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選股,選擇成長潛力股票方法
(一)選成長股需要關注的十要素
選潛力成長股應注重其基本條件。在股票歷史中,“潛力股”在被人發現之前,往往像滄海遺珠,被埋沒在眾多股票中。而當上市公司潛質顯露時,股價往往翻抬數倍,甚至十幾倍。這顯然不屬投機范疇,初級市場有這種機會,成熟市場也仍有這種機會。
股民在選股時,要注意以下10個方面的情況。
(l)公司主營業務突出。將資金集中在專門的市場、專門的產品或提供特別的服務和技術上;而此種產品或技術基本被公司壟斷,其他公司很難插足投入,是優質股。而那些產品和技術在市場上競爭能力不強,還把資金分散投入,看到哪樣產品賺錢即轉向投入,毫無公司本身應具有的主營特色,更無法對產品和技術進行壟斷,就很難成為“明日之星”。
(2)產品和技術投入的市場具有美好燦爛的發展前景。選股時,對市場前景進行前瞻的研判是必不可少的。比如,世界電腦市場的龐大需求使美國股票“IBM”和“蘋果”成為當時的“明日之星”。香港因為人煙稠密,加上地產發展商的眼光,使地產上市公司利潤和股價不斷上升。
(3)上市公司規模小或股本結構不大。由于股本小,擴張的需求強烈,適宜大比例地送配股,也使股價走高后因送配而除權,在除權后能填權并為下一次送配做準備。如此周而復始,股價看似不高,卻已經翻了數倍。
(4)上市公司所經營的行業不容易受經濟周期所影響。上市公司所經營的行業不但在經濟增長的大環境中能保持較高的增長率,而且也不會因為宏觀經濟衰退而輕易遭淘汰。
(5)公司經營靈活。生產工藝創新,尤其是在高科技范圍,它們比其他的公司有高人一籌的生產技巧,容易適應社會轉變所帶來的影響。
(6)公司肯花大力氣進行新技術研究和創新。肯花錢或有能力不斷發展新產品,始終把研究和發展新技術和新產品放在公司重要地位。如此,公司才有能力抵御潛在的競爭對手,使自己產品不斷更新而立于不敗之地。
(7)公司利潤較高或暫不高,但由于發展前景可觀而有可能帶來增長性很高的潛在利潤。這一條對發現“明日之星”十分重要,因為利潤增長性比高利潤的現實性更為重要,動態市盈率的持續預期降低比已較低的市盈率更為吸引人。
(8)公司的股本結構應具有流通盤小、總股本不太大的特質。總股本中持有部分股份的大股東應保持穩定,大股東實力較強對公司發展具有促進作用,甚至有帶來優質資產的可能。
(9)公司仍未被大多數人所認識。雖然有人聽說過公司名稱,但大多數投資者都不知道該公司的股本結構、潛質、經營手法、生產技巧和利潤潛力等,太出名或已經被投資者廣泛知道的上市公司不可能成為“明日之星”
(10)股市行情初起時股價應不高。至少應在中、低價股的范圍內尋找,因為從幾元的股票翻倍至數十元較容易,而幾十元股票要漲到數百元則對大眾心理壓力較大。
(二)從政策扶持的行業中選股
在國民經濟中,產業是一個企業團體,在這個企業團體中,各成員企業由于其產品(包括有形產品和無形產品)在很大程度上的可相互替代性而處于一種彼此緊密聯系的狀態之中,并且由于產品可替代性的差異而與其他的企業團體相區別。
各個產業的發展有很大的差別。一些產業蒸蒸日上,另一些產業日漸沒落;一些產業的增長與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保持同步,一些產業的增長高于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另一些產業的增長則低于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正是由于這些現象的存在,投資者在選擇適當的產業進行投資時,就有必要對產業進行有效的分類和分析研究。
投資股票要正確理解國家的產業政策,把握投資機會。自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在日本“產業政策指導下的市場經濟”模式的影響下,產業政策成了我國政府經濟部門指導和管理經濟的重要手段,對我國社會經濟的運行產生了深刻影響。政府通過確定重點產業和重點企業,集中優惠政策予以支持,促使其優先發展,從而帶動整個經濟結構的良性調整。
國家對某一產業的扶植或限制,常常意味著這一產業有更多更快的發展機會,或者被封殺了發展的空間,而且國家的產業政策往往是在對產業結構發展的方向和各產業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的基礎上作出并實施的,因而具有顯著的導向作用。在把握產業結構演進趨勢的基礎上正確理解國家的產業政策是掌握證券市場主流行情的關鍵。
由于產業生命周期各階段的風險和收益狀況不同,各產業的相對業績和地位也不斷發生變化,一些產業產生并高速成長,而另一些產業則日漸沒落。作為證券投資者其目的就是要在盡可能小的風險條件下獲取最大的收益,因此,處于產業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產業在股票市場上的表現也有較大的差異。
(三)緊盯藍籌股和龍頭股
1.藍籌股
國外對藍籌股的定義是“收益的穩定性和行業的持續增長性”。具體來說,它是指具有穩定的業績和優厚的分紅,行業前景光明,在所屬的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具有較大的市場占有率和市場影響力的大盤股。這里要強調的是,藍籌股既不同于一般的大盤股,因為國內許多大盤股都是過去盲目的股本擴張所導致,在業績增長上存在顯著的波動性,在公司治理上也缺乏完善性,所以,一般大盤股的投機價值遠甚于其投資價值;也不等同于傳統意義上的績優股。關于績優股,我們這一代中國股民見得太多了。十多年來,滬深股市中的績優股,一年績優、二年績平、三年績差的現象比比皆是,以往投資績優股的股民大多嚴重被套。因此,在滬深股市中所謂的績優股未必有什么真正的投資價值。
按照藍籌股的標準,藍籌股至少需要滿足以下四個條件。
(l)盤子較大,屬于航空母艦,而“小舢板”是難以挑起大梁的。
(2)低市盈率、主營業務突出,且公司在該行業中占據主導地位。
(3)具有較強的分紅能力,每年都能給股東滿意的回報。
(4)公司所處的行業正處于成長期,行業景氣度高。
毋庸諱言,在現階段的中國股市中完全符合上述標準的藍籌股確實很難尋覓,但是在滬深股市發展的某一段時期,和藍籌股標準大致相符的一些準藍籌股仍然可以找到。比如,2007年金融股、汽車股行情的崛起,在市場中十分搶眼。那么,為什么金融股、汽車股的行情會拔地而起呢?依照一般的分析是很難解釋的,而這種崛起只有把它放在藍籌股的背景下才能夠看到更廣闊的空間。
金融股等準藍籌股行情的崛起,使人不禁想到1996年那段時期準藍籌股深發展( 000001)的杰出表現。1996年年初深發展雖跌破6元,但它在大盤處于極度低迷的情況下卻獨自上揚,以致當時幾乎所有的市場輿論都認為這種上揚是沒有意義的,可是隨著深發展的反復持續上揚,大盤終于形成了一輪波瀾壯闊的大牛市行情。在那一輪大牛市中,深證成指漲了5倍,上證指數漲了2倍。因此,藍籌股不但具有引領行情的作用,而且上漲的力度也是最可觀的。
2.龍頭股
所謂龍頭股,主要是指同類股票中,業績好、效益佳、產品和研發能力都處于領先位置,具有極強的競爭力的股票。龍頭股在市場中的表現,是上漲時沖鋒陷陣在先,回調時抗跌,能夠起到穩定軍心作用的“旗艦”。龍頭股通常有大資金介入背景,有實質性題材或業績提升為依托。如深市中的金融龍頭股深發展( 000001)、地產龍頭股萬科A(000002)等。
龍頭股在股市中的作用猶如領頭羊。當龍頭股上漲時,能帶動同一板塊或同一概念、甚至相鄰概念的股票跟著上漲;如其回調,也導致板塊其他股票跟著回落。龍頭股能通過對板塊的影響而間接影響大盤指數的漲跌,形成板塊效應或熱點效應。
例如深發展在深市就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既是領頭羊,也是風向標。在盤整行情中,只要深發展上漲,其他金融股大都會跟著上漲,甚至深圳本地股也會跟著上漲。龍頭股的效應是相乘效應,具有一呼百應的號召力。
龍頭股通常是集團化資金大舉介入的股票,對大盤走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有主力的特別關注,往往風險小,而漲幅大,是短線上佳品種。
在每輪牛市行情中,領漲龍頭股那一飛沖天,天馬行空的走勢總是令眾多投資者熱血沸騰。每一輪行情總有一輪行情的靈魂,龍頭品種總是出現在那些最時髦的概念中。
因此,投資者在選股過程中應盡可能選擇龍頭股。除了熱點板塊、龍頭股外,還可以關注正處于拉升期的個股與板塊,關注板塊的輪換,在熱點板塊呈現明顯的疲態之后,應立刻退出,耐心等待下一個熱點板塊出現。所以,要對當前市場正在炒作的熱點板塊進行研判,這個熱點能維持多久?潛在的朦朧題材是否被充分挖掘?在此基礎上分析下一個熱點會在哪里出現,然后介入其龍頭股就能收到較好的效果。各行業都有其龍頭股,投資者在選股時可多加考慮。
本文由東方銅牛網股票知識小編編輯,轉載 怎么選股,選擇成長潛力股票方法 請注明文章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