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場行情走勢底部的矛盾、陷阱和交易原則
admin

圖3-8 上證指數從2007年9月到2008年12月的日K線圖
A股在歷史上有7個大底,雖然形態各異,環境不同,但有兩點是相同的,第一是出現前所未有的資金面變革,從而形成資金底。歷史上無論是著名的998點,還是1664點,都有非常明確的貨幣政策方面的變革,分別是匯改、股改帶來的大量資金和4萬億元經濟刺激計劃,所以說這往往是判斷底部成色與真假的關鍵。其實,這個也很好理解,之所以一系列的筑底失敗,就說明市場本身存在問題,而持續的下跌又導致市場想要逆轉下跌趨勢必須要付出更大的代價,而股市中只有資金能夠改變股價和指數,那么想要完成之前無法完成的筑底,必然是出現之前沒有出現的資金面利好,變革越大,筑底成功的幾率越大,僅此而已。
第二是熱點主線要經歷一次轉型,即從初期超跌反彈的短線題材股,轉向構筑中期大底需要的持續穩健型價值藍籌股,只有經歷這樣的轉型之后,才能夠吸引場外中長線資金持續入市,從而帶來更多的賺錢效應,將市場托起。對股市底部的理解,筆者在《股市錢規則》中從資金、賺錢效應和反彈主線等角度均做了詳細的分析。本節中,筆者將從兩個全新的角度幫助股民認識股市底部,即從股指期貨時代底部構成的機制以及從股民角度談如何進行底部操作與博弈,這樣既可避免底部的陷阱與誤區,又能夠有針對性地展開底部的操作。不僅要從思維上進行全新的認識,也要從謀略上進行科學的底部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