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选91热在线观看-国产精选经典三级小泽玛利亚-国产精选莉莉私人影院-国产精选一区-亚洲成a人在线播放www-亚洲成年

客服 |
手機網(wǎng)
格雷厄姆網(wǎng)網(wǎng)站歡迎您!
廣告
主頁 > 股票 > 大學股票 > 正文

股票交易次數(shù)決定了贏利程度(深度解讀)

2024-06-28 17:15 來源:未知 作者: admin
分享到
關(guān)注格雷厄姆網(wǎng)在線:
在線咨詢:
  • 掃描或點擊關(guān)注格雷厄姆網(wǎng)在線客服

   關(guān)于操作次數(shù),股民往往存在很多誤區(qū),比如說短線操作誤區(qū)、T+0誤區(qū)、追求操作次數(shù)與收益最大化誤區(qū)等,這些直接影響到了股民的贏利,而很多時候正是因為這些誤區(qū)導致股民將贏利變成了虧損,甚至是深套。因此能夠解決上述誤區(qū),那么在買賣操作時機方面,股民也會有更深的理解。總結(jié)起來主要是以下三個要點:
   1.操作不在于多,在于精!
   面對同樣的股市,很多時候看上去差不多的操作,但最后結(jié)果往往會大相徑庭,這是為何?就是源于贏利模式主導股民財富的多與少。很多股民認為一味地提高成功率,一味地增加操作的次數(shù)就能夠獲得財富,這其實是非常大的誤區(qū),筆者可以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計算,如圖4-14所示。

4-14 贏利模式?jīng)Q定股民的財富

   此處再度選取五類股民的贏利模式,即新股民、稍有經(jīng)驗股民、老股民、精英股民與股市大師。而為了計算方便,在此我們并不考慮復利效應和機會成本,只是單純計算每次操作。為體現(xiàn)其長期的操作,選取1萬元為每次操作的資金(即無論之前操作結(jié)果如何,每次操作的資金量都為1萬元),而操作次數(shù)定義為100次,10%以下定義為小額虧損和贏利的數(shù)值,而50%以上定義為大額虧損和贏利的數(shù)據(jù),為了體現(xiàn)贏利模式的神奇,特意在此將所有人群的操作成功率統(tǒng)一設定為50%,這樣一來就可真正體現(xiàn)贏利模式的作用。通過結(jié)果對比,首先,我們發(fā)現(xiàn)在同樣的操作成功率面前,結(jié)果差別非常大,而且這還沒有摻雜類似復利、機會成本和資金運用等諸多問題。其次,我們也可以理解股民的虧損怪圈,并不是因為操作成功率不高,而是股民沒有建立風險控制機制,同時在操作類型選擇的思路上也存在問題,在這樣的局面下股民越是努力操作,虧損越多,而虧損越多越要操作,結(jié)果就是始終處于怪圈之中。所以股民要想真正解套自己,就需要從這個層面進行改變,否則就是成功率再高,在這樣贏利模式的束縛下最好的結(jié)果也僅是處在盈虧邊緣。

   最后,從賺錢這個層次上看,股民平時總是對一些股市大師的操作感到莫名其妙,如巴菲特、索羅斯、羅杰斯等成功投資大家,有些時候他們看上去很保守,蟄伏于債券市場,博弈那些收益率并不怎么高卻很穩(wěn)定的固定收益類產(chǎn)品;有些時候卻又非常積極,動輒幾十億美元、上百億美元去收購實業(yè)公司;有些時候看到市場明明還有一段機會卻提前離場;有些時候明明感覺到市場依然還有些未知因素,而他們卻已經(jīng)開始對一整條行業(yè)鏈進行了布局。
   其實這是源于我們沒有真正理解他們的贏利模式,這里有兩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源于他們資產(chǎn)實在是非常龐大,運作起來需要時間,一旦市場和其他資金知曉,他們就將失去最佳的買賣機會,所以就必須要做到“靜如處子,動如脫兔”,很多時候處于一種冷靜觀察的狀態(tài),去觀察市場和其他群體的弱點,然后通過點穴的方式,快速投入資金以獲得最大的利潤。這樣在某一個時段來看,似乎他們的收益率并不高,而從較長的時間段來看,他們卻是市場的大贏家。另一方面,大資金本身就具有巨大的影響力,而這就是其優(yōu)勢,不僅可以通過收購來獲得利潤,通過自身影響力的廣告的影響力,而這就是其優(yōu)勢,不僅可以通過收購來獲得利潤,通過自身影響力的廣告效應,也能夠帶來其他資金的追捧,從而提高收益。比如說我們時常能夠在市場中聽到的巴菲特概念股就是如此,所以很多時候大資金會大張旗鼓地越地進行收購,目的就是營造一種場勢,引發(fā)其他資金的跟風;再比如說A股市場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匯金增持、大股東增持、基金公司自購基金增持等皆是這樣的行為。對于普通股民來說,雖然我們無法直接復制這些投資大師的操作,但很多思路卻可以借鑒,比如很多老股民,一旦建立起來了自己良好的贏利模式,就要有充分的自信,敢于去執(zhí)行,哪怕在某一個階段不如別人,但如果堅持下來,隨著時間的推移,贏利模式的優(yōu)勢會加速明顯。
   綜合總結(jié)一下,通過上述分析,股民應該對操作有了新的感悟——操作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很多時候為了運用好的贏利模式,要放棄一些小的操作,甚至是看上去能夠帶來收益的操作,這并不是股民能力不行,而是以大局為重。1月份是資金最寬松的時間,而在12月份由于年底資金結(jié)算和業(yè)績考核的因素,資金本身的壓力會比較大,所以股民在12月中下旬很難博弈到好的收益,倒不如順勢回籠資金,對一年的操作進行總結(jié),同時準備開始進行對年報板塊的博弈,做好相關(guān)功課。看上去這段時間由于減少操作似乎在收益方面沒有太多提高,但這樣的操作避免了被套,也能夠給即將開始的年報板塊操作預留充足的空間。而“年報實戰(zhàn)操作系統(tǒng)”年均復合增長率能夠達到30%~50%以上,這是非常可觀的。此外還有一年中固定會出現(xiàn)的“次新股行情”、“價格顯露會暴漲”、“逆向把握重組機會”系統(tǒng)的應用,為了能夠使用這些優(yōu)秀贏利模式構(gòu)筑的系統(tǒng),就需要減低一些操作的頻率,為其預留空間。表面上好像是操作機會減少了,實際上卻是能夠取得更好的財富效果。筆者常說“思路決定收益,策略決定操作”,說的就是該點。股民操作的目的就是為了實現(xiàn)財富,并不是操作本身,因此一切都要以實現(xiàn)最終的財富為目標。此外,還有一點就是股民越是頻繁切換操作,越能說明操作思路和模式與市場不符合,應不斷地修正方向,在很多時候當與市場取得良好的契合度時,會進入到一種“勻速前進”的狀態(tài),達到無為而治的效果。
   2.操作不在于全,在于理!
   很多股民總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如何把握買入的低點?如何把握賣出的高點?如何做好波段,從而將利益最大化?如何做好倉位的分配?其實這些問題暗藏了很多的誤區(qū)與陷阱,最關(guān)鍵的就是上述所有問題都不是由股民決定,而是由股市走勢和規(guī)律來決定。比如說買入的低點與高點,如果狹義地看,那就是股價的低點與高點,低點是在下跌中形成的,卻要通過一波上漲才能確定,同樣高點也是通過一波下跌確定,這樣從形成機制上就已經(jīng)讓股民很難把握了。再加之市場交易存在很多的不確定因素,尤其是在交投特別活躍和稀少的情況下,盤面很容易出現(xiàn)大幅的波動,也就使得低點和高點出現(xiàn)的未知因素較多,很難真正精確把握。若從廣義的買賣操作中的低點和高點分析,這個博弈相對簡單,也就是說在其重新進入上升趨勢后確定低點,然后以此為標準確立博弈低點區(qū)間,這樣的操作雖然穩(wěn)健,但注定不可能將利潤最大化。
   因此將利潤最大化的想法,本身就有一定的問題,它在將股民推向一個矛盾的境界之中。比如說狹義的利潤最大化,就是在最低點買入、最高點賣出,在前面分析了,最低點在下跌中出現(xiàn),而最高點在上漲中出現(xiàn),但注定最高最低點只有一個,那么期間出現(xiàn)的所謂低點都是騙局,一旦股民企圖博弈利潤最大化而在下跌狀態(tài)買入,那么被套幾率是非常大的。我們可以舉例說明下,不必選取熊市中持續(xù)下跌的走勢,僅僅選取平時振蕩市行情,以上證指數(shù)2010年二季度走勢為例(如圖4-15)。在這波下跌中,每次長陰過后都會有2~3天的陽線,甚至不乏中長陽線出現(xiàn),股市中也不斷地有人說這就是最低點了,但隨后我們看到的是持續(xù)的下跌,哪怕到了最后構(gòu)筑了平臺,卻依然還不是最低點,最終砸到了2319點,什么是低點,如何把握?只有到了隨后一波反彈開始,我們才能夠確定低點。包括前面介紹的2011年二季度的走勢,人們都認為2610點是低點,但最后一波持續(xù)的破位,幾乎在30分中就直接跌到了2500點,隔天又砸到了2437點,因此博弈低點一旦失敗,代價是非常慘痛的。如果在熊市中就很可能在幾天內(nèi)讓你的資產(chǎn)縮水達到50%,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因此股民千萬不要養(yǎng)成去博弈市場最低點的習慣,那樣就是將自己推入深淵。在選股問題上,筆者常說那些持續(xù)創(chuàng)新低和走弱的個股不要碰,并不是說此類個股不會漲,而是說其隨后下跌的概率很大,尤其是持續(xù)破位下跌的概率很大。即使股民博弈成功了,其得到的利潤也不多,但一旦失敗損失的本金則很多,這樣博弈得不償失,還不如退而求其次,選擇那些在下跌中,持續(xù)放量并能夠?qū)⒌忘c抬高的個股,這樣博弈成功的概率更大,而且還可以將前面的低點作為止損、止盈位,更有利于操作。

4-15 上證指數(shù)從2010年4月到2010年8月的日K線圖

   那么博弈高點是否就沒有這么大的風險呢?表面上看博弈高點比低點買入安全些,至少不會深套,只是賣早了而已,但其副作用比較大。因為總是去博弈賣出的高點,很容易造成操作思路上的混亂。但如今股民很可能因為一個盤中的沖高行為或僅僅是漲幅過大就輕易地中斷操作而賣出,而當發(fā)現(xiàn)博弈錯誤后又很可能會盲目地買回,這樣一連串的問題就會導致忽略市場風險,也將本來條理清晰的操作思路變得混亂起來。如果在平時還好,一旦在牛市,很容易白白錯過很多的機會,一旦市場轉(zhuǎn)弱,就會進入到前面贏利模式中提到的虧損怪圈中。因此筆者還是建議股民,不要輕易地改變賣出法則,還是應該理性地從市場風險控制機制出發(fā),去進行個股的賣出操作,賣出操作的意義就是讓風險停止,而不是追求所謂的高點。
說到倉位的分配,筆者的認識可能和大家不同。筆者認為倉位的把握也不是由股民決定的,而是由市場走勢與股民預期和計劃的契合度決定,市場的系統(tǒng)風險決定一小部分。如果股民制定的計劃和預期設想得到了股市的驗證,而股市本身又沒有出現(xiàn)大的系統(tǒng)性風險時,那么此時任何的加倉行為,甚至滿倉都不過分;假如股市走勢已經(jīng)證明股民買入依據(jù)不對,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被套情形,這就是一種警示,此時要停止一切買入操作行為,及時反思錯誤的根源,必要的話要減倉或清倉規(guī)避風險;此外在市場出現(xiàn)了比較極端的走私貨之后,在沒有確定市場真正穩(wěn)定前,至少應該在一段時期內(nèi)保持半倉以上的現(xiàn)金,一方面是規(guī)避風險,此時市場是處于一種失控狀態(tài),沒人預料會發(fā)生什么,另一方面是提高自己操作的主動性,為后面操作預留空間。換句話說,當你對自己的買入依據(jù)非常有把握的時候,可以直接重倉,但此時相關(guān)風險控制就需要跟進,一旦做錯及時糾正;而對自己的買入依據(jù)不是很有把握,那么就采取試探性的買入,當市場走勢一步步體現(xiàn)當初預期時再逐步加倉也不晚;而當股指出現(xiàn)系統(tǒng)風險時,股民就應該快速做出決斷,將倉位降下來,因為市場出現(xiàn)了我們控制不了的因素,與其任人宰割,不如主動退出以自保,畢竟對于股民來說面對風險和市場大跌,只有減低倉位才是應對的唯一辦法。股市沒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救自己。
   總結(jié)上述三點誤區(qū)可以發(fā)現(xiàn),股市沒有所謂的利益最大化,那只是一個傳說而已。很多股民經(jīng)常會以所謂的短多中空、短空長多等作為操作的依據(jù),表面上這是在擴大利潤,似乎市場的利潤都要博弈到,其實這是給自己制造麻煩,因為這些很容易讓股民做出自相矛盾的操作,明知道后面有利于空頭,要下跌,卻要去博弈一個短線的買入操作;明明短線賣出了就可以規(guī)避風險了,卻要筑底去博弈大行情,結(jié)果最后連股民自己也搞不清是買還是賣了。真正的操作,應該是根據(jù)市場趨勢做出一個比較明確的判斷。如果你看空后市就應堅定地持幣觀望,等待市場趨勢改變,穩(wěn)定后再去博弈。雖然放棄了短線操作的機會,是個損失,但真正的目的是為了規(guī)避風險,以追求更大的操作機會,同時本身短線博弈的就是概率,誰也無法保證短線就會成功。操作周期越短的操作,其行情的隨意性越大,很可能一個傳聞和隔夜的政策變動就會改變一切。為了沒有保證的蠅頭小利而喪失未來操作的機會,并不劃算。因此股民操作盡量是在確定一個方向后,執(zhí)行一種明確的操作,這樣配套的選股、止損止盈機制都會非常清晰。如果股民自己都混亂了,進行前后矛盾的操作,那么無異于自己挖坑自己跳,被套和深套的結(jié)局自然順理成章。
   因此股民應該明白一點,我們普通股民注定不是市場行情的決定者和改變者,僅只是一個跟隨著,在很多時候讓出來一部分空間給那些所謂的“高手”與“大師”們,自己反而能夠獲得更大的操作機會與贏利空間,何樂而不為呢?因此股市操作追求的不是面面俱到,而是“理”。博弈屬于我們的那一份利潤就足夠了。同時財富不可能靠一次操作獲得,而是靠持續(xù)的贏利積累起來,既然是長期,何必一葉障目失去整片森林的美好呢。
   3.操作不在于己,在于勢!
   究竟是誰來決定操作,例如選擇短、中、長線操作,選擇T+0操作,選擇止損出局等?表面上看是股民在選擇,實際上真正的決定者是股市和投資品種本身。在本書第一章筆者介紹短線與長線的意義時也講過,決定操作時間有三點:市場環(huán)境、投資品種的贏利模式、資金的時限性與贏利模式,也就是說股市給了我們相關(guān)的機會,我們僅僅需要根據(jù)上述要素進行對應的操作即可。股市是決定者,股民是跟隨者,為什么要強調(diào)該點呢?就是在操作中我們可以去預測行情,但絕對不可能去創(chuàng)造行情。有一句話叫做“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fā)笑”,可在股市中演變?yōu)?ldquo;股民一預測,股市就發(fā)笑”。之所以這樣說,是源于在國內(nèi)市場,機構(gòu)、媒體、券商等很多時候都是以唱為主旋律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源于A股長時間處于只有做多才能贏利,尤其是進入股指期貨時代后,很多股民依然無法直接參與做空模式,導致股民還是對做多充滿無限的期待。另一方面也是為迎合交易所、券商、IPO上市公司利益鏈條等一批以市場交易量為基礎賺錢的“交易成本怪圈”受益群體。這些群體都是需要有聲音唱多去引入資金來贏利的。因此我們看到了,一旦進入到牛市,幾乎所有的機構(gòu)和媒體都成為了“股神”,而一旦到了熊市,“股神”馬上就變成了“黑嘴”,所有的唱多都成為了陷阱。所以在股市中,人們就總結(jié)出來了,“股民一預測,股市就發(fā)笑”的諺語。
   當然這里并不是說,股民不該思考,不該預測,而是說股民往往把自己的預測當成了客觀事實。后市可能的交易走勢是無限多個,但真正的走勢只能是一個,無論大概率、小概率事件,只要發(fā)生了就是客觀事實,股民必須去遵從,大到我們看到歷史上2007年的“5·30”;2008年金融危機引發(fā)的歷史大熊市;2009年8月整整1個月的持續(xù)大跌潮;2010年4月16日股指期貨上市標的指數(shù)定位過高引發(fā)的做空潮;2011年8月開始的美債危機。每一個事件看上去都是那么的突然,但能怎么樣呢?一旦出現(xiàn)了股民就得接受。小到個股方面也是如此,很容易受到突發(fā)事件的影響而快速走高與快速走低。比如說雙匯股份(如圖4-16),在2010年3月19日因重組消息而突然停牌,停牌前資金幾乎沒有任何察覺,量能也沒放大,隨后復牌連續(xù)大漲。而時間到了2011年3月15日,隨著“央視3·15”對該公司“痩肉精”事件曝光,引發(fā)股價在當天午后突然大跌。兩次都是無法提前預知的突發(fā)事件,但結(jié)果卻是天壤之別,一只個股尚且如此,那么A股總計3000多個投資品種會發(fā)生什么,真的是沒人能夠說清楚,所以股民一定要順勢而為。我們可以進行分析,目的是準備好相關(guān)的對策,但并不可以去改變和創(chuàng)造行情。

4-16 雙匯發(fā)展從2010年3月到2011年8月的日K線圖

   很多股民非常熱衷T+0,認為這樣很自由,又可以買,又可以賣。但真的如此嗎?筆者認為股民的T+0方式是非常差的習慣,因為股民所謂的T+0就是單純對單一個股進行買賣操作。而A股本身T+1的模式?jīng)Q定了當天買入的股份,有兩個危險的時間段,一個是買入后被凍結(jié)的時間,市場出現(xiàn)任何情況也難以操作;另一個是第二天早盤一旦低開就意味著之前買入的股票被套。此外,這種T+0也是一種矛盾的模式,明明賣出是規(guī)避風險卻要買入,而買入看多卻要賣出,表面上是拿到一些短線波動的利潤,而實際上一旦做錯就意味著大幅虧損,就如同前面“要點一”中所介紹的,成則博小利,虧則是深套,非常不理智,而且這樣操作無疑是在增加交易成本,真正受益的是交易所和券商。其實資金真正進行的T+0操作是ETF套利模式,即通過特殊的機制,將當天買入的股票通過其他模式賣出或置換出去,這樣避開了T+1模式下個股鎖定期無法操作的風險,而并不是股民那樣的T+0。此外包括市場突然出現(xiàn)大跌,以及突發(fā)利空時,千萬不要進行T+0的波段操作,正確做法就是君子不立危墻之下,盡快離場和減倉才是明智。所以,從以上這些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市場中真正決定操作的是股市本身,而不是股民。股民可以做出各種預測和計劃,但目的是為了順應行情,一旦行情出現(xiàn)變化,股民應該及時修改去順應股市,而不是說以僥幸心理認為股市會順應股民,因此操作不在于“己”(股民),而在于“理”(股市的規(guī)律與股市走勢的客觀性)。



廣告

熱門搜索

相關(guān)文章

廣告
|大學股票 頻道

股票交易次數(shù)決定了贏利程度(深度解讀)

admin

|
   關(guān)于操作次數(shù),股民往往存在很多誤區(qū),比如說短線操作誤區(qū)、T+0誤區(qū)、追求操作次數(shù)與收益最大化誤區(qū)等,這些直接影響到了股民的贏利,而很多時候正是因為這些誤區(qū)導致股民將贏利變成了虧損,甚至是深套。因此能夠解決上述誤區(qū),那么在買賣操作時機方面,股民也會有更深的理解。總結(jié)起來主要是以下三個要點:
   1.操作不在于多,在于精!
   面對同樣的股市,很多時候看上去差不多的操作,但最后結(jié)果往往會大相徑庭,這是為何?就是源于贏利模式主導股民財富的多與少。很多股民認為一味地提高成功率,一味地增加操作的次數(shù)就能夠獲得財富,這其實是非常大的誤區(qū),筆者可以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計算,如圖4-14所示。

4-14 贏利模式?jīng)Q定股民的財富

   此處再度選取五類股民的贏利模式,即新股民、稍有經(jīng)驗股民、老股民、精英股民與股市大師。而為了計算方便,在此我們并不考慮復利效應和機會成本,只是單純計算每次操作。為體現(xiàn)其長期的操作,選取1萬元為每次操作的資金(即無論之前操作結(jié)果如何,每次操作的資金量都為1萬元),而操作次數(shù)定義為100次,10%以下定義為小額虧損和贏利的數(shù)值,而50%以上定義為大額虧損和贏利的數(shù)據(jù),為了體現(xiàn)贏利模式的神奇,特意在此將所有人群的操作成功率統(tǒng)一設定為50%,這樣一來就可真正體現(xiàn)贏利模式的作用。通過結(jié)果對比,首先,我們發(fā)現(xiàn)在同樣的操作成功率面前,結(jié)果差別非常大,而且這還沒有摻雜類似復利、機會成本和資金運用等諸多問題。其次,我們也可以理解股民的虧損怪圈,并不是因為操作成功率不高,而是股民沒有建立風險控制機制,同時在操作類型選擇的思路上也存在問題,在這樣的局面下股民越是努力操作,虧損越多,而虧損越多越要操作,結(jié)果就是始終處于怪圈之中。所以股民要想真正解套自己,就需要從這個層面進行改變,否則就是成功率再高,在這樣贏利模式的束縛下最好的結(jié)果也僅是處在盈虧邊緣。

   最后,從賺錢這個層次上看,股民平時總是對一些股市大師的操作感到莫名其妙,如巴菲特、索羅斯、羅杰斯等成功投資大家,有些時候他們看上去很保守,蟄伏于債券市場,博弈那些收益率并不怎么高卻很穩(wěn)定的固定收益類產(chǎn)品;有些時候卻又非常積極,動輒幾十億美元、上百億美元去收購實業(yè)公司;有些時候看到市場明明還有一段機會卻提前離場;有些時候明明感覺到市場依然還有些未知因素,而他們卻已經(jīng)開始對一整條行業(yè)鏈進行了布局。
   其實這是源于我們沒有真正理解他們的贏利模式,這里有兩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源于他們資產(chǎn)實在是非常龐大,運作起來需要時間,一旦市場和其他資金知曉,他們就將失去最佳的買賣機會,所以就必須要做到“靜如處子,動如脫兔”,很多時候處于一種冷靜觀察的狀態(tài),去觀察市場和其他群體的弱點,然后通過點穴的方式,快速投入資金以獲得最大的利潤。這樣在某一個時段來看,似乎他們的收益率并不高,而從較長的時間段來看,他們卻是市場的大贏家。另一方面,大資金本身就具有巨大的影響力,而這就是其優(yōu)勢,不僅可以通過收購來獲得利潤,通過自身影響力的廣告的影響力,而這就是其優(yōu)勢,不僅可以通過收購來獲得利潤,通過自身影響力的廣告效應,也能夠帶來其他資金的追捧,從而提高收益。比如說我們時常能夠在市場中聽到的巴菲特概念股就是如此,所以很多時候大資金會大張旗鼓地越地進行收購,目的就是營造一種場勢,引發(fā)其他資金的跟風;再比如說A股市場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匯金增持、大股東增持、基金公司自購基金增持等皆是這樣的行為。對于普通股民來說,雖然我們無法直接復制這些投資大師的操作,但很多思路卻可以借鑒,比如很多老股民,一旦建立起來了自己良好的贏利模式,就要有充分的自信,敢于去執(zhí)行,哪怕在某一個階段不如別人,但如果堅持下來,隨著時間的推移,贏利模式的優(yōu)勢會加速明顯。
   綜合總結(jié)一下,通過上述分析,股民應該對操作有了新的感悟——操作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很多時候為了運用好的贏利模式,要放棄一些小的操作,甚至是看上去能夠帶來收益的操作,這并不是股民能力不行,而是以大局為重。1月份是資金最寬松的時間,而在12月份由于年底資金結(jié)算和業(yè)績考核的因素,資金本身的壓力會比較大,所以股民在12月中下旬很難博弈到好的收益,倒不如順勢回籠資金,對一年的操作進行總結(jié),同時準備開始進行對年報板塊的博弈,做好相關(guān)功課。看上去這段時間由于減少操作似乎在收益方面沒有太多提高,但這樣的操作避免了被套,也能夠給即將開始的年報板塊操作預留充足的空間。而“年報實戰(zhàn)操作系統(tǒng)”年均復合增長率能夠達到30%~50%以上,這是非常可觀的。此外還有一年中固定會出現(xiàn)的“次新股行情”、“價格顯露會暴漲”、“逆向把握重組機會”系統(tǒng)的應用,為了能夠使用這些優(yōu)秀贏利模式構(gòu)筑的系統(tǒng),就需要減低一些操作的頻率,為其預留空間。表面上好像是操作機會減少了,實際上卻是能夠取得更好的財富效果。筆者常說“思路決定收益,策略決定操作”,說的就是該點。股民操作的目的就是為了實現(xiàn)財富,并不是操作本身,因此一切都要以實現(xiàn)最終的財富為目標。此外,還有一點就是股民越是頻繁切換操作,越能說明操作思路和模式與市場不符合,應不斷地修正方向,在很多時候當與市場取得良好的契合度時,會進入到一種“勻速前進”的狀態(tài),達到無為而治的效果。
   2.操作不在于全,在于理!
   很多股民總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如何把握買入的低點?如何把握賣出的高點?如何做好波段,從而將利益最大化?如何做好倉位的分配?其實這些問題暗藏了很多的誤區(qū)與陷阱,最關(guān)鍵的就是上述所有問題都不是由股民決定,而是由股市走勢和規(guī)律來決定。比如說買入的低點與高點,如果狹義地看,那就是股價的低點與高點,低點是在下跌中形成的,卻要通過一波上漲才能確定,同樣高點也是通過一波下跌確定,這樣從形成機制上就已經(jīng)讓股民很難把握了。再加之市場交易存在很多的不確定因素,尤其是在交投特別活躍和稀少的情況下,盤面很容易出現(xiàn)大幅的波動,也就使得低點和高點出現(xiàn)的未知因素較多,很難真正精確把握。若從廣義的買賣操作中的低點和高點分析,這個博弈相對簡單,也就是說在其重新進入上升趨勢后確定低點,然后以此為標準確立博弈低點區(qū)間,這樣的操作雖然穩(wěn)健,但注定不可能將利潤最大化。
   因此將利潤最大化的想法,本身就有一定的問題,它在將股民推向一個矛盾的境界之中。比如說狹義的利潤最大化,就是在最低點買入、最高點賣出,在前面分析了,最低點在下跌中出現(xiàn),而最高點在上漲中出現(xiàn),但注定最高最低點只有一個,那么期間出現(xiàn)的所謂低點都是騙局,一旦股民企圖博弈利潤最大化而在下跌狀態(tài)買入,那么被套幾率是非常大的。我們可以舉例說明下,不必選取熊市中持續(xù)下跌的走勢,僅僅選取平時振蕩市行情,以上證指數(shù)2010年二季度走勢為例(如圖4-15)。在這波下跌中,每次長陰過后都會有2~3天的陽線,甚至不乏中長陽線出現(xiàn),股市中也不斷地有人說這就是最低點了,但隨后我們看到的是持續(xù)的下跌,哪怕到了最后構(gòu)筑了平臺,卻依然還不是最低點,最終砸到了2319點,什么是低點,如何把握?只有到了隨后一波反彈開始,我們才能夠確定低點。包括前面介紹的2011年二季度的走勢,人們都認為2610點是低點,但最后一波持續(xù)的破位,幾乎在30分中就直接跌到了2500點,隔天又砸到了2437點,因此博弈低點一旦失敗,代價是非常慘痛的。如果在熊市中就很可能在幾天內(nèi)讓你的資產(chǎn)縮水達到50%,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因此股民千萬不要養(yǎng)成去博弈市場最低點的習慣,那樣就是將自己推入深淵。在選股問題上,筆者常說那些持續(xù)創(chuàng)新低和走弱的個股不要碰,并不是說此類個股不會漲,而是說其隨后下跌的概率很大,尤其是持續(xù)破位下跌的概率很大。即使股民博弈成功了,其得到的利潤也不多,但一旦失敗損失的本金則很多,這樣博弈得不償失,還不如退而求其次,選擇那些在下跌中,持續(xù)放量并能夠?qū)⒌忘c抬高的個股,這樣博弈成功的概率更大,而且還可以將前面的低點作為止損、止盈位,更有利于操作。

4-15 上證指數(shù)從2010年4月到2010年8月的日K線圖

   那么博弈高點是否就沒有這么大的風險呢?表面上看博弈高點比低點買入安全些,至少不會深套,只是賣早了而已,但其副作用比較大。因為總是去博弈賣出的高點,很容易造成操作思路上的混亂。但如今股民很可能因為一個盤中的沖高行為或僅僅是漲幅過大就輕易地中斷操作而賣出,而當發(fā)現(xiàn)博弈錯誤后又很可能會盲目地買回,這樣一連串的問題就會導致忽略市場風險,也將本來條理清晰的操作思路變得混亂起來。如果在平時還好,一旦在牛市,很容易白白錯過很多的機會,一旦市場轉(zhuǎn)弱,就會進入到前面贏利模式中提到的虧損怪圈中。因此筆者還是建議股民,不要輕易地改變賣出法則,還是應該理性地從市場風險控制機制出發(fā),去進行個股的賣出操作,賣出操作的意義就是讓風險停止,而不是追求所謂的高點。
說到倉位的分配,筆者的認識可能和大家不同。筆者認為倉位的把握也不是由股民決定的,而是由市場走勢與股民預期和計劃的契合度決定,市場的系統(tǒng)風險決定一小部分。如果股民制定的計劃和預期設想得到了股市的驗證,而股市本身又沒有出現(xiàn)大的系統(tǒng)性風險時,那么此時任何的加倉行為,甚至滿倉都不過分;假如股市走勢已經(jīng)證明股民買入依據(jù)不對,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被套情形,這就是一種警示,此時要停止一切買入操作行為,及時反思錯誤的根源,必要的話要減倉或清倉規(guī)避風險;此外在市場出現(xiàn)了比較極端的走私貨之后,在沒有確定市場真正穩(wěn)定前,至少應該在一段時期內(nèi)保持半倉以上的現(xiàn)金,一方面是規(guī)避風險,此時市場是處于一種失控狀態(tài),沒人預料會發(fā)生什么,另一方面是提高自己操作的主動性,為后面操作預留空間。換句話說,當你對自己的買入依據(jù)非常有把握的時候,可以直接重倉,但此時相關(guān)風險控制就需要跟進,一旦做錯及時糾正;而對自己的買入依據(jù)不是很有把握,那么就采取試探性的買入,當市場走勢一步步體現(xiàn)當初預期時再逐步加倉也不晚;而當股指出現(xiàn)系統(tǒng)風險時,股民就應該快速做出決斷,將倉位降下來,因為市場出現(xiàn)了我們控制不了的因素,與其任人宰割,不如主動退出以自保,畢竟對于股民來說面對風險和市場大跌,只有減低倉位才是應對的唯一辦法。股市沒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救自己。
   總結(jié)上述三點誤區(qū)可以發(fā)現(xiàn),股市沒有所謂的利益最大化,那只是一個傳說而已。很多股民經(jīng)常會以所謂的短多中空、短空長多等作為操作的依據(jù),表面上這是在擴大利潤,似乎市場的利潤都要博弈到,其實這是給自己制造麻煩,因為這些很容易讓股民做出自相矛盾的操作,明知道后面有利于空頭,要下跌,卻要去博弈一個短線的買入操作;明明短線賣出了就可以規(guī)避風險了,卻要筑底去博弈大行情,結(jié)果最后連股民自己也搞不清是買還是賣了。真正的操作,應該是根據(jù)市場趨勢做出一個比較明確的判斷。如果你看空后市就應堅定地持幣觀望,等待市場趨勢改變,穩(wěn)定后再去博弈。雖然放棄了短線操作的機會,是個損失,但真正的目的是為了規(guī)避風險,以追求更大的操作機會,同時本身短線博弈的就是概率,誰也無法保證短線就會成功。操作周期越短的操作,其行情的隨意性越大,很可能一個傳聞和隔夜的政策變動就會改變一切。為了沒有保證的蠅頭小利而喪失未來操作的機會,并不劃算。因此股民操作盡量是在確定一個方向后,執(zhí)行一種明確的操作,這樣配套的選股、止損止盈機制都會非常清晰。如果股民自己都混亂了,進行前后矛盾的操作,那么無異于自己挖坑自己跳,被套和深套的結(jié)局自然順理成章。
   因此股民應該明白一點,我們普通股民注定不是市場行情的決定者和改變者,僅只是一個跟隨著,在很多時候讓出來一部分空間給那些所謂的“高手”與“大師”們,自己反而能夠獲得更大的操作機會與贏利空間,何樂而不為呢?因此股市操作追求的不是面面俱到,而是“理”。博弈屬于我們的那一份利潤就足夠了。同時財富不可能靠一次操作獲得,而是靠持續(xù)的贏利積累起來,既然是長期,何必一葉障目失去整片森林的美好呢。
   3.操作不在于己,在于勢!
   究竟是誰來決定操作,例如選擇短、中、長線操作,選擇T+0操作,選擇止損出局等?表面上看是股民在選擇,實際上真正的決定者是股市和投資品種本身。在本書第一章筆者介紹短線與長線的意義時也講過,決定操作時間有三點:市場環(huán)境、投資品種的贏利模式、資金的時限性與贏利模式,也就是說股市給了我們相關(guān)的機會,我們僅僅需要根據(jù)上述要素進行對應的操作即可。股市是決定者,股民是跟隨者,為什么要強調(diào)該點呢?就是在操作中我們可以去預測行情,但絕對不可能去創(chuàng)造行情。有一句話叫做“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fā)笑”,可在股市中演變?yōu)?ldquo;股民一預測,股市就發(fā)笑”。之所以這樣說,是源于在國內(nèi)市場,機構(gòu)、媒體、券商等很多時候都是以唱為主旋律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源于A股長時間處于只有做多才能贏利,尤其是進入股指期貨時代后,很多股民依然無法直接參與做空模式,導致股民還是對做多充滿無限的期待。另一方面也是為迎合交易所、券商、IPO上市公司利益鏈條等一批以市場交易量為基礎賺錢的“交易成本怪圈”受益群體。這些群體都是需要有聲音唱多去引入資金來贏利的。因此我們看到了,一旦進入到牛市,幾乎所有的機構(gòu)和媒體都成為了“股神”,而一旦到了熊市,“股神”馬上就變成了“黑嘴”,所有的唱多都成為了陷阱。所以在股市中,人們就總結(jié)出來了,“股民一預測,股市就發(fā)笑”的諺語。
   當然這里并不是說,股民不該思考,不該預測,而是說股民往往把自己的預測當成了客觀事實。后市可能的交易走勢是無限多個,但真正的走勢只能是一個,無論大概率、小概率事件,只要發(fā)生了就是客觀事實,股民必須去遵從,大到我們看到歷史上2007年的“5·30”;2008年金融危機引發(fā)的歷史大熊市;2009年8月整整1個月的持續(xù)大跌潮;2010年4月16日股指期貨上市標的指數(shù)定位過高引發(fā)的做空潮;2011年8月開始的美債危機。每一個事件看上去都是那么的突然,但能怎么樣呢?一旦出現(xiàn)了股民就得接受。小到個股方面也是如此,很容易受到突發(fā)事件的影響而快速走高與快速走低。比如說雙匯股份(如圖4-16),在2010年3月19日因重組消息而突然停牌,停牌前資金幾乎沒有任何察覺,量能也沒放大,隨后復牌連續(xù)大漲。而時間到了2011年3月15日,隨著“央視3·15”對該公司“痩肉精”事件曝光,引發(fā)股價在當天午后突然大跌。兩次都是無法提前預知的突發(fā)事件,但結(jié)果卻是天壤之別,一只個股尚且如此,那么A股總計3000多個投資品種會發(fā)生什么,真的是沒人能夠說清楚,所以股民一定要順勢而為。我們可以進行分析,目的是準備好相關(guān)的對策,但并不可以去改變和創(chuàng)造行情。

4-16 雙匯發(fā)展從2010年3月到2011年8月的日K線圖

   很多股民非常熱衷T+0,認為這樣很自由,又可以買,又可以賣。但真的如此嗎?筆者認為股民的T+0方式是非常差的習慣,因為股民所謂的T+0就是單純對單一個股進行買賣操作。而A股本身T+1的模式?jīng)Q定了當天買入的股份,有兩個危險的時間段,一個是買入后被凍結(jié)的時間,市場出現(xiàn)任何情況也難以操作;另一個是第二天早盤一旦低開就意味著之前買入的股票被套。此外,這種T+0也是一種矛盾的模式,明明賣出是規(guī)避風險卻要買入,而買入看多卻要賣出,表面上是拿到一些短線波動的利潤,而實際上一旦做錯就意味著大幅虧損,就如同前面“要點一”中所介紹的,成則博小利,虧則是深套,非常不理智,而且這樣操作無疑是在增加交易成本,真正受益的是交易所和券商。其實資金真正進行的T+0操作是ETF套利模式,即通過特殊的機制,將當天買入的股票通過其他模式賣出或置換出去,這樣避開了T+1模式下個股鎖定期無法操作的風險,而并不是股民那樣的T+0。此外包括市場突然出現(xiàn)大跌,以及突發(fā)利空時,千萬不要進行T+0的波段操作,正確做法就是君子不立危墻之下,盡快離場和減倉才是明智。所以,從以上這些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市場中真正決定操作的是股市本身,而不是股民。股民可以做出各種預測和計劃,但目的是為了順應行情,一旦行情出現(xiàn)變化,股民應該及時修改去順應股市,而不是說以僥幸心理認為股市會順應股民,因此操作不在于“己”(股民),而在于“理”(股市的規(guī)律與股市走勢的客觀性)。




大學股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毛片特级毛片国产 | 91精品91久久久久久 | 欧洲精品一区二区 | 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 免费一级欧美大片久久网 | 国产欧美另类久久久品 | 成人国产精品 |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 | 自由成熟的性色视频 | 亚洲最新永久观看在线 |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 | 国产极品美乳尤物在线观看 | 在线亚洲一区二区 | 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国产联合 |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第一区 | 男人把大ji巴放进男人免费视频 | 免费视频网站一级人爱视频 | 中文字幕天堂 | 2021年最新久久久视精品爱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tv | 亚洲综合综合在线 | 日本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免费7 |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己满十八小 | 在线精品国产成人综合第一页 |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手机在线 | 成人手机看片 | 最近在线中文字幕免费版 | www.91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第一区 | 欧美极品jiizzhd欧美 | 欧美性在线播放 | 欧美小说图片视频 | 真人毛片免费全部播放完整 |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区一区二区 | 日本在线 | 中文 | 国产v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v片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精品v在线播放观看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tv | www在线视频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