥帖,構思巧妙嚴謹,實不愧為千古名篇。

寄揚州韓綽判官

杜牧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青山隱約綠水悠悠長流,江南深秋草木還未凋零。
明亮月光映照二十四橋,你是否還在聽美人吹簫。
【評點】
本詩為月夜懷友之作。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到九年(835年)初,杜牧在淮南(今揚州)節度使牛僧孺幕中做幕僚時,和韓綽相識,當時韓任節度判官。本詩大致作于大和九年秋或開成元年秋,是詩人離開揚州幕府后不久寄贈韓綽之作。韓綽死后,杜牧還為他寫過一首《哭韓綽》,足見兩人感情之深。本詩著意刻畫深秋的揚州依然綠水青山、草木蔥蘢,二十四橋月夜仍然樂聲悠揚,調侃友人生活的閑逸,也表達了對過往揚州生活的深情懷戀。寓情于景,意境悠遠。韓綽:生平不詳。判官:唐時節度使、觀察使的屬官。
詩的前兩句回憶江南秋景,點明所懷念故人之背景。第一句從大處著筆,勾勒出一幅遠景:青山逶迤,隱于天際;綠水如帶,潺潺不絕。“隱隱”和“迢迢”兩字疊用,既寫出了山清水秀、綽約多姿的江南風貌,也隱約暗示著詩人對江南美景的思念和眷顧,以及詩人與友人之間那種無法阻隔的思念和祝福。第二句寫雖已深秋,可草木未凋,風光依舊,突出了江南之秋的生機勃勃。這與詩人現在所處之地的蕭條冷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正因如此,詩人才格外眷戀江南的山水,越發懷念遠方的友人,這也為下文做好了鋪墊。
后兩句詩,詩人化用揚州二十四橋的典故,點醒寄贈之意。揚州佳景無數,詩人記憶中最美的則是揚州二十四橋。一說揚州城里原有二十四座橋,故稱為“二十四橋”,因古時有二十四位美人在橋上吹簫而得名。“玉人”,既可形容美麗潔白的女子,也可比喻風流俊秀的才郎。從末句中“教”字可看出,此處玉人應該指韓綽。詩人本是問候友人現狀,卻故意用開玩笑的口吻與友人調侃,問他當此秋盡之時,在何處教女子吹簫游樂。兩人相知之深由此可見。
這首詩意境優美,清麗俊爽,情趣盎然,千百年來為人們所傳誦,歷久不衰。

秋夕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椗恰�
秋夜燭光冷清清照著畫屏,手拿輕巧的團扇捕捉流螢。
深夜皇宮的石階清涼如水,坐看天河上的牛郎織女星。
【評點】
這是一首宮怨詩,描寫秋夜一位宮女無聊地用小扇撲螢和深夜不眠臥看天上星星的情景,含蓄地表現了幽閉深宮的寂寞孤獨和難以訴說的滿懷心事。本詩意境凄涼。秋夕,指秋夜。詩題一作《七夕》。
前兩句,詩人以冷峻輕靈的筆觸描繪出了一幅深宮生活的圖景:在秋風清冷的夜晚,燭光微弱,畫屏幽冷,一個孤獨的宮女正用小扇撲打著流螢。首句中一個“冷”字,既點明已到寒秋時節,又寫出了女主人公內心的孤獨凄切,奠定了全詩的感情基調。女主人公生活在一個令人窒息的環境中,氣氛低沉,沒有親朋好友,自然也沒有愛的包圍以及生活的樂趣。詩中的三個意象含義深遠:“銀燭”,指白蠟燭,以其清冷之色襯托出宮女的孤寂;“小扇”,因秋天到來,天氣漸寒而被棄置不用,所以在古詩中常用來比喻被冷落的女子;“流螢”,古人有“腐草化螢”之說,而螢火蟲總是生于荒僻之地,宮女居住之地竟然有流螢,可見她居所的偏僻,被冷落的境況。
后兩句,詩人繼續描寫宮女的孤獨生活和凄涼心境。“天階夜色涼如水”一句,比喻君王薄幸。“夜涼如水”說明秋夜寒冷,也暗指君王冷落這個宮女很久了,可是她依舊坐在冰冷的石階上,仰望牽牛織女星,也許是牽牛織女的故事觸動了她的心事,使她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和凄慘的現實。在這里,“望星”也暗指宮女在期盼著君王的駕臨。“牽牛星、織女星”的意象也值得注意:兩星同時象征愛情與離別,不過那離別是能夠令人心存希望的離別。這位宮女被冷落許久,也許早就失去了受到寵幸的希望,但她始終熱切地等待著,因為這種期待是她生存的唯一意義。詩人在此不動聲色地寫出了深宮怨女在孤寂的歲月中無盡的痛苦與哀傷。其中“坐看”兩字,最能表現宮女悵然若失的復雜心情。
全詩用典含蓄,蘊藉豐富,耐人尋味。

遣懷

杜牧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落魄江湖常常借酒消愁解悶,江南歌女體態苗條舞姿輕盈。
揚州十年生活猶如一場噩夢,只贏得個歌樓中薄幸的美名。
【評點】
這首詩是詩人追憶當年揚州生活的抒情之作。文宗大和七年(833年)至九年(835年),詩人在淮南節度使牛僧儒的幕府任職,居于揚州。當時他三十出頭,風華正茂,頗好宴游。從本詩看,他與揚州青樓女子來往甚多,詩酒風流,放浪不羈。故日后追憶,大有恍惚如夢,不堪回首之意�!短迫私^句精華》云:“才人不得見重于時之意,發為本詩,讀來但見其兀傲不平之態。世稱杜牧詩情豪邁,又謂其不為齪齪小謹,即此等詩可見其概。”
詩的前兩句是詩人對昔日揚州生活的回憶:寄人籬下,潦倒江湖,以酒為伴;秦樓楚館,美女陪伴,放浪形骸。次句借用“楚王好細腰”和“趙飛燕體輕能為掌上舞”這兩個典故,描寫當時放浪不羈的浪漫生活。楚腰,指美人的細腰�!俄n非子·二柄》載:“楚靈王好細腰,而國中多餓人。”掌中輕,指趙飛燕。《飛燕外傳》云:“體輕,能為掌上舞。”此處用兩個典故,表面看似夸贊女子貌美誘人,但細細品味“落魄”兩字就能體會到:詩人不滿自己寄人籬下、無所作為的境地,因而追憶往日的放蕩生活時,并未感到洋洋自得,反而大有悔之不及之感。最后兩句抒發感慨:“十年一覺揚州夢”,是詩人由衷的感嘆,看似突兀,實際上是前兩句詩的延續和發展。“十年”和“一覺”對比鮮明,愈顯詩人感嘆之深。而這感嘆又完全歸結到了“揚州夢”的“夢”字上:昔日放蕩不羈、聲色犬馬的生活,表面上喧囂浮華,實際上沉悶低俗,是痛苦的回憶,是不堪回首的夢……這就是詩人想表達的情緒。詩人回首悠悠十載,揚州往事如夢般虛無寂寥,最終自己一事無成,只留下“青樓薄倖”的“美名”。“贏得”二字,既是調侃,也是自嘲,更是悔恨,其中心酸苦楚,只有詩人自知。最后一句是詩人對自己早年放蕩生活的進一步否定。然而,詩人的放浪生活,是與他的仕途坎坷有關的,因此,不能將本詩僅解作“懺悔之意”,還應該看到,詩中也有詩人如夢如幻、一事無成的喟嘆。

金谷園

杜牧
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
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繁華往事如香塵般消散,流水無情花草妄自為春。
東風蕭颯鳥在黃昏哀鳴,落花紛紛像那跳樓美人。
【評點】
本詩是吊古抒懷之作,感傷悲涼。詩人以描寫金谷園敗落荒蕪、啼鳥哀怨、落花飄墜的凄涼景色,展現了美女綠珠的悲慘命運,抒發了對綠珠的深切同情和悲悼。金谷園,西晉時石崇所建豪華別墅,故址在今河南洛陽市東北。
這是一首即景生情詩。金谷園故址在今河南洛陽西北,是西晉富豪石崇的家園,曾經繁榮華麗,盛極一時。后來石家衰落,金谷園也隨之荒廢。據《晉書·石崇傳》記載:石崇有妓曰綠珠,美而艷。孫秀使人求之,不得,矯詔收崇。崇正宴于樓上,謂綠珠曰:“我今為爾得罪。”綠珠泣曰:“當效死于君前。”因自投于樓下而死。杜牧過金谷園,觸景生情,便寫下了這首吊古名作。
前兩句,詩人借“香塵”、“流水”,寫金谷園的昔日繁華已不再,寓情于景。據王嘉《拾遺記》記載,“石季倫(崇)屑沉水之香如塵末,布象床上,使所愛者踐之,無跡者賜以真珠。”詩人通過“香塵”之事,寫出了石崇當年的奢靡生活。“香塵”散去,石崇的財富,金谷園的繁華,綠珠的香消玉殞,亦如“香塵”飄散而去。次句中的“流水無情”既照應了首句,補足繁華已盡之意,又以“草自春”三字構成另外一種詩意:不管世事滄桑,流水照樣潺湲,春草依然碧綠。這句既是寫景,更是寫情,無盡的興嘆,寓于其中。
后兩句,詩人借“東風”、“落花”傷懷,抒發感慨。東風、啼鳥,本是春天的景象,著一“怨”字,就蒙上了一層凄涼的色彩。末句,詩人將特定地點(金谷園)落花飄然下墜的形象,與曾經發生在此處的綠珠墜樓一事聯系在一起,揉成一句,寄寓了無限情思。一個“猶”字,滲透著詩人無盡的追念和憐惜之情!“墜樓”與“落花”本就有相似之處,用作比喻,貼切自然,意味雋永。
全詩句句寫景,層層深入,景中有人,景中寓情,情景交融,將深沉的感慨寓于暮春景色中,并且巧妙地把歷史典故和景物描寫結合起來,意境深遠,抒情凄切哀婉。


名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久久久久欧美一区 | 亚洲黄色在线观看网站 | 呦女亚洲一区精品 | 91探花国产综合在线精品 | 噜噜噜噜影院 | 天天视频国产免费入口 | 久久久久久久岛国免费观看 |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一级毛片欧美视频 | 网站视频免费 |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午夜 |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 一级a毛片免费观看 | 天天综合天天做天天综合 | 五月天婷五月天综合网在线 |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www亚洲成人|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在线看 |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欧美 |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1sao | 可以免费观看全网 | 777成了人精品视频 777欧美 | 最新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久伊人|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日韩一区在线 | japan高清日本乱xxxx | 亚洲天砖砖区免费 |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日本中文字幕乱码免费 | 中文字幕一二三区乱码 | 国产极品嫩模在线观看91精品 | 欧美日韩第三页 | 国产农村1级毛片 | 亚洲大片免费观看 | 日本不卡视频在线 | 本地毛片 |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啊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伦伦精品 | 日本a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