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股法的基礎是基本面分析、技術分析、股票定價理論等。
如何選擇股票
對投資者來說,選股是進入股票市場真正開始股票投資操作的第一步,什么樣的股票才是好股票呢?一般來說,選好股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1.基本面分析選股,包括宏觀經濟和行業背景分析,政策面分析,公司經營管理狀況和公司財務狀況分析。
2.技術分析選股,包括技術指標分析,K線分析,盤口分析,趨勢分析等。
3.分析市場特點和其它技巧選股,包括不同行情選股,分析市場熱點,分析黑馬股特點,上市新股特點等。
我們將在后面的章節中分別詳細論述。
股票投資是一種集遠見卓識、淵博的專業知識、智慧和實戰經驗于一體的風險投資。選擇股票尤為重要,投資者必須仔細分析,獨立研判。
選股要遵循的原則
1.利益原則
利益原則是選擇股票的首要原則,投資股票就是為了獲得某只股票為自己投入的資金帶來長期回報或者短期價差收益。投資者必須從這一目標出發,克服個人的地域觀念或性格偏好,進行投資品種的選擇。無論這只股票屬于什么板塊,什么行業,凡是能夠帶來豐厚收益的股票就是最佳的投資品種。
2.現實原則
股票市場變幻莫測。上市公司的情況每年都在發生各種變化,熱門股和冷門股的概念也可以因為各種情況出現轉換。因此,選擇股票主要看投資品種的現實表現,上市公司過去的歷史、經營業績和市場表現只能作為投資參考,而不能作為選擇的標準。投資者沒有必要抱定一種觀念,完全選擇自己過去喜愛的投資品種。
3.短期收益和長期收益兼顧的原則
從取得收益的方式來看,股票上的投資收益有兩種:第一種主要是從價格變動中為投資者帶來的短期價差收益;第二種是從上市公司和股票市場發展帶來的長期投資收益。完全進行短期投機謀取價差收益,有可能錯過一些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品種;相反.如果全部從長期收益角度進行投資,則有可能錯過市場上非常有利的投資機會。因此,投資者選股的時候,應該兼顧這兩種投資方式,以便最大程度地增加自己的投資利潤。
4.相對安全原則
股票市場中所有的股票都具有一定的風險,要想尋求絕對安全的股票是不現實的。但是,投資者還是可以通過精心選擇,來回避那些風險太大的投資品種。對廣大中小投資者來說,在沒有確切消息的情況下,一般不要參與問題股的炒作,應該選擇相對安全的股票作為投資對象,避開有嚴重問題的上市公司。比如:
(1)有嚴重訴訟事件糾紛、公司財產被法院查封的上市公司。
(2)連續幾年出現嚴重虧損、債務纏身、資不抵債、即將破產的上市公司。
(3)弄虛作假、編造虛假業績騙取上市資格、配股、增發的上市公司。
(4)編造虛假中報和年報誤導投資者的上市公司。
(5)有嚴重違規行為、被管理層通報批評的上市公司。
(6)被中國證監會列入摘牌行列的特別處理公司。
上述公司和一般被特別處理(ST)的上市公司不同,它們不完全是經濟效益差,往往有嚴重的經營和管理方面的問題,投資這些股票有可能受牽連而蒙受經濟上的重大損失。
參與炒作這些股票的投資者,在這些上市公司通過資產重組獲得生機之后有可能獲得較好的收益。但是,如果這些上市公司在這方面的嘗試失敗,最終就會被中國證監會摘牌,停止交易,投資者所投入的資金也面臨著血本無歸的危險。總體上看,這些股票的風險太大,廣大中小投資者對此要有清醒的認識。
選股的八個依據
市場上有千萬種股票,任何一個投資者即使有雄厚的資金,也不可能同時購買市場上的所有股票。如何選擇風險小、收益大的股票進行投資,實在是一件難事。對于資金數量不多的小額投資者而言,在眼花繚亂的大量股票中選擇好投資對象,就更為不易。正因為如此,便有“選股如選美”的感嘆。但是,選股并非毫無策略可言,下述方法可謂選股之真諦。
1.根據公司業績選股
公司業績是股價變動的根本力量。公司業績優良,其股價必將穩步持續上升,反之則會下降。因此,長線投資者應主要考慮公司業績進行選股。衡量公司業績的最主要指標是每股盈利及其增長率。根據我國公司的現狀,一般認為每股稅后盈利0.8元以上且年增長率在25%以上者,具有長期投資價值。
2.根據經濟周期選股
不同行業的公司股票在經濟周期的不同階段,其市場表現大不一樣。有的公司對經濟周期變動的影響極為敏感。經濟繁榮時,公司業務發展很快,盈利也極為豐厚;反之,經濟衰退時,其業績也明顯下降。另一類公司受經濟繁榮或衰退的影響則不大,繁榮時期,其盈利不會大幅上升,衰退時期亦無明顯減少,甚至還可能更好。因此,在經濟繁榮時期,投資者最好選擇前一類股票;而在經濟不景氣或衰退時,最好選擇后一類股票。
3.根據每股凈資產值選股
每股凈資產值即股票的“含金量”,它是股票的內在價值,是公司即期資產中真正屬于股東的且有實物或現金形式存在的權益,它是股價變動的內在支配力量。通常情況下,每股凈資產值必須高于每股票面值,但通常低于股票市價,因為市價總是包含了投資者的預期。在市價一定的情況下,每股凈資產值越高的股票越具有投資價值。因此,投資者應選擇每股凈資產值高的股票進行投資。如果市價低于每股凈資產值,其投資價值極高。當然,凈資產值低而市價也低的股票,也可適當選擇。
4.根據股票市盈率選股
市盈率是一個綜合性指標,長線投資者可以從中看出股票投資的翻本期,短線投資者則可從中觀察到股價的高低。一般來說,應選擇市盈率較低的股票。但市盈率長期偏低的股票未必值得選擇,因為它可能是不活躍、不被大多數投資者看好的股票,而市場永遠是由大眾行為決定的,因此,其價格也很難攀升。至于市盈率究竟在何種水平的股票值得選擇,并無絕對標準。從我國目前經濟發展和企業成長狀況來看,市盈率在20左右不算高。
5.根據股票的市場表現選股
股票的凈資產是股票市場表現的基礎,但兩者并非完全對應,即凈資產值高的股票,其市價不一定都有良好的表現,與相同或相近的股票,其市價可能有較大差異。因此,對短線投資者而言,市場價格如何變動,即其波動幅度大不大,上升空間廣不廣,亦是選股的重要依據。一般來說,短線操作者最好選擇那些短期內有較大上升空間或市價波動幅度大的股票,這些股票提供的短期獲利機會較大。
6.根據個人情況選股
大多數投資者常對某些股票有所偏好,這可能是因為對這類股票的公司業務較熟悉,或是對這類股票的個性較易駕馭,或是操作起來得心應手,等等。根據個人情況選股時,要全面考慮自己的資金、風險、心理、時間、知識等方面的承受能力。比如,有的股票經常大起大落、變動無常,就不宜于被在上述方面承受能力不強的投資者選擇。
7.根據股價漲幅超前與否選股
通常同一行業中最好的兩三只股票會有強勁的走勢,而其他的股票則步履維艱。前者被稱為“領導股”,后者便是所謂的“同情股”。 “領導股”也是漲幅超前股,是投資者應選擇的對象。如何發現這些“領導股”呢?一個簡易的方法是股票相對價格強度測定法。所謂“相對價格強度”,是指某種股票在一定時期內漲價幅度與同期的股價指數或其他股票的漲價幅度的比值。通常認為,相對價格強度在80以上的股票極具選擇價值。
8.根據多頭市場的四段行情選股
多頭市場的行情走勢通常可分為四段行情:
第一段行情為股價急升行情,整個市場的升幅極大,通常占整個多頭行情的50%。在這段行情內,大多數股票從空頭市場過度壓抑的水準下反彈時,幾乎所有的股票都會上漲。在這期間可以試進高風險股票。當空頭市場轉向,公司破產的威脅減少,這類股票會回復到較正常的水準,其升幅將有優良的表現。
第二段行情也是相當有利的,股價指數的升幅超出整個多頭行情的25%。通常,在這段行情中,成長股開始有好的表現。投資者普遍看出經濟發展的未來美景,并且尋找參與成長的方式。在這種投資氣候里,成長股會更快地升高價位,此時的績優成長股走勢也相當好,其可能漲幅比股價指數還要高。因此.在這一段行情內,最好選擇成長股的績優股。
第三段行情的漲幅明顯較小,一般少于整個多頭行情的25%,而且只有極有限的股票繼續上升。對這段行情的可能策略是:慢慢賣出次等成長股,轉移部分資金用于具有在多頭市場里維持價位能力的績優成長股,以及購進那些能在未來經濟困境中特別獲益的順應大勢的股票。總之,此段行情內必須開始對空頭市場作準備。
第四段行情是多頭市場即將完結的行情,此時該漲的股票都已漲得差不多,只有績優成長股以及可在經濟困境中獲利的少數股票,才可能繼續上升,因此,這段行情的選股是最困難的,通常這時應是準備撤離市場的時候。但空頭市場究竟何時來臨很難確定,故此時全部清盤未必明智,最佳的保障辦法是維持某些績優成長股,而不要空倉。
看股性選股
股性也就是股票的個性,市場上通常用一定時期內一只股票股價的波動特性來衡量該股股性是否活躍。一般來說,股性取決于企業經營狀況、分紅派息方式、股本結構、題材是否豐富、二級市場供求程度以及地域特性等方面的因素。
(1)從企業的經營狀況看,可分為強勢股和弱勢股。所謂強勢股,即氣勢超過一般的股票。在一段時期經營業績優良的個股必然是強勢股。當大勢處于跌勢時,強勢股往往跌幅甚微,甚至持穩不墜;當大勢處于盤整階段時,強勢股能保持堅挺;當大盤處于升勢時,強勢股上漲沖擊力總是最強的,而弱勢股則恰恰相反。可見,選股要選強勢股。
(2)從分紅派息方式看,如果一個公司既有較強的股本擴張能力,盈利又能跟上股本擴張的速度,則投資者不僅可以獲得股價波動的利潤,而且能獲得穩定的投資收益。一般來說,從資本公積、稅后利潤等財務指標能判斷股票的配送潛力。但每個公司在分紅派息上有不同的方式:有些公司雖有盈利,卻吝于派息,或派息但不愿送紅股;有些公司雖少盈利,卻大肆分紅,分光吃光;有些公司比較穩健,分紅派息適中,以保證公司長期的成長性。因此,分紅派息特性對一個公司股價的影響非常重要。我們在選股時,要分析公司分紅派息的特性。
(3)從股本結構看,流通盤的大小對股性的影響非常大。一般來說,小盤股有利于主力莊家控盤,籌碼收集時間也相對短一些。在多頭市場下,小盤績優股尤其受到主力青睞,在這種情況下,主力進出也比較容易。而對于大盤股來說,如果業績不佳,長期無主力資金光顧,則可能造成股性呆滯,即使偶爾有較好的表現,也不過是主力調控大盤指數的工具,不宜做中長期投資。
在中國股市中,上市公司的地域性非常明顯。川股、湘股、京股等都是股市中投資者熟悉的地域概念。西藏、新疆等邊遠地區的股票股性一般也比較活躍。有些股票經常在跌市中最先見底,升市中最先見頂;有些股票則僅在大盤漲升末段稍有表現,這就是股票的股性。我們如果能夠捉摸到每一種股票的不同特征,那么,在選股中獲勝的把握就會高一些。
當然,一只股票的股性并非一成不變的。一只股性很活的股票,有可能因為主力重倉持有而長期居高不下,股性因主力無法出局而變得呆滯,對于這類股票,投資者應敬而遠之。
選股要選明星股
投身風云變幻的股市遇到的首要問題,就是如何選擇股票。選中一只好的股票,并在合適的時機買入,無疑將令你獲得豐厚的利潤。
那么,什么樣的股票才是好股票?什么樣的股票才能帶來豐厚的利潤呢?現在的明星股和具有明星股潛力的黑馬股、成長股等都是你的首要選擇。
美國著名投資大師巴菲特將其選股策略概括為“尋找超級明星股”。“我們始終在尋找那些業務清晰易懂、業績持續優異、由能力非凡并且為股東著想的管理層來經營的大公司。這種目標公司并不能充分保證我們投資盈利(我們不僅要在合理的價格上買人,而且我們買入的公司的未來業績還要與我們的估計相符),但是這種投資方法——尋找超級明星股——給我們提供了走向真正成功的唯一機會。”
具體而言,巴菲特認為符合10個選股準則的股票才是他心目中十全十美的超級明星股。
1.超級長期穩定業務
“經驗表明,盈利能力最好的企業,經常是那些現在的經營方式與5年前甚至10年前相比幾乎完全相同的企業”。
2.超級經濟特許權
“城堡似的堅不可摧的經濟特許權正是企業持續取得超額利潤的關鍵所在。”一項經濟特許權的形成,來自于具有以下特征的產品或服務:①它是顧客需要或者希望得到的;②被顧客認定為找不到類似的替代品;③不受價格上的管制。以上三個特點的存在,將會體現為一個公司能夠對其所提供的產品與服務進行主動提價,從而賺取更高的資本報酬率。
3.超級持續競爭優勢
“對于投資者來說,關鍵不是確定某個產業對社會的影響力有多大,或者這個產業將會增長多少,而是要確定所選擇企業的競爭優勢,更重要的是這種優勢的持續性。那些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具有很強競爭優勢的企業能為投資者帶來滿意的回報。”
4.超級明星經理人
“我們持續受惠于這些所持股公司的超凡出眾的經理人。他們品德高尚、能力出眾、始終為股東著想,我們投資這些公司所取得的非凡投資回報,恰恰反映了這些經理人非凡的個人品質。”
5.超級資本配置能力
“我們從來不看什么公司戰略規劃,我們關注而且非常深入分析的是公司資本配置決策的歷史記錄。一旦成為CEO,他們需要承擔新的責任,他們必須進行資本配置決策,這是一項至關重要的工作。”
6.超級產品盈利能力
“真正能夠讓你投資賺大錢的公司,大部分都有相對偏高的利潤率,通常它們在業內有最高的利潤率。”
7.超級權益資本盈利能力
“對公司經營管理業績的最佳衡量標準是,能否取得較高的權益資本收益率,而不是每股收益的增加。”
8.超級留存收益盈利能力
“在這個巨大的股票拍賣場中,我們的工作是選擇具有如下經濟特性的企業:每1美元的留存收益最終能夠轉化為至少1美元的市場價值。”
9.超級內在價值
“內在價值盡管模糊難辨卻至關重要,它是評估投資和企業的相對吸引力的唯一合理標準。……內在價值可以簡單地定義為:它是一家企業在其存續期間可以產生的現金流量的貼現值。”
10.超級安全邊際
“我們在買入價格上堅持留有一個安全邊際。如果我們計算出一只普通股的價值僅僅略高于它的價格,那么我們不會對買入它產生興趣。我們相信這種安全邊際準則——本·格雷厄姆尤其強調這一點——是投資成功的基石。”
黑馬股、成長股等股票雖然現在不被人看好、不被人推崇,但是將來會成為眾人關注的明星股,投資這種后來者居上的股票無疑也是明智之舉。其實,選股的過程就是投資價值發現的過程,一個好的選股者就是一個好的投資價值發現者。發現超級明星股既需要正確的方法和工具,也需要耐心和等待。一旦找到了心儀許久的珍寶,就要果斷地擁有它,因為它來之不易。
本文由東方銅牛網股票知識小編編輯,轉載 選股法常用的有哪些? 請注明文章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