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选91热在线观看-国产精选经典三级小泽玛利亚-国产精选莉莉私人影院-国产精选一区-亚洲成a人在线播放www-亚洲成年

客服 |
手機網
格雷厄姆網網站歡迎您!
廣告
主頁 > 詩詞 > 名家 > 正文

李商隱的詩集(包含評點解析)

2024-06-28 17:15 來源:未知 作者: admin
分享到
關注格雷厄姆網在線:
  • 掃描二維碼

    關注√

    格雷厄姆網微信

在線咨詢:
  • 掃描或點擊關注格雷厄姆網在線客服

為有

李商隱
為有云屏無限嬌,鳳城寒盡怕春宵。
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
云母屏風后面的美人格外嬌,京城寒冬已過卻怕短暫春宵。
無端地嫁了個做高官的丈夫,不戀溫暖香衾只想去上早朝。
【評點】
本詩為閨怨詩,創作時間沒有準確記載,有人推測大概作于唐武宗會昌六年(846年)至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之間,即李商隱之妻王氏去世之前。全詩抒寫了宦家少婦因夫婿忙于上朝,拋下她香衾獨臥而心生的怨情。本詩對少婦的心理刻畫極為細致,少婦嬌嗔的口吻也極為動人。為有,此以首句前二字為題,與詩歌內容沒什么關系,也屬于無題詩一類。
詩的頭兩句烘托氛圍,點明題旨。第一句點詩的女主人公出身官宦之家。“云屏”是華麗的屏風,在此代指深閨。第二句交代時間和地點,點明詩眼:寒意漸退,春意漸濃,長安城內初春之晨,窗外絲絲寒意,帷帳內溫暖舒適,正所謂“春宵一刻值千金”;然而一個“怕”字,讓人意想不到,確定了這首詩的情感立足點。
后兩句用婦人的口吻明寫閨怨。女主人公埋怨自己與一位顯赫官員成婚后,丈夫顧不得居室之中的春暖以及妻子的濃濃情意,每日早起登朝,只留下自己一人獨守空房。于是,女主人公產生了“無端”的抱怨和“辜負香衾”的悵恨。金龜婿,唐三品以上官員佩金飾龜袋,在此代指夫婿的官職顯赫。這兩句詩用語平淡而表意深切,將女主人公心底的閨怨表現得淋漓盡致。
本詩之意,同王昌齡《閨怨》中“悔教夫婿覓封侯”、李益《江南曲》“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可謂異曲同工。不過王詩輕松活潑,趣味盎然;本詩則鄭重地將夫妻廝守與夫君忙于國事相對立,以多情怨無情。對比之下,實際上揭示了古人一種普遍的煩惱,即功名與家庭有時難以兼顧,理想和現實又經常沖突。李商隱一生長期被這種煩惱纏繞,未得解脫。他一生苦惱多于快樂,哀傷多于甜蜜,這樣的生命體驗也都在他的詩歌中得以體現。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你問歸家日程我還沒有定期,今夜巴山的秋雨漲滿了水池。
我們何時在西窗下共剪燭花,面對面傾吐今夜對你的相思。
【評點】
這是一首抒情詩。詩題又作《夜雨寄內》,“內”就是“內人”,也就是妻子。但有人考證,以為本詩是大中五年(851年)七月至九月間,詩人入東川節度使柳中郢梓州幕府時所作。當時其妻王氏已歿(王氏歿于大中五年夏秋間)。因此本詩應是寄給長安友人。今傳李詩各本均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從詩的內容看,按“寄內”理解,似乎更合適一些。其實,詩人入梓幕,與其妻仙逝,均在大中五年夏秋之際,即使王氏仙逝居先,詩人詩作在后,當時交通阻塞、信息不靈,也是完全可能的。即使是詩人得到了妻子去世的消息,本詩作追憶解,也未嘗不可。
前兩句,詩人以問答和對眼前環境的描寫,闡發了孤寂的情懷和對妻子深深的懷念之情。首句一問一答,將無法擺脫的矛盾陳列出來,起伏有致,極富表現力。羈旅之愁與不得歸之苦,兩相對立,已躍然紙上,為全篇營造出悲愴沉痛的氛圍,奠定了哀傷的基調。次句“巴山夜雨漲秋池”,看似寫眼前景,實際包含了無盡的相思情。詩人將心中那綿綿羈旅愁、無盡相思苦與夜雨交織在一起,將歸期而未有期的沉痛情緒渲染得更加充分。詩人獨自一人寄居在他鄉,夜雨淅淅瀝瀝,此情此景本身就惹人傷感。再加上漲滿秋池這一精細而又富于實感的景象,讓人感覺詩人內心無法擺脫的愁思,似乎也彌漫于巴山蜀水之間了。
后兩句,詩人從眼前景生發開去,馳騁想象,另辟新境,寫出了團聚時的幸福景象。“共剪西窗燭”化用杜甫《羌村三首》中“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的詩意。前句著“何當”二字,意思是說“什么時候才能夠”,與開篇的“未有期”相呼應,詩人心中熱切的盼望與難以料定的惆悵融合在一起,更見濃情。來日相聚時,同在西屋的窗下竊竊私語,情深意長,徹夜不眠,以致蠟燭結出了蕊花。兩個人一起剪去蕊花,仍有敘不完的離情,言不盡的喜悅。于是,詩人想象中的樂,自然更反襯出今夜的苦;而詩人今夜的苦又成了剪燭夜話的談資,增添了重聚時的樂。
這首詩是詩人即興而作,表現出其內心剎那間的情感變化。全詩語淺情深,曲折而含蓄,在遣詞造句上無一絲矯揉造作之氣,充分體現了李商隱詩的另一面:質樸自然而又“寄托深而措辭婉”的藝術風格。

賈生

李商隱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漢文帝求賢接見放逐之臣,賈誼的才華風度十分超人。
可惜文帝虛席空自聽講解,不問治國大事只打聽鬼神。
【評點】
本詩之意在于借古諷今。賈生,指賈誼,西漢著名文學家、政治家,他力主改革弊政,曾提出許多重要政治主張,但卻遭讒被貶,一生抑郁不得志,死時僅三十二歲。他被貶長沙的經歷,被歷代文人借以表達自己的不得志之意。詩人別出心裁,以賈誼奉詔由長沙返回京都,深夜謁見漢文帝的史實為題材寫了這首詩。按《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賈誼回到京城時,漢文帝剛剛辦完祭祀事宜,在宣室召見他。文帝還沉浸在鬼神異事中,就向賈誼請教有關鬼神的問題,賈誼回答得面面俱到,一直講到深夜,聽得文帝不由自主地向他靠近。全部聽完后,文帝感嘆:“我很久沒見到賈誼了,總以為自己才學高過他,現在才知我不如他。”
前兩句直接敘述文帝與賈誼宣室中夜對的情形。第一句“求賢訪逐臣”,似乎是要稱頌皇帝禮賢下士。第二句暗指漢文帝對賈生的才華學識十分欽佩。“才調”搭配“更無倫”,凸顯出賈誼才華橫溢、風華正茂的形象。
后兩句的筆調急轉直下,將全詩的題旨道破,是理解這首詩的關鍵。“夜半虛前席”承接上文,形象生動地表現了漢文帝聽賈誼言說時聚精會神的模樣;最后一句忽然以“可憐”調轉語意,并扣住“可憐”,將主題表現出來:譏諷文帝屈尊下顧,直至“夜半虛前席”,并非請教興國安邦之策,竟是為卜問鬼神。
詩人把握史書中為人們所忽略的“問鬼神”一段,另辟蹊徑,獨抒新見,以賈誼懷才不遇之事,表達自己的不得志之意。整首詩措辭犀利辛辣,寄意深刻,極抑揚頓挫之能事。

瑤池

李商隱
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
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
王母在瑤池中把綺窗打開,只聽《黃竹》歌聲哀怨漫塵埃。
八匹駿馬一天飛馳三萬里,周穆王因為什么不再回來?
【評點】
本詩借周穆王不能應西王母之約重來相會的故事,諷刺封建統治者追求長生不死的愚蠢荒唐。全詩用詞辛辣、立意巧妙。
詩人通過想象西王母盼望穆王“復來”,而穆王也許會履行諾言,虛構了這樣一個情節:西王母推開雕飾精美的窗戶,遠眺東方,卻不見穆王的蹤跡,只聽見他的哀民詩《黃竹歌》響徹云霄。第一句以“綺窗”一詞襯托仙境的豪華,第二句用“動地哀”一詞反映人間的凄慘。兩句詩形成強烈的對比。這樣的對比表達了兩層含義:一是暗喻《黃竹歌》的詩人周穆王已經死去,空留詩歌在人間,仙境再美,他也無緣永駐,由此暗諷求仙的人;二是以《黃竹歌》暗示百姓正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統治者卻在追求長生不老,以圖永享富貴,有譴責之意。
詩的三四句是寫,西王母因穆王不來赴約而產生的心理活動:穆王馬車上的八匹駿馬縱橫馳騁,一日能行三萬里,他若想來輕而易舉,況且自己又是盛情邀請。穆王也曾許下重諾,可是他為何還不來赴約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穆王已死。因此,就算西王母一直開窗遠眺、殷勤盼望,也等不到穆王了。連仙人西王母都不能使她所看重的穆王免于一死,那人間那些所謂的長生不老之術,不是無稽之談又是什么呢?詩人妙就妙在不發一字議論而使讀者自己得出這個結論。需要注意的是,第四句是西王母心中的疑問,而不是詩人提出的反詰之辭。
不發一字議論也是本詩最大的特色。詩人沒有直白地諷刺嘲弄,而是將諷刺的意味完全隱藏在對西王母的行為和心理活動的描述當中。這種寫法使詩歌生動異常,令人回味。因此,本詩的批判、嘲諷意味雖然尖銳、犀利,但卻表達得非常委婉,使得全詩明白酣暢又含義深遠,顯示出了詩人構思之獨特。

嫦娥

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云母屏風上映照著昏暗燭影,天上銀河西移晨星漸漸消隱。
月里嫦娥應該后悔偷吃靈藥,夜夜望著碧海青天哀嘆傷心。
【評點】
這首詩題為“嫦娥”,看似描寫嫦娥,實際上是寫主人公孤獨寂寥、境況不佳之時內心的真切感受和獨白。
詩的一二句描寫主人公所處環境和徹夜不眠的情景。“燭影深”、“長河落”、“曉星沉”,表明時間已近拂曉;“漸”字形象地體現了時間的推移、流逝;“沉”字則真實地描摹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畫面。形單影只的主人公,對著冷屏殘燭、青天孤月,又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他的心似乎也正隨著那晨星逐漸下沉。這兩句詩雖然并未從正面刻畫主人公的心理活動,但卻通過氣氛的渲染,將他那寂寥哀戚、孑然一身的惆悵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漫漫長夜,天空中最令人矚目、引人遐思的當屬那一輪明月。而明月往往使人聯想到神話傳說中的月宮主人——嫦娥。嫦娥孤居廣寒宮,無人陪伴,在主人公看來,她的寂寞孤單跟自己是一樣難以派遣、無處不在的。于是,他心里不禁有了這樣的想法:嫦娥肯定日日懊悔當年偷吃了長生不老藥,以至于要永遠獨居月宮,忍受寂寞的折磨。恐怕上徹青天、下窮碧海,這份悔恨與孤寂之情也是難以排遣、無法擺脫的吧。“應”字表達了推測的含義,因為有前幾句的鋪墊,這種推測顯得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更體現了主人公對嫦娥同病相憐、惺惺相惜之感。所以詩的三四句與其說是對嫦娥心情的揣測,不如說是主人公的內心獨白。
然而,這位寂寞獨處、整夜未免的主人公到底是誰,是詩人本人嗎?詩中并未明說。但可以肯定的是,詩中抒發的寂寥悲切之情,以及“悔偷靈藥”的情緒,融入了詩人獨特的生命體驗,含義深遠。當時,社會動亂,現實黑暗,詩人身處惡境,卻始終致力于擺脫世俗的羈絆,追求一種高尚的境界,可結果往往是使自己更加孤立無援。清高與寂寞歷來是一對孿生兄弟,詩人自賞又自傷,既不甘與世俗為伍,又難以忍受寂寞的吞噬。這種難以捉摸的心理,詩人卻在此用精煉蘊藉的語言微妙而恰當地闡述出來。詩中所表達的溫暖而哀傷的美,很容易引起當時文人雅士的共鳴,這也是詩的典型意義所在。

責任編輯:admin 標簽:李商隱的詩
廣告

熱門搜索

相關文章

廣告
|名家 頻道

李商隱的詩集(包含評點解析)

admin

|

為有

李商隱
為有云屏無限嬌,鳳城寒盡怕春宵。
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
云母屏風后面的美人格外嬌,京城寒冬已過卻怕短暫春宵。
無端地嫁了個做高官的丈夫,不戀溫暖香衾只想去上早朝。
【評點】
本詩為閨怨詩,創作時間沒有準確記載,有人推測大概作于唐武宗會昌六年(846年)至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之間,即李商隱之妻王氏去世之前。全詩抒寫了宦家少婦因夫婿忙于上朝,拋下她香衾獨臥而心生的怨情。本詩對少婦的心理刻畫極為細致,少婦嬌嗔的口吻也極為動人。為有,此以首句前二字為題,與詩歌內容沒什么關系,也屬于無題詩一類。
詩的頭兩句烘托氛圍,點明題旨。第一句點詩的女主人公出身官宦之家。“云屏”是華麗的屏風,在此代指深閨。第二句交代時間和地點,點明詩眼:寒意漸退,春意漸濃,長安城內初春之晨,窗外絲絲寒意,帷帳內溫暖舒適,正所謂“春宵一刻值千金”;然而一個“怕”字,讓人意想不到,確定了這首詩的情感立足點。
后兩句用婦人的口吻明寫閨怨。女主人公埋怨自己與一位顯赫官員成婚后,丈夫顧不得居室之中的春暖以及妻子的濃濃情意,每日早起登朝,只留下自己一人獨守空房。于是,女主人公產生了“無端”的抱怨和“辜負香衾”的悵恨。金龜婿,唐三品以上官員佩金飾龜袋,在此代指夫婿的官職顯赫。這兩句詩用語平淡而表意深切,將女主人公心底的閨怨表現得淋漓盡致。
本詩之意,同王昌齡《閨怨》中“悔教夫婿覓封侯”、李益《江南曲》“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可謂異曲同工。不過王詩輕松活潑,趣味盎然;本詩則鄭重地將夫妻廝守與夫君忙于國事相對立,以多情怨無情。對比之下,實際上揭示了古人一種普遍的煩惱,即功名與家庭有時難以兼顧,理想和現實又經常沖突。李商隱一生長期被這種煩惱纏繞,未得解脫。他一生苦惱多于快樂,哀傷多于甜蜜,這樣的生命體驗也都在他的詩歌中得以體現。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你問歸家日程我還沒有定期,今夜巴山的秋雨漲滿了水池。
我們何時在西窗下共剪燭花,面對面傾吐今夜對你的相思。
【評點】
這是一首抒情詩。詩題又作《夜雨寄內》,“內”就是“內人”,也就是妻子。但有人考證,以為本詩是大中五年(851年)七月至九月間,詩人入東川節度使柳中郢梓州幕府時所作。當時其妻王氏已歿(王氏歿于大中五年夏秋間)。因此本詩應是寄給長安友人。今傳李詩各本均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從詩的內容看,按“寄內”理解,似乎更合適一些。其實,詩人入梓幕,與其妻仙逝,均在大中五年夏秋之際,即使王氏仙逝居先,詩人詩作在后,當時交通阻塞、信息不靈,也是完全可能的。即使是詩人得到了妻子去世的消息,本詩作追憶解,也未嘗不可。
前兩句,詩人以問答和對眼前環境的描寫,闡發了孤寂的情懷和對妻子深深的懷念之情。首句一問一答,將無法擺脫的矛盾陳列出來,起伏有致,極富表現力。羈旅之愁與不得歸之苦,兩相對立,已躍然紙上,為全篇營造出悲愴沉痛的氛圍,奠定了哀傷的基調。次句“巴山夜雨漲秋池”,看似寫眼前景,實際包含了無盡的相思情。詩人將心中那綿綿羈旅愁、無盡相思苦與夜雨交織在一起,將歸期而未有期的沉痛情緒渲染得更加充分。詩人獨自一人寄居在他鄉,夜雨淅淅瀝瀝,此情此景本身就惹人傷感。再加上漲滿秋池這一精細而又富于實感的景象,讓人感覺詩人內心無法擺脫的愁思,似乎也彌漫于巴山蜀水之間了。
后兩句,詩人從眼前景生發開去,馳騁想象,另辟新境,寫出了團聚時的幸福景象。“共剪西窗燭”化用杜甫《羌村三首》中“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的詩意。前句著“何當”二字,意思是說“什么時候才能夠”,與開篇的“未有期”相呼應,詩人心中熱切的盼望與難以料定的惆悵融合在一起,更見濃情。來日相聚時,同在西屋的窗下竊竊私語,情深意長,徹夜不眠,以致蠟燭結出了蕊花。兩個人一起剪去蕊花,仍有敘不完的離情,言不盡的喜悅。于是,詩人想象中的樂,自然更反襯出今夜的苦;而詩人今夜的苦又成了剪燭夜話的談資,增添了重聚時的樂。
這首詩是詩人即興而作,表現出其內心剎那間的情感變化。全詩語淺情深,曲折而含蓄,在遣詞造句上無一絲矯揉造作之氣,充分體現了李商隱詩的另一面:質樸自然而又“寄托深而措辭婉”的藝術風格。

賈生

李商隱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漢文帝求賢接見放逐之臣,賈誼的才華風度十分超人。
可惜文帝虛席空自聽講解,不問治國大事只打聽鬼神。
【評點】
本詩之意在于借古諷今。賈生,指賈誼,西漢著名文學家、政治家,他力主改革弊政,曾提出許多重要政治主張,但卻遭讒被貶,一生抑郁不得志,死時僅三十二歲。他被貶長沙的經歷,被歷代文人借以表達自己的不得志之意。詩人別出心裁,以賈誼奉詔由長沙返回京都,深夜謁見漢文帝的史實為題材寫了這首詩。按《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賈誼回到京城時,漢文帝剛剛辦完祭祀事宜,在宣室召見他。文帝還沉浸在鬼神異事中,就向賈誼請教有關鬼神的問題,賈誼回答得面面俱到,一直講到深夜,聽得文帝不由自主地向他靠近。全部聽完后,文帝感嘆:“我很久沒見到賈誼了,總以為自己才學高過他,現在才知我不如他。”
前兩句直接敘述文帝與賈誼宣室中夜對的情形。第一句“求賢訪逐臣”,似乎是要稱頌皇帝禮賢下士。第二句暗指漢文帝對賈生的才華學識十分欽佩。“才調”搭配“更無倫”,凸顯出賈誼才華橫溢、風華正茂的形象。
后兩句的筆調急轉直下,將全詩的題旨道破,是理解這首詩的關鍵。“夜半虛前席”承接上文,形象生動地表現了漢文帝聽賈誼言說時聚精會神的模樣;最后一句忽然以“可憐”調轉語意,并扣住“可憐”,將主題表現出來:譏諷文帝屈尊下顧,直至“夜半虛前席”,并非請教興國安邦之策,竟是為卜問鬼神。
詩人把握史書中為人們所忽略的“問鬼神”一段,另辟蹊徑,獨抒新見,以賈誼懷才不遇之事,表達自己的不得志之意。整首詩措辭犀利辛辣,寄意深刻,極抑揚頓挫之能事。

瑤池

李商隱
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
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
王母在瑤池中把綺窗打開,只聽《黃竹》歌聲哀怨漫塵埃。
八匹駿馬一天飛馳三萬里,周穆王因為什么不再回來?
【評點】
本詩借周穆王不能應西王母之約重來相會的故事,諷刺封建統治者追求長生不死的愚蠢荒唐。全詩用詞辛辣、立意巧妙。
詩人通過想象西王母盼望穆王“復來”,而穆王也許會履行諾言,虛構了這樣一個情節:西王母推開雕飾精美的窗戶,遠眺東方,卻不見穆王的蹤跡,只聽見他的哀民詩《黃竹歌》響徹云霄。第一句以“綺窗”一詞襯托仙境的豪華,第二句用“動地哀”一詞反映人間的凄慘。兩句詩形成強烈的對比。這樣的對比表達了兩層含義:一是暗喻《黃竹歌》的詩人周穆王已經死去,空留詩歌在人間,仙境再美,他也無緣永駐,由此暗諷求仙的人;二是以《黃竹歌》暗示百姓正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統治者卻在追求長生不老,以圖永享富貴,有譴責之意。
詩的三四句是寫,西王母因穆王不來赴約而產生的心理活動:穆王馬車上的八匹駿馬縱橫馳騁,一日能行三萬里,他若想來輕而易舉,況且自己又是盛情邀請。穆王也曾許下重諾,可是他為何還不來赴約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穆王已死。因此,就算西王母一直開窗遠眺、殷勤盼望,也等不到穆王了。連仙人西王母都不能使她所看重的穆王免于一死,那人間那些所謂的長生不老之術,不是無稽之談又是什么呢?詩人妙就妙在不發一字議論而使讀者自己得出這個結論。需要注意的是,第四句是西王母心中的疑問,而不是詩人提出的反詰之辭。
不發一字議論也是本詩最大的特色。詩人沒有直白地諷刺嘲弄,而是將諷刺的意味完全隱藏在對西王母的行為和心理活動的描述當中。這種寫法使詩歌生動異常,令人回味。因此,本詩的批判、嘲諷意味雖然尖銳、犀利,但卻表達得非常委婉,使得全詩明白酣暢又含義深遠,顯示出了詩人構思之獨特。

嫦娥

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云母屏風上映照著昏暗燭影,天上銀河西移晨星漸漸消隱。
月里嫦娥應該后悔偷吃靈藥,夜夜望著碧海青天哀嘆傷心。
【評點】
這首詩題為“嫦娥”,看似描寫嫦娥,實際上是寫主人公孤獨寂寥、境況不佳之時內心的真切感受和獨白。
詩的一二句描寫主人公所處環境和徹夜不眠的情景。“燭影深”、“長河落”、“曉星沉”,表明時間已近拂曉;“漸”字形象地體現了時間的推移、流逝;“沉”字則真實地描摹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畫面。形單影只的主人公,對著冷屏殘燭、青天孤月,又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他的心似乎也正隨著那晨星逐漸下沉。這兩句詩雖然并未從正面刻畫主人公的心理活動,但卻通過氣氛的渲染,將他那寂寥哀戚、孑然一身的惆悵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漫漫長夜,天空中最令人矚目、引人遐思的當屬那一輪明月。而明月往往使人聯想到神話傳說中的月宮主人——嫦娥。嫦娥孤居廣寒宮,無人陪伴,在主人公看來,她的寂寞孤單跟自己是一樣難以派遣、無處不在的。于是,他心里不禁有了這樣的想法:嫦娥肯定日日懊悔當年偷吃了長生不老藥,以至于要永遠獨居月宮,忍受寂寞的折磨。恐怕上徹青天、下窮碧海,這份悔恨與孤寂之情也是難以排遣、無法擺脫的吧。“應”字表達了推測的含義,因為有前幾句的鋪墊,這種推測顯得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更體現了主人公對嫦娥同病相憐、惺惺相惜之感。所以詩的三四句與其說是對嫦娥心情的揣測,不如說是主人公的內心獨白。
然而,這位寂寞獨處、整夜未免的主人公到底是誰,是詩人本人嗎?詩中并未明說。但可以肯定的是,詩中抒發的寂寥悲切之情,以及“悔偷靈藥”的情緒,融入了詩人獨特的生命體驗,含義深遠。當時,社會動亂,現實黑暗,詩人身處惡境,卻始終致力于擺脫世俗的羈絆,追求一種高尚的境界,可結果往往是使自己更加孤立無援。清高與寂寞歷來是一對孿生兄弟,詩人自賞又自傷,既不甘與世俗為伍,又難以忍受寂寞的吞噬。這種難以捉摸的心理,詩人卻在此用精煉蘊藉的語言微妙而恰當地闡述出來。詩中所表達的溫暖而哀傷的美,很容易引起當時文人雅士的共鳴,這也是詩的典型意義所在。


名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网红毛片|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 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了 | 在线播放人成午夜免费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在线 | 天天狠狠弄夜夜狠狠躁·太爽了 | 成人国产永久福利看片 | xxxxxxx国产精品视频 | 爱综合网|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 | 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精品不卡 |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国产一区 | 西欧free性video意大利 | 台湾成人性视频免费播放 | freexxx性欧洲hdtv | 国产一级一片免费播放i | 波多野结衣午夜 | 亚洲黄色在线看 | 久一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生活片 | 国产九九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最猛性xxxxx(亚洲精品) | 亚洲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性色视频 | 免费观看福利视频 | 成人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片高清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动漫精品专区 | 狠狠色综合网 | 伊人婷婷在线 | 国产精品综合 | 美女网站在线观看视频免费的 |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 www日本高清| 亚洲成人黄色片 | 国产欧美曰韩一区二区三区 | 天天更新天天久久久更新影院 |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极品粉嫩交性大片 |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