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甲、乙、丙合伙開一股份公司,分成100股,甲50股,乙30股,丙20股。公司經營的不錯,蒸蒸日上,丁知道后正好手里有一筆錢,也想入股這家公司,于是三兄弟決定增加公司發行的股票。
原先是100股,增加到130股,把這多出來的30股賣給丁,這就是增發。增發后原有股東的持股比例降低了,比如甲原先50/100占一半,現在50/130就不到一半了,所以并不是每個股東都很喜歡搞。
02
增發的兩種形式
一種是非定向增發,公開向大眾發行。上面例子中說的,多出來的30股,只要出的起錢,誰買都行。
另一種是定向增發,不公開出售股票,私下已經約定好,只賣給特定人。
別看就一個公開一個非公開,兩種增發公布消息后,股價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03
非定向增發
非定向增發的股票,原則上定價一般不低于停牌前20個交易日的均價,或者前1個交易日股票均價。因為是面對全體股票參與者出售,為保證股票能賣出去,大都會比當前股價便宜一些。
申購要走和打新一樣的程序,人多了要抽簽。比如某20元的股票,增發價是19.2,要是申購成功,只要高于19.2就賣,因為不賣的話,其他申購套利的人也會搶著賣。但這對之前成本大于等于20元持股的人來說就是倒霉。
看著跟坑股東似的吧?
沒錯,就是明擺著坑現在的股東!所以,非定向增發這幾年在A股很少了,因為這事在任何市場任何時期都是毫無疑問的利空。不但對自己公司的股價是一記重錘,要是圈的錢太多,對整個行業甚至整個市場都是炸彈。
幸好監管機構也不是吃干飯的,壞人們搞非定向增發的難度也極高,有很多的要求,比如:連續xx年盈利,連續xx年沒造過假等等等等,總之極其苛刻。即便滿足這些要求,想要過證監會這一關也是千難萬難。
總結一下,公開增發一般要滿足以下條件:
1、窮瘋了,債主都堵門了,不圈錢不行了;
2、目前股價在一個穩定的位置(不一定必須滿足,真急了也管不了那么多);
3、背景夠硬,明著圈錢證監會都不理會;
所以只有窮瘋了+背景非常硬的公司,才會硬闖證監會申請非定向增發。別看到這兒就害怕,定向增發和公開增發不一樣,很多時候是一個利好。
04
定向增發
如果一家公司要圈錢去收購優質的資產(比如手游公司、影視公司、軍工資產等等),那誰都知道這股票要漲了。領導的兒女、父母、岳父岳父,干爹干媽都不夠分呢,憑什么賣到公開市場上便宜散戶?這個時候就不跟你玩公開發售,他們就會搞定向增發。
因為不是在A股公開圈錢,所以定向增發的門檻要低的多,虧損的公司也可以發行,只要搞好各路神通,一般都會蓋章放行。此外還有一些規則要遵守:
1、增發的買方不能超過10個人或法人,這就決定了公司不可能靠忽悠散戶萬眾一心來接盤,只有自己私底下跟大哥們搞眉來眼去;
2、股票在增發后的12個月內都處于限售狀態,不能賣,所以定向對短線的股價不會造成任何沖擊;
3、增發價格通常不低于停牌前20個交易日股價加權均價的90%。與第2條對應,一年不能賣的補償就是股價9折,很公平。另外,20日加權均價≠20日均線,是以20天里大家實際成交的均價來算的。
總結一下,就是讓10個有錢人9折買股票,但他們必須持有一年。
不向我們發售我們就只能看著眼饞了嗎?當然不是,定向增發對股價影響很大。
有錢人也不是傻瓜,定向增發的公司必須讓他們相信一年后股價依然有利潤。所以大多數情況下,定向增發會被視為利好,募集來的資金會買到好資產,提升公司業績。如果購買的是概念好的熱門資產,連續N個漲停也是可能的。
要注意,不是所有定增都是好事,定增說白了還是一種圈錢的手段。比如賈老板拿著他三歲孩子尿的地圖,非說這是畢加索的杰作,要用《亞威農少女》的價格購買,那股價能不暴跌嗎。
散戶沒能力鑒定有沒有坑,怎么辦呢?這里分享一下大概率上漲的經驗:
1、定增購買的資產要是現在市場上最火爆的概念,購買同行業資產要就差的多。買同行業資產這種漲不了多少的,碰上熊市有可能還會砸盤;
2、定增購買的如果是其他股東名下的資產,就要小心了,要防著他們搞花樣;
3、大股東都不參與的定增,值得懷疑;
4、買方里面自然人越多越好,眾人拾柴火焰高。除了自然人,私募基金也是很好的;
5、買方里面如果地方政府的資產公司、公募基金占比太高,這可不一定是好事;
6、停牌公布消息前如果已經暴漲太多的,咱就別進去接盤了。