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波段交易中資金分配原則
admin
林彪如此用兵的用意何在?首先,有助于應對突發情況。其次,有多少士兵,有多大能力就打多大仗。在此評估過程中,林彪是把隊伍分成了兩部分:一是預備隊,不到萬不得已不能動用;二是扣除預備隊后可用于第一批參戰的部隊。有多大能力打多大仗主要指對手中可用于第一批參戰的士兵數量做一個合理評估,考慮到敵我兵力對比、將會出現的傷亡預估等情況。再次,預備隊的留有與否及留有的多少直接決定戰場指揮員的心理壓力大小。
面對即將打響的“交易戰爭”,作為戰場指揮員的操作者應該如何合理分配手中資源呢?根據資金管理總體原則的指導,應做到如下幾點。
1.將資金分成兩部分,永遠不滿倉操作
將二成資金作為預備金,八成作為可動用的資金。二成資金可以保證緊急情況下加倉救場急用;八成資金用來進行獲利操作,可以保證獲取足夠的收益。如此分配是通過數學計算得來的:以100萬元初始資金進行計算,股價10元,不計操作成本來看,如果是三成預備資金,則無法保證獲利率。八成資金獲利率為10%時,總資金收益率是8%,即資金增加到108萬元;八成資金按5個點止損原則,則損失總資金4%,資金減少到了96萬元,按10個點止損,則損失總資金8個點,資金減少到了92萬元。
二成預備資金,當8%的資金損失達到8個點時,即資金減少到了92萬元時,股價下跌了8個點,到達了一個支撐位置(9.2元),會有反彈發生,則200 000/9.2元=21 739股,共持有101 739股,平均成本在9.82元,損失率約為6.3%。股價反彈0.5倍則會在9.6元,此時平倉,總損失22 382元,約為2.2個點的損失。如果開始時全倉,則9.6元平倉,損失是40 000元;如果二成預備金不動用,則損失是32 000元;如果是一成預備資金,則在9.2元加倉買入時,共可買10 869股,共持有100 869股,平均成本在9.91元,反彈到9.6元平倉,則損失是30 260元。
2.根據不同操作階段特點分配可動用資金,在初始建倉階段不宜投入過多
如圖10.1所示為2014年8月20日到2015年4月27日沙鋼股份(002075)運行圖。
圖10.1 資金分配
由圖可知:
· 此股在2015年1月26日跳空向上突破短期橫盤震蕩區間,標志著第二個建倉時點出現了;此時處于資金分配中的后續建倉階段,可據具體個股運行情況進行一個適當比例地再次投入,但也應注意風險,原因同上面所講,其并未有效突破2014年11月24日的大陽線階段高點6.08元,并未完全確認此輪上升是一段新的波段上升行情;
· 2015年1月29日出現了放量突破后的縮量回踩,此時可在分時底點進行加倉操作;最大倉位可以為可動用資金的全部;不宜投入過多,最多投入總資金的三成,即可動用資金的四成左右。
在后續建倉階段,根據不同情況進行加倉操作,沒有一個具體的指導比例,一切以最壞情況下的可承受范圍為準。但此時,最大加倉倉位為全部可動用資金,前提是能承受住最大的可能的損失。
此階段的資金投入是比較難的一個部分。投入過多面臨心理壓力;投入過少對下步的優勢成本取得有影響。所以在資金管理中,此項內容是最考驗應用者綜合素質的。
心理承受能力、選股能力和分時買賣能力等,皆在此階段進行直觀性的檢驗,特別是選股能力和介入能力,所以對基礎知識和確定波段空間的內容,交易者應該熟練掌握并多多應用于實踐當中,在實踐中有一個檢驗,而不應只是簡單地看過。
3.預備金的使用
· 行情按預想情況發展:只有在所持倉位明顯獲利,再次加倉后總成本不會大幅提高的前提下才可以動用;
· 行情與預期情況相反:前期建倉資金處于被套情況下,且趨勢向壞的方向發展,則在用預備金救場的過程中必須堅持:能不用就不用,用則必在重要支撐確認反彈的情況下。
之所以如此謹慎是因為面對敗勢,救不好場反而會賠了夫人又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