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股精髓 最優選股方法學習與介紹
admin
很顯然,兩種方式各有優劣,如圖3-18。“自上而下”選股的優勢在于以下三點:時效性更強,因為其是從當下的市場資金動態特點出發,找尋當下出現牛股價值的個股;成功率更高,其是從市場趨勢和相關價值點進行個股的挖掘,各類因素的配合會讓牛股的成色更高,最重要的是其挖掘的是牛股群,而不是單一的個股,這樣大大提升了股民選股的成功率;操作性更強,自上而下的過程中,采用的都是固定的股市規律與機制,可反復利用,且有據可查,買賣有了固定的法則,提高了操作效率。自上而下的劣勢在于:初期有門檻,即初期需要一定的基礎知識和功課的累積,需要有一定量的精力消耗,需要嚴格地按照操作的流程進行操作,這兩點看上去不算是劣勢,但我們要知道對很多股民來說紀律性差和惰性強是弱點,而“自上而下”選股方式的初期,恰恰需要股民做一些不能馬上見效的工作,需要了解整個股市運行的機制,需要搜索股市動態,需要按照步驟進行一步步的分析,做出計劃,但這樣的好處是隨著股民在操作過程中的積累,每次消耗的時間會越來越少,很多功課做一次往往就可反復利用。比如在第二章的投資品種篇中,筆者給大家分析過很多板塊內個股的股性,對于這些只需做一次功課就能使用多次。提到任何板塊馬上就知道其板塊內短線個股有哪些,適合波段操作的個股有哪些,長線品種又是哪些。因此“自上而下”的選股是一個熟練工種,其不會產生太大的瓶頸,一旦度過了初期的門檻就會非常順暢,由于其成功率在于股民自身知識的儲備,積累的經驗越多,未來獲得的財富也就越多,其可靠度很強。

圖3-18 “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選股方式的優勢與劣勢
“自下而上”的選股優勢也有三點:上手比較容易,幾乎沒有門檻,任何股民都可做到,只要選擇一只個股即可;操作簡單,根據個人喜好和價值點進行選股,沒有固定的模式,甚至可直接對所有上市的個股進行逐一的翻看,找尋自己喜歡的個股;選股方式對其他因素的依賴度低,此類選股不需要太多考慮其他因素,一切都是從個股出發,忽略大盤,忽略板塊,只抓個股。但劣勢也非常明顯:由于沒有門檻,導致其穩定性差,缺乏可復制性,選股成功具有較高的偶然性和不確定性,即便是同一只個股,不同的環境以及不同的概念要素都會有不同的走勢,更何況其起點是不同的個股,往往給股民帶來困惑。特別是在“自下而上”的選股過程中,股民只是從個股角度出發挖掘概念,對整個市場大環境很容易忽視,這是非常大的風險,很容易因為市場趨勢和環境的改變造成規避不及時而虧損,又因為缺乏相關機制而深套。最大的一個劣勢是股民很容易迷茫,選擇個股后,不知道究竟什么時候能夠成為熱點,是該買,還是該賣。由于個股本身走勢具有隨意性,往往一個突然的消息和傳聞就能影響走勢,而股民本身對于相關消息的獲得又不夠及時,所以這種方式到了后期很難提高,因為相關因素都并不是股民可把握的,這是股民使用此類選股模式最大的困惑。
再更具體地舉例,比如年報板塊,很多股民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選股法博弈重組、高送轉、業績高增長等概念。當然通過對公司調研,對相關消息分析來博弈個股,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但此處有兩個關鍵的問題,其一是很難將成功復制,每次操作都是個案,而不能進行有效的經驗積累;其二是在消息獲取方面,股民總是后知后覺,如當得到高送轉、高增長的公告時,個股早就已經漲了一段時間,或者已經漲停,沒有太多追高的機會。而此時“自上而下”選股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例如筆者的“年報實戰系統”就是先從市場趨勢入手,利用每年1~4月份中固定時間的固定事件及存在年報行情的條件,分析資金和年報板塊特點。對于年報板塊資金的炒作更多的是依靠業績,而能夠呈現板塊大面積個股都快速增長的,必然是依靠過去一年政策熱點而受惠的行業,這就是確立的一個選股依據。關于消息方面的選股入口,選擇了每年1月首個交易日公告提示的年報第一批個股,從中結合其他要素分析當年的年報板塊群,再選擇具體的個股,以這樣自上而下層層挖掘的方式,筆者連續在博客以公開方式選擇出來了2008年年報之軍工板塊,2009年年報之電子元器件板塊,2010年年報之化工化纖板塊等諸多的牛股群。
通過這樣的對比,我們又一次感覺到了兩種選股方式的不同,“自上而下”更注重市場環境,這樣有利于挖掘牛股群,同時可進行復制性的贏利,問題在于其需要一定的功課積累,在把握大機會的同時,對局部小的個股機會把握不夠;而“自下而上”的方式,其更多地是以發現布局較為零散的機會為主,一旦碰到相關價值個股,即刻就可展開操作而不需要進行更多對環境等方面的思考,但劣勢也很明顯,就是很多時候沒有固定的選股步驟,有可遇不可求的尷尬,類似巴菲特當年碰到了可口可樂,感覺這樣好的公司股價如此之低就進行投資,為其持續獲得了大額利潤,但隨后十幾年間再也沒有找到過第二個可口可樂,反而有不少嘗試均以失敗告終。
再舉一個例子,那就是次新股。蘇寧電器是所有股民操作次新股時都希望模仿的案例(2004年7月21日上市時股價只有30元,到2007年10月復權價站上1300元,創造了次新股上市漲幅最大,復權價上1000元速度最快等諸多的歷史記錄),而想要挖掘類似蘇寧電器這樣的個股,只有“自下而上”選股方式才行,需要對上市公司進行深入的調研,東方銅牛網http://m.qqmoo.cn/對公司的贏利模式、規模擴張等方式進行獨到的分析才可。問題是這對股民的研究分析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普通股民難以慧眼識珠,雖然仍有大量新股上市,但再也沒有過這樣的個股出現,再度暴露了可復制性差的特點,或許股民可以用“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聊以自慰,但這個概率還是太小了。采取“自上而下”的策略,雖然未必能夠挖掘蘇寧電器第二,但能夠挖掘穩定的、成周期的次新股機會。這樣挖掘出來的次新股沒有任何的概念,也不需要對其進行更多基本面的分析,只需考慮市場趨勢以及次新股上市的時間周期,把握成規模的次新股。由此把握了從2006年11月中旬開始的威爾泰、云南旅游、粵水電、江山化工、宏潤建設、遠光軟件、華峰氨綸、景興紙業、黑貓股份等一批次新股行情,還有2008年10月的伊立浦、拓維信息、恩華藥業、大東南、西儀股份、浙富股份、陜天然氣等,2010年6月的廣聯達、漢森制藥、天虹商場、康盛股份、科倫藥業、貴州百靈、凱撒股份、云南鍺業等,以及2011年2月的南方軸承、杭州重工、杭鍋股份、惠博普等(如圖3-19所示)。

圖3-19 幾個不同時段次新牛股走勢圖匯總
總結一下,我們可以發現,在投資歷史上堅持從上到下投資策略的成功者是最多的,也是比較穩妥的一種策略,雖然其具備很大的挑戰性,但是一旦正確地把握了這種規律,投資者將會相對比較輕松,沒有從下到上做投資那么累,也不需要頻繁地去換手。尤其是在當下A股市場,上市公司數量越來越多,必須要進行自上而下的梳理,才能有清晰的選股思路。如果總是進行自下而上的選股,很多時候不僅時間成本輸不起,而且每次面對的都是數千只的個股,誘惑多、困難多、選擇難,也很容易出錯。最為關鍵的是股民想要獲得可復制性的盈利,就必須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將各種因素確定后反復地使用。
當然自下而上也有很多的優勢,我們可以將其作為一種補充的選股方式,主要應用于兩處,其一,在進行純粹的短線博弈時,操控博弈的就是概率,所以短線選股多用“自下而上”的方式,選擇快速上漲和放量的強勢個股;其二就是經過長期的積累和跟蹤,發現某些熟悉的公司出現非常大的變革時,也可進行專門的博弈。需要注意的是,自下而上的選股方式由于入門簡單,很多股民經常使用,因此在使用過程中,一旦出現了較好的贏利,股民就應該將其記錄下來,嘗試進行一些專門的操作,累計足夠的素材,然后嘗試利用“自上而下”的選股方式將這樣的贏利模式固定下來,開發出自己的贏利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